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題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題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Cl35.5Ca40Ti48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等方面具有特性和功能。下列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用于敏感元器件B.用于高分辨人工C.用于超高清视频D.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氮化惊半导体视网膜的聚酰亚胺显示的低温多晶硅的石墨烯电池2.下列选项所表示的物质间转化关系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aO+Ca(OH)2→CaCO;B.HCl→Cl2→NaClC.CO2→Na2CO3+NaClD.Cu→CuO→Cu(OH)2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十S十3C一KS十个十3CO2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NO3属于电解质B.CO2属于酸性氧化物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表示为CD.S2-的结构示意图为14.一种磷酸盐矿物的化学式为MgNH PO4·6H2O,下列有关推测中错误的是A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贼反应B.既属于镁盐,又属于铵盐C.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既可以水解呈酸性,又可以水解呈碱性5.反应H2O2十C2一2CI-+O2十2H+常被用于除去水中残余氯。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1molO2含有质子的数目为1.6Na【高三开学考·化学第1页(共6页)】X-GB.25℃、101kPa时,71gCl2中氯原子的数目为2WaC.通过上述反应除去7.1gCl2,生成C的数目为0.2NAD.100mL1mol·L-1H2O2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2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2MnO,+7H2O2+6H+—2Mn++6O2个+10H2OB.1 mol CO2通人少量的NaOH溶液中:CO2+OH-CO +H2OC.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Mg2++2HCO5+2Ca++4OH-一Mg(OH)2↓+2H2O+2CaC03↓D.漂白粉溶液中通入SO2气体:Ca2++2ClO+H20+SO2一CaSO3↓+2HCIO7一种海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物质R,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R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可与浓溴水反应OHB.其结构中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COOCH;C.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OCH.D.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和sp8.利用NaCO和尿素[CO(NH2)2]反应制备NH·H,O(水合肼)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NaOH溶液尿素C→步骤I →步骤Ⅱ→步骤Ⅲ→→水合肼NazCO已知:①氯气与烧碱溶液的反应放热,若温度过高会产生副产物NaCIO3;②N2H4·H2O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A.步骤工中应采用冰水浴B.步骤I制备NaC1O溶液时,若NaCI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则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C.步骤Ⅱ中每生成1molN2H4·H2O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D.步骤Ⅱ中应将NaCIO碱性溶液逐滴滴入尿素水溶液中9.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已知它们可能为MgSO4、NaOH和Ba(OH)2溶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过程进行确认:①依次在三瓶试剂瓶上贴上A、B、C标签;②分别取少量上述试液于试管中,进行两两混合,发现A滴人B或C均产生白色沉淀;③取A滴人B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人少量的C,发现产生白色沉淀;④取A滴人C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人少量的B,无明显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试剂瓶A中是Ba(OH)2溶液,B中是NaOH溶液,C中是MgSO4溶液B.试剂瓶A中是MgSO4溶液,B中是Ba(OH)2溶液,C中是NaOH溶液C.试剂瓶A中是MgSO,溶液,B中是NaOH溶液,C中是Ba(OH)z溶液D.该同学的实验只能确认MgSO4溶液,不能确认NaOH和Ba(OH)z溶液10.某种天然沸石的化学式为W[Z2RgYo]·3X2Y,X、Y、Z、R、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且占据前四个周期。Y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R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基态W原子的核外电子恰好填满10个原子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小的元素有2种,,B.由Y构成的单质可以为极性分子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RD.