资源简介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 《水》单元 5.玩转小水轮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水》 课题 5.玩转小水轮 课时 1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一~二年级 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能准确说出小水轮的基本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小水轮的组装方法。 科学思维 在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对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影响,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态度责任 体会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变化。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学会组装小水轮;探究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对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影响。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学会组装小水轮;探究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对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影响。教学 准备 教师:每组一套小水轮组装材料(胡萝卜、铝片、铁丝),不同粗细的漏斗、透明塑料软管、水槽、足量的水、秒表、记录单、彩笔;展示祖先和现代人利用流水力量的图片、视频资料。 2.场地准备:选择宽敞、有水源且便于清理的教室或实验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空间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 1.展示水流冲击物体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视频),你们感受到水流的力量了吗?那水流的力量能让物体动起来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引出小水轮:“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有趣的东西——小水轮,看看水流的力量能不能让它转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二、组装小水轮(10分钟) 1.材料介绍:向学生展示小水轮的组装材料(胡萝卜、铝片、铁丝),介绍各材料的用途,强调使用铁丝和铝片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划伤。 2.示范组装: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小水轮的组装步骤:先准备好材料,然后依次将铝片和铁丝插入胡萝卜中,提醒学生注意铝片的分布和铁丝的固定,确保小水轮转动灵活。 3.学生组装:学生分组进行小水轮组装,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互相协作,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成功组装小水轮。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知道一些 常见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辨认常见的材料并描述这些材料的一些特点。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系,脱离具体物品,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 聚焦具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 观察帆布鞋用哪几种材料做成,并猜测各种材料的优点。此活动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第二课认识材料的特点做好铺垫。三、探究小水轮转动的秘密(20分钟)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让小水轮转得更快呢?小水轮转得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来探究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以水位高低的影响为例,讲解实验设计思路:用一定的水量分别在高水位和低水位冲小水轮,观察并记录小水轮转动的快慢,其他条件保持相同。让学生分组讨论水流量大小影响实验的设计方法。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探究水位高低和水流量大小对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分工合作,如专人控制水流、专人观察小水轮转动并记录时间或圈数,同时注意安全,避免水溅出。 4.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水位越高、水流量越大,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四、了解流水力量的利用(15分钟)钟) 1.古代应用:展示水碓、水磨等古代利用流水力量农具的图片或视频,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用途,让学生想象古代人们如何借助流水力量进行农业生产,感受古人的智慧。 2.现代应用:展示洒水车、水力发电、水幕电影、音乐喷泉等现代人利用流水力量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应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组织学生讨论现代利用方式相比古代的进步之处。 3.拓展思考:提出问题:“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利用流水力量的例子?未来人们可能会怎样更好地利用流水力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无锡水污染现状,掌握保护身边水域的要点及方法,激发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欲望。五、课堂总结(5分钟) 1.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水轮转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祖先和现代人是怎样利用流水力量的?”邀请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课堂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