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考点1 燃烧与灭火 ☆☆☆ 综合近几年中考试题,该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占据一定地位。 燃烧与灭火考查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应用。实验设计方面,可能会出现探究不同物质燃烧特性的题目。 化学与能源考查新型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等的转化、储存和利用。同时,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仍是重点在中考考查频率较高。 化学与健康紧密联系生活,考查人体所需营养素、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等。可能会结合当下健康热点问题,如保健品功效、合理膳食搭配等出题,在各类考试中考查较为频繁。 化学与环境考查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方法。考点2 化学与能源 ☆☆☆考点3 化学与材料 ☆☆☆考点4 化学与健康 ☆☆☆考点5 化学与环境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 。2.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一般不改变。3.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 ,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氧气后,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 ; ② ; ③ 。热水的作用:①使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②为薄铜片上的药品提供热量4.改进实验方案改进原因: 。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左边气球先胀大后变瘪。试管中的红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烧。气球的作用: 。大烧杯的作用: 。5.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 ;② 2;③ ;灭火器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喷出混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7.易燃易爆知识【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 )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气、煤气)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 ,以防止发生爆炸。【防爆注意事项】:(1)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 ”的标志。(2)煤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不能用火种照明;不用用电设备,如不在室内拨打电话、不能开电灯、不能开排气扇等)若燃气管道泄漏,不能用燃着的蜡烛检査,可用 的方法去检查或用仪器检查。【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考点二 化学与能源 1.化石燃料: ,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2.煤(1)煤的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2)煤的加工:“干馏”——隔绝空气加热,发生 ,得到 (冶炼金属)、 (化工原料)、 (3)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防治酸雨措施:①大力推广使用 ; ②用天然气或者其他 煤3.石油(1)石油的组成:主要含碳和氢元素,另外还含有氮元素,含铅化合物等。(2)石油的加工:“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分馏得到各种产品。( 变化)4.天然气(1)主要成分:甲烷( )(2)存 在:天然气、沼气、坑气、瓦斯、可燃冰等中。(3)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4)化学性质: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实验图 操作 现象 结论点燃甲烷气体 燃烧发出 甲烷具有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干冷的烧杯中出现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5.乙醇(C2H5OH),俗名 ( )(1)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②生产方式:发酵、蒸馏。(2)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3)化学性质: ,燃烧时发出 。化学方程式:(4)用途: ,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医疗上 。6.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 。(2)化学性质: ,燃烧产物 ,是 ;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H2 :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原理:氢气的用途: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冶炼金属;合成氨、盐酸等7.其他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8.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合理开采化石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考点三 化学与材料 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 和 。2.金属物理性质:(1)共性:常温下为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有 。(2)特性:①常温下汞为液体 ②金属大多呈银白色,特殊: , ③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3.金属材料的发展(1) (商代)→铁器( )→ (100多年前)→ (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2)目前世界上年产量居前三位的金属依次是 、铝、 。二、有机高分子材料1.有机化合物(有机物): (除CO、CO2、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有机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如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特点(1)大多数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2)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易燃烧(3)绝大多数不易导电,熔点低(4)反应一般比较复杂3.常见的有机物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还可能含有H、O、N、Cl、P等元素,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是无机物。(1)甲烷(CH4)是最简单的 物。是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2)乙醇(C2H5OH)是一种液态有机燃料,俗称 ,是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作燃料、能用于消毒杀菌。4.有机高分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由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所以也称为聚合物。(2)分类①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像 等。②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像 等。5.三大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特点 举例 用途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 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聚乙烯塑料用于蔬菜大棚;聚四氟乙烯塑料作不粘锅内衬;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导线绝缘层;酚醛塑料制成炊具手柄(热固性)(2)合成纤维纤维的分类 合成纤维种类(六大纶) 合成纤维的特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涤纶(的确良)、棉纶(尼龙)、腈纶、丙纶、维纶、氨纶 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缺点:吸水性差、透气性差(3)合成橡胶橡胶的分类 合成橡胶的种类 合成橡胶的特点 合成橡胶的用途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 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的优点 广泛用于农业、国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6.复合材料人们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复合起来,使各种材料在性能上取长补短,制成了比原来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得多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部分。复合材料应用(1)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其强度相当于钢材,且密度小、耐腐蚀,被大量用于建筑材料、车船体材料、飞机等。(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小、强度高、耐热、耐疲劳,化学稳定性好。用于赛车的车体材料、钓鱼竿、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7.纤维鉴别方法方法 现象 结论灼烧 易燃烧,有烧纸的气味,灰烬为灰黑色,手捻时全部成粉末 棉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灰烬成黑褐色 羊毛纤维先熔化再燃烧(边熔化边燃烧),燃烧有特殊气味,灰烬为黑色玻璃球状,不易捻碎 合成纤维■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人体中含有的元素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 的元素,称为 ;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 。