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Unit 1 Animal Friends - Section B (1a - 2b)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 “Animal Friends” 这一主题展开,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句型,了解动物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本节课选取的内容是 Section B (1a - 2b),通过 Malee 的帖子,详细介绍了大象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以及在泰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还涉及到大象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提升语言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环保责任感。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年龄在 12 - 13 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已掌握一些简单的动物词汇和基本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描述。但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上还有待提高,对于复杂的文章理解和信息提取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也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启发。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导向)(一)语言能力(Language Ability)学生能够掌握与动物相关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 “elephant, trunk, ivory, symbol, playful, clever, kind, forest, danger” 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及其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二)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学生能够通过快速阅读和细读,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信息整理和归纳。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讨论和写作任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三)思维品质(Thinking Quality)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述性语言和动词短语来生动地描述动物的特征和行为。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写作任务,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表达自己对动物保护的看法。(四)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学生能够了解大象在泰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濒危动物的保护问题,培养环保责任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大象的特征、行为及其在泰国文化中的意义。掌握描述动物的语言表达,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书面表达。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五、教学准备PPT、视频、图片、思维导图模板六、教学过程Step 1: 情境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大象的短视频,视频中展示大象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场景,如大象用鼻子卷起树枝、在水中嬉戏、与同伴互动等,同时呈现大象在泰国文化活动中的画面,如大象参与节日庆典等。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elephants Can you describe their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 引导学生思考并准备回答。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被大象的可爱和独特之处吸引,激发对大象的兴趣。与同桌小声交流自己对大象的了解,尝试用英语组织语言,如描述大象的体型巨大(big and strong)、有长长的鼻子(long trunk)等。教师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用更准确的词汇和句子表达想法。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大象的知识储备,为后续学习营造积极的氛围。通过提问和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阅读和写作做好语言铺垫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Step 2: 学习理解教师活动:布置快速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快速阅读 Malee 的帖子,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ost ”“What are the key features of elephants mentioned in the post ” 并提醒学生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等待学生阅读完毕,邀请几位学生分享答案。学生活动:快速浏览文章,努力寻找问题答案,圈出认为重要的信息。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找到的答案。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明确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象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接着布置细读任务,让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完成三个任务:找出描述大象外貌特征的形容词;找出大象的行为习性;找出大象在泰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活动:仔细阅读文章,逐句分析,完成细读任务,如找到 “huge, clever, kind” 等描述外貌的形容词,“playful, good swimmers” 等行为习性,以及大象在泰国文化中是力量和好运的象征等内容。设计意图:快速阅读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通过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理解。细读任务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细节,学习描述动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大象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Step 3: 应用实践教师活动:发放思维导图模板,向学生展示如何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大象的相关信息,如在思维导图的分支上分别填写外貌特征、行为习性、文化意义及面临的威胁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组长,明确组长职责是确保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控制讨论时间和节奏。提出讨论问题:“Why are elephants important in Thai culture ”“What are the main threats to elephants How can we protect them ”学生活动:认真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文章内容,在模板上填写相关信息,梳理大象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共同探讨大象在泰国文化中的重要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布置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写作框架和常用句式,如 “First,... Second,... Finally,...”“Elephants are... They can... In Thai culture, they are a symbol of... However, they are in danger because... We should...” 等,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和讨论内容,写一段关于大象的短文。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发言,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教师提供的框架和句式,结合思维导图和讨论内容,进行写作,描述大象的外貌、行为、文化意义及保护措施。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培养逻辑思维和信息整理能力。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写作任务则将阅读和讨论的成果转化为书面表达,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环保意识。Step 4: 迁移创新教师活动:介绍角色扮演活动,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 “大象保护者” 和 “记者”,为学生提供采访常用语,如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s your opinion on... ” 等,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如一些关于大象保护的最新数据和案例。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象保护问题。学生活动:领取角色,熟悉采访常用语和背景资料,与小组成员商量采访问题和回答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记者提问关于大象保护的问题,如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y elephants are endangered ” 大象保护者根据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并提出保护措施,如 “We should stop cutting down trees to protect their habitats.”教师活动:布置拓展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动物的独特之处,如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特殊本领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篇短文,描述其外貌、行为、习性及保护措施,并在班级中展示。学生活动:思考不同动物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写作,展示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写动物的独特之处及保护的重要性。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口语交际和应变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对大象保护问题的探讨,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拓展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将对大象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动物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Step 5: 总结与作业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大象的特征、行为、在泰国文化中的意义、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等,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总结,如 “Who can tell me one of the ways to protect elephants ”布置作业,详细说明基础作业、进阶作业和拓展作业的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积极回答问题,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记录作业内容,明确不同层次作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设计意图:总结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学习延伸到课后。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阅读任务、小组讨论和写作任务,帮助学生掌握了描述动物的语言表达,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表达对动物保护的关切。然而,部分学生在描述复杂概念时仍显吃力,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改进建议:增加语言表达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描述性词汇和句型。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词汇替换练习和句型仿写练习。延长小组讨论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同时,明确小组讨论规则,提高讨论效率。结合更多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例如,在讲解动物的行为习性时,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通过这些改进,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