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1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手性—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二课前导学一、分子间作用力1.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概念:是_______间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____,它使得许多物质能以一定的凝聚态(固态和液态)存在。(2)特征:很_______,比化学键的键能小1~2个数量级。(3)影响因素: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_______;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_______。(4)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_______性质,如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熔、沸点_______。2.范德华力的正确理解范德华力很弱,比化学键的键能小1~2个数量级,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电性引力,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存在于分子之间。(2)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如固体和液体物质中。(3)范德华力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只要分子周围空间允许,分子总是尽可能多地吸引其他分子。3.键能大小影响分子的热稳定性,范德华力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熔、沸点。4.相对分子质量接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5.相对分子质量、极性相似的分子,分子的对称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弱,如正丁烷>异丁烷,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6.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概念:由已经与_______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_______(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_______很大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2)表示方法:氢键通常用___________表示,其中A、B为___________,“—”表示_______,“…”表示形成的_______。(3)氢键的本质和性质氢键的本质是静电相互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比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但本质上与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不同。①方向性:A—H…B三个原子一般在同一方向上。原因是在这样的方向上成键两原子电子云之间的排斥力最小,形成的氢键最强,体系最稳定。②饱和性:每一个A—H只能与一个B原子形成氢键,原因是H原子半径很小,再有一个原子接近时,会受到A、B原子电子云的排斥。(4)分类:氢键可分为_______氢键和_______氢键两类。存在_______氢键,存在_______氢键。前者的沸点_______后者。(5)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_______,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_______。7.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溶剂,如蔗糖和氨_______溶于水,_______溶于四氯化碳;萘和碘_______溶于四氯化碳,_______溶于水。(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等。②氢键: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_______(填“好”或“差”)。③分子结构的相似性:溶质和溶剂的分子结构相似程度越大,其溶解性越_______,如乙醇与水_______,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二、分子的手性1.概念(1)手性异构体: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却在三维空间里不能叠合,互称手性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2)手性分子:具有_______的分子。2.手性分子的判断(1)判断方法: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存在_______。(2)手性碳原子:有机物分子中连有四个各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如,R1、R2、R3、R4互不相同,即是手性碳原子。【答案】一、1.(1)分子 相互作用力 (2)弱 (3)越大 越大 (4)物理 越高6.(1)电负性 氢原子 电负性 (2)A—H…B N、O、F 共价键 氢键 (4)分子间 分子内 分子内 分子间 低于 (5)升高 降低7.(1)非极性 极性 易 难 易 难 (2)①温度、压强 ② 好 ③ 大 互溶二、1.(1)组成 原子排列 (2)手性异构体2.手性碳原子(1)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 )(2)任何分子间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 )(3)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故HI的沸点比HCl的高( )(4)CO的沸点大于N2( )(5)氢键的键长是指“X—H…Y”中“H…Y”的长度( )(6)H2O的热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7)冰融化成水,仅仅破坏氢键( )(8)氢键均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9)形成氢键A—H…B的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 )(10)I2在酒精中易溶,故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11)配制碘水时,为了增大碘的溶解性,常加入KI溶液( )(12)SO2和HCl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根据下表,怎样解释卤素单质从F2~I2的熔点和沸点越来越高?单质 熔点/℃ 沸点/℃F2 -219.6 -188.1Cl2 -101 -34.6Br2 -7.2 58.78I2 113.5 184.4【答案】卤素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相似,F2~I2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其熔、沸点依次升高。2.(1)试表示HF水溶液中的氢键。【答案】 F—H…F、O—H…F、F—H…O、O—H…O。(2)甲酸可通过氢键形成二聚物,HNO3可形成分子内氢键。试在下图中画出氢键。【答案】3.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答案】NH3为极性分子,CH4为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NH3易溶于水,而CH4不易溶于水,且NH3与水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使得氨更易溶于水。4.怎样理解低碳醇与水互溶,而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却很小?【答案】“相似相溶”也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低碳醇中的烃基较小,分子中的—OH与水分子中的—OH相近,因而低碳醇能与水互溶;而高碳醇的烃基较大,其分子中的—OH与水分子的—OH相似因素少,因而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5.乳酸的结构式为,其分子结构中有几个手性碳原子?用*将手性碳原子标出来。【答案】 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6.有机物具有手性,若它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其产物还有手性吗?【答案】该有机物与H2加成的产物是,该物质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无手性。1.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和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B.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C.比稳定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比的强D.干冰升华时克服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A.等质量的冰比液态水的体积大 B.沸点:C.稳定性:HF>HCl>HBr>HI D.比易液化3.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A.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C.HF、HC1、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D.