(1)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万分之一的元素,有O、C、H、N、Ca、P、K、S、Na、Cl、Mg共11种元素。(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小于万分之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还有一些是有害元素。①必需微量元素:Fe、Co、Cu、Zn、Cr、Mn、Mo、F、I、Se等。②非必需微量元素:Al、Ba、Ti等。③有害微量元素:Hg、Pb、Cd等。2.化学元素在人体的存在形式人体中O、C、H、N几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都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3.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人体中化学元素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有些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健康。4.钙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存在及作用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2)缺乏引起的症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 ,容易骨折。(3)来源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5.钠和钾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钠:人体内含钠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2)钾:主要以K+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体重含钾约2g。(3)作用: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恒定pH起重要作用。6.几种必须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元素 摄入量不合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 缺铁引起锌 缺锌引起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 缺硒会引起表 ;如摄入过多会中毒碘 缺碘会引起 ;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氟 缺氟引起 ,过量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考点五 化学与环境 1.白色污染我们将废弃 形象地称为“白色污染”。2.“白色污染”危害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等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3.“白色污染”防治措施(1) 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 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3)使用一些 ,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4) 各种废弃塑料。4.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类型 常见污染 形成原因 采取的措施空气污染 一氧化碳 燃料没有充分的燃烧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其充分的燃烧酸雨 含硫、氮燃料燃烧产生的SO2、NO2溶于水 采用清洁、新型能源,使用脱硫煤土壤污染 白色污染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 减少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量,不乱扔塑料垃圾重金属污染 随意丢弃废弃电池等物 重金属应放到专用回收箱中水污染 水污染 工业“三废”任意排放,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染任意排放 废水、污水处理后排放,化肥、农药合理使用■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典例1:火的使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A.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发生燃烧B.将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着火点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小灶具进风口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答案】D【解析】A、燃烧需要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故只是接触氧气,无法燃烧,选项错误;B、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可以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即可灭火,选项错误;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可燃物燃烧不充分,可以调大进风口,选项错误;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A.吹灭蜡烛——隔绝了氧气B.煤炉火越扇越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C.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燃气充分燃烧D.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2下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制作时将草纸紧紧卷成筒状塞入竹筒中,其中加入硫黄、磷、硝酸钾等物质,点燃后盖上竹筒帽,将竹筒帽上的小孔a与竹筒上的小孔b对准,观察到小孔中有烟雾冒出。再次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立即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的化学式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B.火折子中的硫黄和磷均为可燃物,燃烧时发生了化合反应C.对准小孔a和小孔b可使少量空气进入,防止可燃物彻底熄灭D.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吹,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二 化学与能源 ◇典例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是一种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B.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含碳、氢元素D.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答案】D【解析】A、酒精使用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B、人类利用的能源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C、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能源,主要含碳、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它们不依赖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因此不会产生尾气排放,或者尾气排放远低于传统燃油车,从而显著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1.1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之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 源走廊,这条走廊生产的电能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长江水中悬浮的杂质后得到的澄清液体是纯净物B.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可能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D.白鹤滩水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考点三 化学与材料 ◇典例1:(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氮化镓()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属于混合物C.氮化镓属于复合材料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答案】D【解析】A. 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B. 氮化镓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错误;C. 氮化镓是一种化合物,是半导体材料,此选项错误; D. 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此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1.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上衣 B.电木插座 C.陶瓷洁具 D.铁制炊具1.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下列与龙相关的文物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红山玉龙 B.鎏金铁芯铜龙 C.墨龙图帛画 D.霁蓝釉白龙纹瓷瓶 ■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典例1:(2024·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B.羊毛属于合成纤维C.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答案】B【解析】A、铅是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训练1.1(2024·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品延长保质期 B.