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认识校园植物。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校园里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典型特征。然后带领学生到校园实际环境中根据所知道的植物特征去亲自辨认植物。 第二个环节是观察记录植物特点。首先,指导学生如何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植物,指导学生采用画一画、拍一拍、拓一拓等等方法记录植物的特征。在校园实际环境中运用课堂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校园某一种把植物,回到教室后整理汇报。 第三个环节是了解园艺师的工作,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优美的环境离不开园艺师的养护,教育学生应该向园艺师那样种植植物、养护植物,为美化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四个环节事拓展活动,通过阅读资料,知道怎样制作植物标识牌,把所学的植物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2.学习者分析 《观察校园的里的植物》是《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内容。本课将学习焦点从对动物的观察转向了对植物的观察上。活动从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什么植物开始,让学生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了解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观察、讨论和描述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植物,并通过细心的观察,认识这些植物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在上册书观察动物之后再展开对植物的观察,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观察动物的基础上,更细致地观察植物,发现更多常见植物的外形特征,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外形特征辨别常见的校园植物。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够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 科学思维: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出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探究实践: (1)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植物的特征。 (2)能用绘图、拍照、制作拓片等方法记录植物的特征。 态度责任: (1)认识到植物的丰富多彩,懂得爱惜植物的重要性,知道欣赏植物的美。 (2)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学会用不同感官熟记植物特征。 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形特征。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认识校园植物能抓住典型特征说出植物的名称能基本能不能观察记录植物的特点能按顺序观察植物,并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其特点能基本能不能了解园艺师能像园艺师那样养护植物能基本能不能制作植物标识牌能模仿制作校园植物标识牌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教师活动1 1. 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它们多姿多彩,你认识多少?(播放校园植物视频) 2. 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教师:今天的探究与实践任务是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交流自己认识的植物 回答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已有认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环节二:认识校园植物教师活动2 1. 我们认识这些校园植物吗?抓住它们哪些特征认识的? PPT展示牡丹、迎春花、连翘、大花酢浆草、蒲公英、天竺葵、紫花地丁;柳树、松树、榕树等植物图片。 追问:出示图片,迎春花和连翘有什么不同特点? 2. 到校园里找一找这些植物,比一比哪组找得最多。 3. 在校园辨认植物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哪些问题?学生活动2 (1)牡丹:花朵大而鲜艳,有多种颜色,花瓣层层叠叠。 (2)迎春花:枝条细长下垂,先开花后长叶。花色金黄,具有浓郁的香气,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 (3)连翘:枝条拱形下垂,小枝黄褐色,花朵呈白色,有时也呈淡黄色或粉色,花形为漏斗形,非常美丽。 (4)大花酢浆草:花瓣为紫红色,每片叶子有3枚小叶。 (5)蒲公英:叶子边缘呈羽状或齿状,花黄色,花瓣是舌尖状,花葶上部紫红色。 (6)天竺葵: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具有独特的香气,但散发出的气味并不受人们喜欢,因此又名臭海棠。 (7)紫花地丁:没有明显的地上茎,植株较为矮小,花朵较大,淡紫色。 (8)柳树: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叶呈披针形。 (9)松树:四季常绿,树干笔直,叶为针形。 (10)榕树:根系发达,气生根从枝干上垂下来,插入土壤中形成新的支撑,好像很多树长在一起,树冠庞大。 迎春花6个花瓣,连翘4个花瓣 记录下自己认识的植物名称。不认识老师或其他同学。 ①怎样观察一株植物? ②记录植物特征的方法有哪些?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图片和实际辨认,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典型特征认识认识植物,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环节三:观察记录植物特点教师活动3 1. 以银杏树为例,怎样观察一株植物的特点? 教师讲解: (1)远处整体观察 ①树有多高 ②树冠多大,什么形状 (2)近处局部观察 枝、叶、花、树皮等什么样 2. 怎样记录植物的特点? 教师总结归纳: (1)画一画植物的样子 ①树干→树枝→树叶 ②枝→花→叶 (2)拓一拓树皮 将纸覆盖在树干上,横向拿蜡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顺序地平涂,留下树皮纹路的痕迹。完成后,标注树木的名称等信息。 (3)拍一拍植物的照片 拍照打印出来,粘到卡纸上,注明植物名称。 3. 再回到校园,各组选择一种植物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选择一种记录方法植物的特征。 4. 整理我们的记录,向同学介绍自己观察的植物。学生活动3 利用老师所讲的方法观察银杏树特点:它比较高大,树冠是塔状的,上尖下大,有许多树枝;叶是扇形的;春天的时候会长出“毛毛虫”样的东西,这是它的“花”。银杏是一种古老植物,它的花没有鲜艳的花瓣。 