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1、HBr、HT的熔沸点、还原性都依次升高(增强)B.通常测定氟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理论值,因分子间存在氢键C.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D.各种含氯元素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5.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沸点: B.酸性:C.沸点:乙醇>乙二醇>丙烷 D.在水中的溶解度:苯酚<1-氯丁烷6.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的熔、沸点比第V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7.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正确且与结构因素对应的是( )物质性质 结构因素A. 酸性: 分子极性B. 沸点: 氢键的键能C. 水中溶解度: > 分子极性D. 熔点:金刚石>晶体硅 原子半径A.A B.B C.C D.D8.下列关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浓碘化钾溶液,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B.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是由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范德华力更强C.乳酸分子不是手性分子D.的极性比的极性强,因此酸性:9.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A.乙烯 B.二氧化碳 C.氨 D.氢气10.下列关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水中含有大量氢键所致B.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D.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导致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11.下列关于分子性质的解释错误的是( )A.很稳定,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B.易溶于苯、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C.苯乙烯()不存在顺反异构D.乳酸有一对对映异构体,因为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和均是仅由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A正确;B.中只有C-H极性共价键,B错误;C.与的稳定性与分子内化学键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C错误;D.干冰升华为物理变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不克服共价键,D错误。2.答案:C解析:A.液态水形成冰时,冰中的水分子间最大程度地以氢键连接,形成孔穴,使冰晶体微观空间存在空隙,体积变大,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 .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德华力最大,所以沸点为:,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 .稳定性与共价键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C符合题意;D . 易液化是因为分子间形成能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3.答案:A解析:A.属于分子晶体,影响熔沸点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故A正确;B.NaF、NaCl、NaBr、NaI都是离子晶体,熔点高低取决于离子键强弱,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C.HFC.HF、HCl、HBr、HI都是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与共价键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C错误; D金刚石、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A。4.答案:D解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形成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增强,故HF、HC、HBr、HI的还原性都依次升高(增强),四种物质都形成分子间晶体,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大小有关,分子间作用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因HF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最高,故A错误;B.HF分子间存在氢键,形成缔合分子,通常测定氟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缔合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理论值,故B正确;C.分子中磷原子存在五对共用电子对,电子数是10,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氯的各种含氧酸中随着氧原子数的增加,非羟基氧的数目在增加,而非羟基氧越多,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因此酸性,故D错误;故答案选:B。5.答案:B解析:A.邻羟基苯甲醛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沸点:,A错误;B.苯酚呈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而苯磺酸是一种强酸,故酸性:,B正确;C.乙二醇含两个羟基,形成的氢键多于乙醇,相同压强下的沸点:乙二醇>乙醇>丙烷,C错误;D.苯酚常温下微溶于水,卤代烃难溶于水,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苯酚>1-氧丁烷,D错误;故答案为:B。6.答案:B解析:①的熔、沸点比第V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是因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从而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中水分子与周围的4个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所以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尿素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⑤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的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而对羟基苯甲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表明水分子内氧、氢原子间的共价键能大;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⑤与氢键有关,故选B。7.答案:D8.答案:D9.答案:C解析:乙烯、二氧化碳和氢气都是非极性分子,氨气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水属于极性溶剂,所以极性分子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故选C。10.答案:A解析:A.稳定性为物质的化学性质,而氢键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A错误;B.人们将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形象地称为手性碳原子,中含1个手性碳原子(*所示),B正确;C.碘、四氯化碳、甲烷均为非极性分子,水为极性分子,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C正确;D.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使得-的极性大于-的极性,三氟乙酸中的比三氯乙酸中的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D正确。11.答案:A解析:很稳定,因为水分子中的键键能较大,不容易断裂,A项错误;易溶于苯、难溶于水都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B项正确;苯乙烯分子中,其中碳碳双键上一个碳原子连接2个原子,不具有顺反异构,C项正确;乳酸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乳酸有一对对映异构体,D项正确。故选A。2.3.1共价键的极性—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二课前导学1.