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杀菌C.用含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含NaOH的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蒸煮后可以食用B.多食用含钙丰富的牛奶、虾皮等食物可预防贫血C.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应多食用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食物■考点五 化学与环境 ◇典例1:(2024·新疆·中考真题)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B.减少使用塑料袋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D.合理使用化肥【答案】C【详解】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B、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会污染环境,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符合题意;D、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训练1.1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下列行为不符合该要求的是A.随手关闭电灯 B.直接焚烧垃圾C.减少使用塑料袋 D.使用清洁能源1.2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合理的垃圾分类、有效的垃圾回收与利用必不可少。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废弃塑料回收利用可减少“白色污染”B.废弃电池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能保护生态环境1.(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氮化镓()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属于混合物C.氮化镓属于复合材料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2.(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中和是指用碱中和产生的 B.途径①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途径②中部分最终转变为碳酸盐 D.化石燃料燃烧使排放量增加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与环保 ①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塑料垃圾可通过焚烧处理,减少白色污染 B.化学与健康 ①青少年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C.化学与能源 ①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②太阳能和风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清洁能源 D.化学与安全 ①面粉厂、加油站附近应严禁烟火 ②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A.A B.B C.C D.D4.(2024·广西·中考真题)绣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时用到了棉线。棉线属于A.塑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橡胶 D.天然纤维5.(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合成材料:聚乙烯塑料、羊毛 B.碱:纯碱、烧碱C.有机物:碳酸、甲烷 D.化石燃料:煤、石油6.(2024·河南·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7.(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科学食养,助力成长。每100g菠菜、芹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如下表: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C 钙 铁 磷菠菜 2.4g 0.5g 3.1g 39mg 72mg 1.8mg 53mg芹菜 2.2g 0.3g 1.9g 6mg 160mg 8.5mg 61mg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钙、铁、磷中,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2)经常摄入适量 ,可预防得坏血病。(3)菠菜中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 的含量更高,芹菜中 的含量约为菠菜的2倍。8.(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1)《书经·益稷》记载:“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乃粒”指谷物,小麦属于常见谷物,从化学角度看,小麦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2)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质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是 。(3)国家《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有效方式。请列举一条光伏发电的优点: 。(4)玻璃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成分中的硅酸钠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9.(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徐州是汉文化历史名城。(1)汉画像石“庖厨图”描述了古人用炉火烤肉串的情景,肉串富含的营养成分是 。(2)东汉“铜牛灯”由 材料制成,灯油燃烧产生的烟雾能被灯体内的水吸收,这对室内环境起到 作用。(3)博物馆用氮气作保护气保存珍贵文物,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10.(2024·西藏·中考真题)阅读科普材料,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现代社会依赖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化石燃料不仅终将会被耗尽,也会引发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新一代能源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我们对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电池登场了。许多人都学习过电解水这一科学实验,即对水通电以获得气态的氢气和氧气()。燃料电池扭转了这一反应,它让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然而,尽管有“电池”之名,燃料电池却并不能像锂电池那样可以储存电能。由于能够直接以氢气作为燃料来发电,燃料电池还有“小型发电厂”之称。(节选自《科学世界》)(1)写出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燃料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3)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 。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A.大量施用农药,减少作物病虫害 B.直接排放工厂废气,降低生产成本C.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的发生 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3.如图所示为电动起重机的工作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属于合金 B.铁属于非晶体C.塑料属于天然材料 D.图中所示的滑轮属于定滑轮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指导人们选择和搭配食物。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要均衡膳食,使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保持适当比例B.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摄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质C.铁、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D.为了健康,不吃米饭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5.下列有关合理膳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B.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C.油脂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摄入越多越好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6.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①竹子资源丰富②竹子是可再生资源③竹子韧性好④能减少‘白色污染’⑤能减少碳排放”等表述中属于“以竹代塑”优势的有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7.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办教育、建纱厂,留下了宝贵遗产。纱厂生产的棉纱属于A.塑料 B.纤维 C.橡胶 D.合金8.暑假期间,达瓦同学一家人去过林卡。晚上,大家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场面十分和谐、幸福。(1)木材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和 。(2)篝火晚会结束后,为防止失火,达瓦同学可以通过 (填一种灭火方法即可)将篝火熄灭。(3)为响应垃圾分类的倡议,达瓦同学将喝完水的塑料瓶投入_____桶里最合适。A.厨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9.“九门走九车”说的是老北京内城九座城门的昔日景象。(1)西直门走水车。水的组成元素是 。(2)阜成门走煤车。除煤外,化石燃料还有天然气和 。10.