阅读教材交流 带上记录单、白纸、笔、相机等到校园选择一种植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整理汇报活动意图说明: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特征要按顺序进行,知道记录方法灵活多样。环节四:园艺师教师活动4 1. 校园里的植物美化我们的环境,给人赏心悦目的心情。植物的种植、养护离不开园艺师的辛苦劳作。园艺师是怎么养护植物的? 2. 优秀的园艺师还懂得艺术设计、色彩搭配,把植物打造成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 你见过吗?学生活动4 阅读教材回答: ①需要熟悉植物的生长习性 ②知道怎样治理病虫害 学生举例回答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了解园艺师的职业特点和性质,学习他们爱护植物的品质。环节五:制作植物标识牌教师活动5 在植物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植物标识牌。介绍植物的名称、习性、生活环境、用途等信息。(展示图片) 植物标识牌能帮助我们了解植物 。查阅校园植物的有关信息,给它们设计有特色的标识牌吧!学生活动5 学生当堂设计展示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制作植物标识牌,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植物特点,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7.板书设计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观察顺序:整体→局部 记录方法:画 拍 拓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我们观察大树时记录下不同树木的形状,你认为下面是柳树形状的是( )。 2.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连一连。 吊兰 松树 牡丹 凤仙花 牵牛花 3.观察植物时用到哪些方法?对的请画“√”,错的请画“×”。 用鼻子闻( ) 用舌头尝( ) 用眼睛看( ) 用手摸( ) 4.下图中哪些是植物,在( )内画“√”。 【参考答案】 1.C 2. 3. √ √√ 4. 作业布置: 通过本单元学习,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单元基本信息单元主题 校园里的植物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二、学习内容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③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三、学业要求 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主题名称 校园里的植物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植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也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类生物。但与动物相比,学生对植物的关注相对较少。鉴于此,本单元围绕植物这一核心概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认知特点,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先带领学生认识植物的两种器官 叶和花,再学习观察与记录植物体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植物身体的秘密,激发他们爱自然、爱生命的情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叶和花的形态结构,初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并感知植物的丰富多彩。其中对叶与花的观察,为后续学习植物的营养与繁殖等内容打下基础。此外,本单元所学的对植物器官与植物体的观察方法,也为学生进一步观察植物的其他器官如根、茎、果实和种子,奠定了基础。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联想、归纳等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和动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和生长过程;知道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需要环境条件。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索实践: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责任态度: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共设计3课,包括《各种各样的叶》《多彩的花》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呈现从局部到整体的逻辑结构。从观察植物的器官入手,逐步过渡到对植物体的认识上。整个单元依托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植物方面的初步知识与观察方法。 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叶》通过搜集树叶、运用不同感官观察树叶形状,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出它们结构上的相同点。第二课《多彩的花》和第一课的思路基本一样,搜集各种花、观察花的形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认识花的形状结构特点。叶和花只是植物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认识整株植物,教材安排了第三课《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认识更多常见植物,掌握观察、记录植物特征的方法。主题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的喜爱要多于植物。尽管花、草、树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没有像观察小动物那样认真观察过。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叶和花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相同点。 科学思维:运用联想和归纳的方法,比较叶和花的形态结构。 探究实践: (1)能用看、摸、扇闻、绘图等方法观察叶和花。 (2)能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植物,能用绘图、文字、制作拓片的方法记录植物特征。 态度责任: (1)对于观察植物,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由春天草木萌发图片引出植物的叶子,直击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探讨,吸引学生关注植物的叶,激发他们探究欲望。任务2 名称:介绍叶子 搜集一些植物的叶子,向同学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叶子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植物的名称、生活环境、叶子特点等信息的已有认知。任务3 名称:观察叶子 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叶子,比较叶子的不同和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观察叶子,旨在帮助学生比较叶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知道什么是联想和归纳。