氯化物熔点:W>Z【高三开学考·化学第2页(共6页)】X-G高三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氮化稼、低温多晶硅、石墨烯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聚酰亚胺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符合题意。2.D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直接转化成氢氧化铜,D项错误。3.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4,表示为C,C项错误。4.D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Mg+、NH与PO 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显酸性或者碱性,不可能既显酸性,又显碱性,D项错误5.D过氧化氢和水中都含有氧原子,无法计算100ml,1mol·L,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氧原子数目,D项错误。6.C离子方程式为2MnO万+5HO2+6H8HO+5O2A+2Mn+,A项错误:离子方程式应为CO2+OHHCO万,B项错误;次氯酸钙会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D项错误。7.B该物质含碳碳双键,能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该物质有3种含氧官能团:酯基、羟基、醚键,B项错误:1mol该物质含2mo酯基和1mol酚羟基,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项正确:苯环,碳氧双键、碳碳双键中碳原子为sp杂化,饱和碳原子为sp杂化,D项正确。8.B步骤I中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应采用冰水浴,A项正确:设NClO与NaCI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1mol,CI失去电子为5mol×(1一0)十1mol×(5一0)=10mol,由电子守恒可知C1得到电子为10mol,由原子守恒可知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mol:(5mol+1mol)=5:3,B项错误:步骤Ⅱ发生的反应为ClO+CONH)2十2OH厂CI+NH4·H2O+CO,每生成1molN2H:·H2O,有1mol的C1O得2mol电子生成1 mol CI,枚转移2mol电子,C项正确;在步骤Ⅱ中,为防止过量的NaCIO溶液将N2H,·H2O氧化,应将NaCO溶液逐滴滴人尿素巾,D项正确。9.CA中为硫酸镁溶液,取A滴人B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人少量的C,发现产生白色沉淀,取A滴人C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的B,无明显现象,可知,B中为氢氧化纳溶液,C中为氢氧化钡溶液,C项符合题意。10.AX为H,Y为O,Z为A1,R为Si,W为Ca。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小的元素只有Na元素,A项错误;Y为O,由其构成的单质臭氧为极性分子,B项正确;非金属性:O>S,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R,C项正确:氯化钙为离子品休,氯化铝为分子品休,则氯化物熔点:W>Z,D项正确。11.DCs和Rb都是IA族元素,原子序数:Cs>Rb,离子半径:r(Cs+)>r(Rb),A项正确:根据上述平衡可知,K=[Cs@Ti2OsRbt ][Cs@Tin2O1s]@0,K。=直线的斜*0.二80=10.B项正确:Cs的直径大于Tie0:)团筷1-0.1Cs][Rb@TinzO1s]CsT[Rb]表面的孔径且{TO8}的骨架结构在Cs交换过程中没有被破坏,说明(TzO8}团簇表面的孔允许Cs+进入笼内时,是柔性的,表面的孔径大小是可变的,C项正确:Ka=10,即{TiOs}团簇对于Cs+具有比Rb+更大的亲和力,D项错误。12.A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增大,>少,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C0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在A及195℃时,0~3min内生成CH0H的平均速率=7(H,)≈0.03mol·L,1·min,B项错误;在及195℃下达到平衡时H、C0),CHOH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2mol·L,、0.10.1mol·L,0.1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0.义0.=25,C项错误:A点对应的温度为195℃,压强为p,H的转化率与C0转化率相等,均为50%,D项错误。13.BZn是活泼电极,放电过程中Zn是负极,Zn失去电子生成Zn(OH),电极反应式为Zn一2e+4OH厂Zn(OH):惰性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CN)十e一Fe(CN)。放电过程中,总反应为2Fe(CN)+Za+4OH一Zn(OH)十2F(CN)A,A项错误:放电过程中OH由左侧池经过PBI膜进人右侧池,左侧池中溶液pH逐渐减小,B项正确:充电过程中当2 mol OH一通过PB1膜时,导线中通过2molc,C项错误;充电过程中,Zn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2e一Zn+4OH厂,D项错误。14.C图中线①、②,③依次代表HS,HS,S-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由①和②交点的pH=7可知,K(HS)=1X107,由②和③交点的pH=13.0可知,K。(HS)=1×10,HS+S一2HS的平衡常数K-尽=10,A【高三开学考·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X一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答案-2月开学考(XG).pdf 扫描全能王 2025-02-15 15.0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