“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包粽子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瘦肉、植物油等。(1)从营养角度考虑,除水、食盐等无机物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营养素是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3)若煮粽子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4)二氧化碳与水参与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其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 能。此外,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样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物却不相同,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考点1 燃烧与灭火 ☆☆☆ 综合近几年中考试题,该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占据一定地位。 燃烧与灭火考查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应用。实验设计方面,可能会出现探究不同物质燃烧特性的题目。 化学与能源考查新型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等的转化、储存和利用。同时,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仍是重点在中考考查频率较高。 化学与健康紧密联系生活,考查人体所需营养素、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等。可能会结合当下健康热点问题,如保健品功效、合理膳食搭配等出题,在各类考试中考查较为频繁。 化学与环境考查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方法。考点2 化学与能源 ☆☆☆考点3 化学与材料 ☆☆☆考点4 化学与健康 ☆☆☆考点5 化学与环境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一般不改变。3.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氧气后,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 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热水的作用:①使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②为薄铜片上的药品提供热量4.改进实验方案改进原因:P2O5有毒,实验用药品较多。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左边气球先胀大后变瘪。试管中的红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烧。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闭环境防污染。大烧杯的作用:是密闭,防止白烟逸散,污染空气。5.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O2;③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器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喷出混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7.易燃易爆知识【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汽油、油罐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气球、高压锅、锅炉爆炸)【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气、煤气)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防爆注意事项】:(1)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2)煤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不能用火种照明;不用用电设备,如不在室内拨打电话、不能开电灯、不能开排气扇等)若燃气管道泄漏,不能用燃着的蜡烛检査,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去检查或用仪器检查。【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考点二 化学与能源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都是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2.煤(1)煤的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2)煤的加工:“干馏”——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3)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防治酸雨措施:①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②用天然气或者其他清洁能源代替煤3.石油(1)石油的组成:主要含碳和氢元素,另外还含有氮元素,含铅化合物等。(2)石油的加工:“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馏得到各种产品。(物理变化)4.天然气(1)主要成分:甲烷(CH4)(2)存 在:天然气、沼气、坑气、瓦斯、可燃冰等中。(3)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4)化学性质: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CH4+2O22H2O+ CO2实验图 操作 现象 结论点燃甲烷气体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甲烷具有可燃性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干冷的烧杯中出现水雾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氢元素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碳元素5.乙醇(C2H5OH),俗名酒精(可再生能源)(1)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②生产方式:发酵、蒸馏。(2)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C2H5OH+3O23H2O+2CO2(4)用途:作燃料,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医疗上杀菌消毒。6.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可燃性 ,燃烧产物是水,是最清洁燃料;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实验室制取H2 :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氢气的用途: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冶炼金属;合成氨、盐酸等7.其他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8.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合理开采化石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考点三 化学与材料 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纯净物)和合金(混合物)。2.金属物理性质:(1)共性:常温下为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有延展性。(2)特性:①常温下汞为液体 ②金属大多呈银白色,特殊:铜紫红色,金金黄色 ③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3.金属材料的发展(1)青铜器(商代)→铁器(春秋战国)→铝(100多年前)→钛和钛合金(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2)目前世界上年产量居前三位的金属依次是铁、铝、铜。二、有机高分子材料1.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有机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如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特点(1)大多数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2)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易燃烧(3)绝大多数不易导电,熔点低(4)反应一般比较复杂3.常见的有机物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还可能含有H、O、N、Cl、P等元素,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是无机物。(1)甲烷(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2)乙醇(C2H5OH)是一种液态有机燃料,俗称酒精,是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作燃料、能用于消毒杀菌。4.有机高分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由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所以也称为聚合物。(2)分类①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像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②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像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5.