任务4 名称:奇特的叶子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交流哪些植物的叶子比较奇特,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不仅使学生对叶形的认识更加丰富,认识植物的多样性,还能知道叶子的形状与植物生活的环境有关。第2课时 任务5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视频播放生活中的花,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花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生活中花的回忆,便于教师了解他们对花的已有认知。任务6 名称:介绍花 介绍搜集的花。 设计意图:通过花的介绍,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多角度观察花的特点。任务7 名称:观察花的外形 画一画花的外形,联想它们像什么,然后归纳花的共同点——花瓣和花蕊。 设计意图:通过联想描述花的外形,旨在认识花的多样性,在比较中能归纳出不同花的相同点。任务8 名称:形态各异的花 阅读教材资料,举例说明形态各异的花。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探究的兴趣。第3课时 任务9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通过校园植物视频认识自己认识的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已有认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任务10 名称:认识校园植物 通过图片认识植物及其主要特征,然后根据植物特征到校园辨认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实际辨认,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典型特征认识认识植物,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任务11 名称:观察记录植物特点 教师讲解怎样观察记录植物特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记录植物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特征要按顺序进行,知道记录方法灵活多样。任务12 名称:园艺师 阅读教材资料讨论园艺师职业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了解园艺师的职业特点和性质,学习他们爱护植物的品质。任务13 名称:制作植物标识牌 模仿案例制作校园植物标识牌。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植物标识牌,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植物特点,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评价内容 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 1.介绍叶子 2.观察叶子 3.奇特的叶子 第2课时:多彩的花 1.介绍花 2.观察花的外形 3.形态各异的花 第3课时: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认识校园植物 2.观察记录植物特点 3.了解园艺师 4.制作植物标识牌评价指标 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子 1.通过观察与比较,能找出叶的共同点——都具有叶片和叶柄。(科学观念) 2.通过比较,能发现叶片在大小、形状、颜色和边缘等方面的不同。(科学思维) 3.能通过眼看、手摸、扇闻、画一画等观察等方法观察叶。(探索实践) 4.对探究叶的活动感兴趣,能进行持续的探究。(责任态度) 第2课时:多彩的花 1.认识几种常见植物的花,了解它们的名称。(科学观念) 2.通过联想花的外形,能比较归纳出花的共同点。(科学思维) 3.画一画,运用联想的方法描述花的外形。通过比较,能发现花在颜色、大小、形状和气味等方面的不同。(探究实践) 4.对探究花的活动感兴趣,能进行持续的探究。(责任态度) 第3课时: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科学观念)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出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科学思维) 3.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植物的特征,能用绘图、拍照、制作拓片等方法记录植物的特征。(探究实践) 4.认识到植物的丰富多彩,懂得爱惜植物的重要性,知道欣赏植物的美;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责任态度)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五、单元作业设计一、我会选 1.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颜色相同,就是同一种叶子 B.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相同的特征 C.为了观察植物的叶子,我们可以摘下来进行比对 2.梧桐树的叶子像手掌,所以我们通过( )来辨认梧桐树。 A.叶 B.花 C.果实 3.下图中画圈圈的部分是植物的( ) A.茎 B.根 C.叶 4.枫树的叶,它的形状像( ) A.掌形 B.心形 C.圆形 5.牡丹花又大又漂亮,我们是通过( )的特征来辨认的。 A.花 B.果实 C.叶 6.下图是小刚捡到的一种植物的叶,它的形状像( ) A. B. C. 7.仙人掌上面的刺是它的( ) A.根 B.茎 C.叶 8.下图中的叶子可能是那种植物的叶子 ( ) A.桑树叶 B.银杏叶 C.牵牛叶 9.下面花瓣最少的花是( ) A.百合花 B.月季花 C.牵牛花 10.蒲公英的花是( ) A.白色 B.黄色 C.红色 二、我会判断 1.我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可以将我们喜欢的花摘下来。( ) 2.花、草、树木是植物。( ) 3.向日葵的花是黄色的,形状像太阳。( ) 4.黑板上画的花是植物。( ) 5.在观察花时,花粉过敏的同学不需要特别注意。( ) 6.大花草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气味很香。( ) 7.睡莲是人们睡觉时开的花,它是怕光喜水的。( ) 8.银杏的叶是绿色的,扇形的。( ) 三、我会连 把下列的植物与名称连接。 莲花 狗尾草 向日葵 绿萝 菊花 四、填写花的结构名称 五、综合题 植物园里有很多树叶,请你画出一种完整的树叶。 我画的是_________(填植物名称)的叶。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 BACA AACA CB 二、我会判断 √√ √ 三、我会连 四、填写花的结构名称 花瓣 花蕊 五、综合题六、单元教学结构图校园里的植物 叶——叶片、叶柄、叶脉 校园植物 形状多样 花——花瓣、花蕊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实施后填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2.6《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校园里的植物》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