共价键的极性极性键 非极性键定义 由________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 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 ________ ________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偏向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 共用电子对________偏移成键原子电性 ________ ________成键元素 一般是________非金属元素 ________非金属元素举例 Cl—Cl、H—H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2)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3.键的极性判断(1)从组成元素判断①同种元素:A—A型为非极性共价键;②不同种元素:A—B型为极性共价键。(2)从电子对偏移判断①有电子对偏移为极性共价键;②无电子对偏移为非极性共价键。(3)从电负性判断①电负性相同为非极性共价键;②电负性不同为极性共价键。4.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1)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2)非极性分子中有的只含非极性键(如O2),有的只含极性键(如BF3等),有的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如CH2==CH2等)。PS:①稀有气体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不含共价键;②臭氧是极性分子。5.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键的极性对物质的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例如,羧酸是一大类含羧基(—COOH)的有机酸,羧基可电离出H+而呈酸性。羧酸的酸性可用pKa的大小来衡量,pKa越小,酸性越强。羧酸的酸性大小与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有关,如下表所示:不同羧酸的pKa羧酸 pKa丙酸(C2H5COOH) 4.88乙酸(CH3COOH) 4.76甲酸(HCOOH) 3.75氯乙酸(CH2ClCOOH) 2.86二氯乙酸(CHCl2COOH) 1.29三氯乙酸(CCl3COOH) 0.65三氟乙酸(CF3COOH) 0.23【答案】1.不同 不同 相同 吸引电子能力强 不发生 显电性 电中性 不同种 同种(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2)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4)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5)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极性键( )【答案】(1)√ (2)× (3)× (4)× (5)×1.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有何关系?【答案】①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P4。②含极性键的分子,如果分子结构是空间对称的,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③注意: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只含有极性键(如CH3CH2OH)。2.臭氧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从结构上如何理解?【答案】O3是极性分子;臭氧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水分子的相似,由于中心氧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排斥力大,故臭氧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中心氧原子呈正电性,端位的两个氧原子呈负电性,故其分子具有微弱的极性。3.CH3CH2OH、H2O分别与钠反应,哪个反应更剧烈?解释原因。【答案】水与钠反应更剧烈,是由于C的电负性略大于H的电负性,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使醇分子中的氢氧键的极性小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的极性。4.三氟乙酸(CF3COOH)的酸性远强于乙酸(CH3COOH)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于F的电负性较大,—CF3是吸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H+。1.我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烹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属于二糖B.新鲜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独特油香,油脂属于芳香烃C.凉拌黄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中含有极性分子D.端午时节用粽叶将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2.下列各物质中,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 B. C. D.3.下列属于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 B. C. D.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 B.是直线形分子C.属于非极性分子 D.结构式为5.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键角: B.键长:C—F>C—Br>C—IC.极性:H—FN=N>N≡N6.下列物质的化学键类型、分子极性均完全相同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反应可制纳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极性分子B.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的电子式为D.基态S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蔗糖属于二糖,1mol蔗糖水解可得到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故A正确;B.油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不属于芳香烃,故B错误;C.食醋中含有等多种物质,均为极性分子,故C正确;D.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故D正确;故选B。2.答案:A解析: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O为双原子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故答案选A。3.答案:A解析:A.乙炔分子是含有碳碳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A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联氨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三氧化硫是只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A项错误;二氧化碳分子中中心原子碳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不含有孤对电子,为sp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是直线形分子,B项正确;二氧化碳为直线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是对称结构,正负电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C项正确;二氧化碳分子的中心原子是C,故其结构简式应为,D项正确。5.答案:A解析:为直线型分子,键角最大,由于甲烷分子没有孤电子对,氨气分子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因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键角减小,则键角:,A项正确;键长:C—F6.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为非极性分子,反之为极性分子;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为分子晶体,由原子构成的为原子晶体。解析:①含极性共价键,为非极性分子,②含极性共价键、为非极性分子③,含极性共价键为极性分子,④含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为极性分子,①②化学键类型、分子极性均完全相同,故选A。7.答案:B解析:A.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A项错误;B.由铵根和氟离子构成,则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正确;C.为共价化合物,则其电子式为,C项错误;D.Si为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则S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D项错误;答案选B。8.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1 共价键的极性—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二课前导学.docx 2.3.2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手性—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二课前导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