三大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特点 举例 用途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 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聚乙烯塑料用于蔬菜大棚;聚四氟乙烯塑料作不粘锅内衬;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导线绝缘层;酚醛塑料制成炊具手柄(热固性)(2)合成纤维纤维的分类 合成纤维种类(六大纶) 合成纤维的特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涤纶(的确良)、棉纶(尼龙)、腈纶、丙纶、维纶、氨纶 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缺点:吸水性差、透气性差(3)合成橡胶橡胶的分类 合成橡胶的种类 合成橡胶的特点 合成橡胶的用途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 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的优点 广泛用于农业、国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6.复合材料人们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复合起来,使各种材料在性能上取长补短,制成了比原来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得多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部分。复合材料应用(1)玻璃钢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其强度相当于钢材,且密度小、耐腐蚀,被大量用于建筑材料、车船体材料、飞机等。(2)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小、强度高、耐热、耐疲劳,化学稳定性好。用于赛车的车体材料、钓鱼竿、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7.纤维鉴别方法方法 现象 结论灼烧 易燃烧,有烧纸的气味,灰烬为灰黑色,手捻时全部成粉末 棉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灰烬成黑褐色 羊毛纤维先熔化再燃烧(边熔化边燃烧),燃烧有特殊气味,灰烬为黑色玻璃球状,不易捻碎 合成纤维■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人体中含有的元素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1)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万分之一的元素,有O、C、H、N、Ca、P、K、S、Na、Cl、Mg共11种元素。(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小于万分之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还有一些是有害元素。①必需微量元素:Fe、Co、Cu、Zn、Cr、Mn、Mo、F、I、Se等。②非必需微量元素:Al、Ba、Ti等。③有害微量元素:Hg、Pb、Cd等。2.化学元素在人体的存在形式人体中O、C、H、N几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都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3.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人体中化学元素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有些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健康。4.钙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存在及作用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2)缺乏引起的症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3)来源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5.钠和钾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钠:人体内含钠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2)钾:主要以K+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体重含钾约2g。(3)作用: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恒定pH起重要作用。6.几种必须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元素 摄入量不合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 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锌 缺锌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 缺硒会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过多会中毒碘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氟 缺氟引起龋齿,过量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考点五 化学与环境 1.白色污染我们将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形象地称为“白色污染”。2.“白色污染”危害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等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3.“白色污染”防治措施(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4.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类型 常见污染 形成原因 采取的措施空气污染 一氧化碳 燃料没有充分的燃烧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其充分的燃烧酸雨 含硫、氮燃料燃烧产生的SO2、NO2溶于水 采用清洁、新型能源,使用脱硫煤土壤污染 白色污染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 减少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量,不乱扔塑料垃圾重金属污染 随意丢弃废弃电池等物 重金属应放到专用回收箱中水污染 水污染 工业“三废”任意排放,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染任意排放 废水、污水处理后排放,化肥、农药合理使用■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典例1:火的使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A.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发生燃烧B.将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着火点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小灶具进风口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答案】D【解析】A、燃烧需要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故只是接触氧气,无法燃烧,选项错误;B、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可以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即可灭火,选项错误;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可燃物燃烧不充分,可以调大进风口,选项错误;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A.吹灭蜡烛——隔绝了氧气B.煤炉火越扇越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C.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燃气充分燃烧D.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解析】A、吹灭蜡烛,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不合理,不符合题意;B、煤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其燃烧更旺,说法不合理,不符合题意;C、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是因为燃气发生不充分燃烧,说法不合理,不符合题意;D、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是因为煤粉碎,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说法合理,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制作时将草纸紧紧卷成筒状塞入竹筒中,其中加入硫黄、磷、硝酸钾等物质,点燃后盖上竹筒帽,将竹筒帽上的小孔a与竹筒上的小孔b对准,观察到小孔中有烟雾冒出。再次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立即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的化学式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B.火折子中的硫黄和磷均为可燃物,燃烧时发生了化合反应C.对准小孔a和小孔b可使少量空气进入,防止可燃物彻底熄灭D.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吹,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硝酸钾的化学式为,其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院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x+(-2)×3=0,解得x=+5,故选项说法正确;B、火折子中的硫黄和磷都具有可燃性,均为可燃物,硫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均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燃烧时均发生了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点燃后盖上竹筒帽,将竹筒帽上的小孔a与竹筒上的小孔b对准,观察到小孔中有烟雾冒出。再次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立即燃烧起来”,对准小孔a和小孔b可使少量空气进入,防止可燃物彻底熄灭,再次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可燃物剧烈燃烧,则草纸就立即燃烧起来,故选项说法正确;D、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可燃物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二 化学与能源 ◇典例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是一种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B.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含碳、氢元素D.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答案】D【解析】A、酒精使用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B、人类利用的能源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C、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能源,主要含碳、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它们不依赖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因此不会产生尾气排放,或者尾气排放远低于传统燃油车,从而显著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1.1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之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 源走廊,这条走廊生产的电能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长江水中悬浮的杂质后得到的澄清液体是纯净物B.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可能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D.白鹤滩水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答案】A【解析】A、除去长江水中悬浮的杂质后得到的澄清液体中还含有可溶性的物质,故属于混合物,A错误;B、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B正确;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C正确;D、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可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正确。故选A。1.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答案】C【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化石燃料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煤中含有硫元素、氮元素,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溶于水会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以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三 化学与材料 ◇典例1:(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氮化镓()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属于混合物C.氮化镓属于复合材料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答案】D【解析】A. 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B. 氮化镓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错误;C. 氮化镓是一种化合物,是半导体材料,此选项错误; D. 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此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1.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上衣 B.电木插座 C.陶瓷洁具 D.铁制炊具【答案】B【解析】A、纯棉上衣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B、电木插座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符合题意;C、陶瓷洁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铁制炊具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下列与龙相关的文物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红山玉龙 B.鎏金铁芯铜龙 C.墨龙图帛画 D.霁蓝釉白龙纹瓷瓶 【答案】B【解析】A、红山玉龙得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B、鎏金铁芯铜龙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故B符合题意;C、墨龙图帛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霁蓝釉白龙纹瓷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属于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四 化学与健康 ◇典例1:(2024·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B.羊毛属于合成纤维C.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答案】B【解析】A、铅是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训练1.1(2024·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品延长保质期 B.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杀菌C.用含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含NaOH的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答案】A【解析】A、甲醛对人体有害,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品延长保质期。A错误;B、因为75%的医用酒精具有最强的渗透作用,能够彻底渗透微生物使蛋白质凝固,从而杀灭微生物。所以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杀菌。B正确;C、由于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Al(OH)3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消耗过多的胃酸。所以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D、氢氧化钠(NaOH)能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去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所以用含NaOH的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D正确。故选:A。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蒸煮后可以食用B.多食用含钙丰富的牛奶、虾皮等食物可预防贫血C.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应多食用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食物【答案】D【解析】A、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B、多食用含钙丰富的牛奶、虾皮等食物,可以补充钙元素,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多食用含铁元素的食物可以预防贫血,不符合题意;C、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不符合题意;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食物,可以补充纤维素,促进消化,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五 化学与环境 ◇典例1:(2024·新疆·中考真题)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B.减少使用塑料袋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D.合理使用化肥【答案】C【详解】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B、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会污染环境,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符合题意;D、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训练1.1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下列行为不符合该要求的是A.随手关闭电灯 B.直接焚烧垃圾C.减少使用塑料袋 D.使用清洁能源【答案】B【解析】A、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用电,减少能源浪费,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题意;B、直接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符合题意;C、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题意;D、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合理的垃圾分类、有效的垃圾回收与利用必不可少。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废弃塑料回收利用可减少“白色污染”B.废弃电池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能保护生态环境【答案】D【解析】A、废弃塑料回收利用,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选项正确;B、废弃电池含有毒物质,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选项正确;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保护环境,选项正确;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选项错误。故选D。1.(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氮化镓()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属于混合物C.氮化镓属于复合材料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答案】D【解析】A. 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B. 氮化镓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错误;C. 氮化镓是一种化合物,是半导体材料,此选项错误; D. 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此选项正确。2.(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中和是指用碱中和产生的 B.途径①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途径②中部分最终转变为碳酸盐 D.化石燃料燃烧使排放量增加【答案】A【解析】A、人为碳排放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人为碳吸收达到平衡,即为碳中和。选项错误;B、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最终部分碳酸会最终转化成碳酸盐,选项正确;D、 化石燃料燃烧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选项正确。故选A。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与环保 ①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塑料垃圾可通过焚烧处理,减少白色污染 B.化学与健康 ①青少年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C.化学与能源 ①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②太阳能和风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清洁能源 D.化学与安全 ①面粉厂、加油站附近应严禁烟火 ②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①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以免污染环境,说法正确;②塑料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焚烧,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完全正确;B、①青少年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说法错误;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说法正确;故选项不完全正确;C、①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说法错误;②太阳能和风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清洁能源,说法正确;故选项不完全正确;D、①可燃性的粉尘或气体不纯燃烧容易引起爆炸,面粉厂、加油站附近应严禁烟火,说法正确;②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说法正确。故选项完全正确;故选:D。4.(2024·广西·中考真题)绣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时用到了棉线。棉线属于A.塑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橡胶 D.天然纤维【答案】D【解析】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A不正确;B、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不正确;C、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C不正确;D、棉线属于天然纤维,故D正确。故选:D。5.(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合成材料:聚乙烯塑料、羊毛 B.碱:纯碱、烧碱C.有机物:碳酸、甲烷 D.化石燃料:煤、石油【答案】D【解析】A、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不属于碱,属于盐类,故错误;C、碳酸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性质和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故错误;D、煤和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故正确;故选D。6.(2024·河南·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答案】D【解析】A、合金合金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A分类错误;B、氧属于常量元素,锌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B分类错误;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分类错误;D、硝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分类正确;故选:D。7.(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科学食养,助力成长。每100g菠菜、芹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如下表: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C 钙 铁 磷菠菜 2.4g 0.5g 3.1g 39mg 72mg 1.8mg 53mg芹菜 2.2g 0.3g 1.9g 6mg 160mg 8.5mg 61mg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钙、铁、磷中,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2)经常摄入适量 ,可预防得坏血病。(3)菠菜中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 的含量更高,芹菜中 的含量约为菠菜的2倍。【答案】(1)铁/铁元素/Fe(2)维生素C(3) 维生素C 钙/Ca【解析】(1)钙、铁、磷中,铁元素属于人体微量元素;(2)经常摄入适量维生素C,可预防得坏血病;(3)由题干信息可知:菠菜中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芹菜中钙的含量约为菠菜的2倍。8.(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1)《书经·益稷》记载:“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乃粒”指谷物,小麦属于常见谷物,从化学角度看,小麦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2)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质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是 。(3)国家《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有效方式。请列举一条光伏发电的优点: 。(4)玻璃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成分中的硅酸钠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答案】(1)糖类(2)N、P/氮元素、磷元素(3)无污染、节约化石燃料(合理即可)(4)盐【解析】(1)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2)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和氮元素;(3)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周期短的优点;(4)Na2SiO3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9.(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徐州是汉文化历史名城。(1)汉画像石“庖厨图”描述了古人用炉火烤肉串的情景,肉串富含的营养成分是 。(2)东汉“铜牛灯”由 材料制成,灯油燃烧产生的烟雾能被灯体内的水吸收,这对室内环境起到 作用。(3)博物馆用氮气作保护气保存珍贵文物,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1)蛋白质(2) 金属 净化空气(3)不活泼【解析】(1)肉串富含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2)“铜牛灯”是由合金制作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灯油燃烧产生的烟雾能被灯体内的水吸收,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3)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可以用作保护气,保存文物。10.(2024·西藏·中考真题)阅读科普材料,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现代社会依赖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化石燃料不仅终将会被耗尽,也会引发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新一代能源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我们对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电池登场了。许多人都学习过电解水这一科学实验,即对水通电以获得气态的氢气和氧气()。燃料电池扭转了这一反应,它让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然而,尽管有“电池”之名,燃料电池却并不能像锂电池那样可以储存电能。由于能够直接以氢气作为燃料来发电,燃料电池还有“小型发电厂”之称。(节选自《科学世界》)(1)写出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燃料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3)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 。【答案】(1) 化合(2)电能(3)生成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解析】(1)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2)燃料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H2O,对环境无污染。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A.大量施用农药,减少作物病虫害 B.直接排放工厂废气,降低生产成本C.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的发生 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答案】C【解析】A、大量施用农药,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应该合理施用农药,可以减少作物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选项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直接排放工厂废气,会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选项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硫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推广使用脱硫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发生,选项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故选项符合题意;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会造成土壤污染,选项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答案】A【解析】A、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乙醇、乙酸都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B、复合肥料是含有氮元素、钾元素、磷元素两种及以上元素的肥料,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磷酸氢二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均属于复合肥;尿素CO(NH2)2只含有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错误;C、冰水混合物中含有的是液态的水和固态的水,含有的只有水这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错误;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为电动起重机的工作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属于合金 B.铁属于非晶体C.塑料属于天然材料 D.图中所示的滑轮属于定滑轮【答案】A【解析】A、钢是一种铁碳合金,其中含有少量的碳和其他元素, 正确;B、铁是一种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错误;C、塑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材料,通常是由石油等化石燃料经过化学反应制成的,错误;D、图中所示滑轮的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属于动滑轮,而不是定滑轮,错误。故选A。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指导人们选择和搭配食物。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要均衡膳食,使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保持适当比例B.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摄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质C.铁、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D.为了健康,不吃米饭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答案】D【解析】A、要均衡膳食,使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保持适当比例,有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摄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D、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量来源。米饭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应合理摄入,不能完全不吃,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5.下列有关合理膳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B.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C.油脂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摄入越多越好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答案】C【解析】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正确;C、油脂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并不是摄入越多越好,要合理摄入,故选项说法错误;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①竹子资源丰富②竹子是可再生资源③竹子韧性好④能减少‘白色污染’⑤能减少碳排放”等表述中属于“以竹代塑”优势的有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①我国是竹资源大国,竹子资源丰富,说法正确;②竹子属于可再生资源,说法正确;③竹子具有韧性好的特点,说法正确;④“以竹代塑”减少了塑料垃圾的产生,能减少‘白色污染’,说法正确;⑤“以竹代塑”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碳排放,说法正确;故选:D。7.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办教育、建纱厂,留下了宝贵遗产。纱厂生产的棉纱属于A.塑料 B.纤维 C.橡胶 D.合金【答案】B【分析】棉纱是一种纤维,还有少量的其他物质,比如糖类、氨基酸等。【解析】A.由分析可知,棉纱属于纤维,不属于塑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棉纱属于纤维,故选项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棉纱属于纤维,不属于橡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棉纱属于纤维,不属于合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8.暑假期间,达瓦同学一家人去过林卡。晚上,大家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场面十分和谐、幸福。(1)木材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和 。(2)篝火晚会结束后,为防止失火,达瓦同学可以通过 (填一种灭火方法即可)将篝火熄灭。(3)为响应垃圾分类的倡议,达瓦同学将喝完水的塑料瓶投入_____桶里最合适。A.厨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答案】(1)与氧气接触(2)用水浇灭、用土覆盖(3)D【解析】(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2)篝火晚会结束后,为防止失火,达瓦同学可以通过用水浇灭或用土覆盖将篝火熄灭;(3)喝完水的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应放入可回收垃圾,故选:D。9.“九门走九车”说的是老北京内城九座城门的昔日景象。(1)西直门走水车。水的组成元素是 。(2)阜成门走煤车。除煤外,化石燃料还有天然气和 。【答案】(1)氢、氧元素(2)石油【解析】(1)由水的组成实验可知,水由氢、氧元素组成;(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0.“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包粽子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瘦肉、植物油等。(1)从营养角度考虑,除水、食盐等无机物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营养素是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3)若煮粽子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4)二氧化碳与水参与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其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 能。此外,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样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物却不相同,原因是 。【答案】(1)维生素(2)Na+(3)(4) 化学 反应条件不同【解析】(1)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植物油中富含油脂;因此从营养角度考虑,除水、食盐等无机物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营养素是维生素;(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是钠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Na+;(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4)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和叶绿素下,参与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其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碳酸,而二氧化碳和水在有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条件下才能生成葡萄糖,这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所得到的产物也不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学生版).docx 4.1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健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