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上 第一单元第 3课《创作手法》课件(共37页+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上 第一单元第 3课《创作手法》课件(共37页+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版第一单元第3课
创作手法
你知道国庆节
的由来吗?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个声音震动世界,这一瞬间成为永恒,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所以将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一天,定为国庆节。
开国大典
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对重要历史时刻、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用画面定格了一个个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
让我们去看看同一题材,艺术家们有什么独特的创作手法。
想一想
小提示:
视野角度
艺术家在表现主题方面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亲历者的角度
群众的角度
艺术家的角度
分析画面的表现形式、国画构图、形象塑造、色彩搭配、空间处理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分析画作
《开国大典》董希文
观察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可以看出两者内容基本相近,画作人物真实,立体,所以这幅画作是写实油画
表现形式
《开国大典》董希文
画作采用亲历者角度,平视观察视角,画面中天安门广场和大面积的蓝天白云占据作品近半的空间。
为体现开国大典是人民的伟大胜利,作者把天安门上的领导人与广场上的人民群众囊括在同一画面中形成“大团圆”的构图方式。
画面构图
《开国大典》董希文
蓝天白云
领导人们
广场上的人民
毛泽东主席的英勇身姿处于画面的中心,体现了他领导我们党、领导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地位。
形象塑造
《开国大典》董希文
在城楼上的大红廊柱及大红灯笼、远处广场上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白云、绿树形成强烈对比,画面炽热而明快。
金黄色的菊花,既点名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
色彩搭配
《开国大典》董希文
你看出了画作里有什么细节?
细节元素
天空中翱翔的白鸽象征着祖国的独立、自由与和平。
画家用了很多民族的绘画形式,例如地毯上的花卉、回字纹,象征着吉祥如意。
菊花是吉祥的象征
菊花是吉祥的象征
菊花是吉祥的象征
因为寓意美好,所以在古人生活中,处处都有菊花的影子,甚至在古人的头上还会佩戴白色的菊花。
菊花是吉祥的象征
菊花纹样在古代器物中很常见。
菊花是吉祥的象征
在很多古诗词当中也能看见古人对菊花的赞美
菊花是怎么被污名化的呢?
60年代,日本想要与国际接轨。东京奥运会后,一个重要人物的葬礼在奥运场馆举行,这场葬礼也受到西方人的关注,于是就采用了大量黄白菊花进行布置,并经过电视转播逐渐流行到日本全国,而后随着日本的文化输出辐射到东亚、东南亚,又结合东亚本身的丧葬习俗演化出花圈之类的常见造型;
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各方面都在和国际接轨,丧葬礼仪也开始采用一些国外的方式,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全国电视转播,使用了大量黄白菊花,于是菊花作为丧葬之花的说法,开始被广泛接纳。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2014年 李成民
浙江展览馆藏
画家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庆典时刻的宏大场面。
构图体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的主旨。
李成民油画作品
分析画作
练一练
分析画面的表现形式、画面构图、形象塑造、色彩搭配、空间处理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李成民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李成民
油画表现
表现形式
画家以跃动的笔法和写意性的绘画造型表现了欢呼涌动的人群。
画面以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从广场上欢乐的人群身后向天安门城楼观礼台方向俯视的视角。选择正面上空鸟瞰的视角,凸显庄严和宏大的气氛。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李成民
作品主体形象是天安门广场上欢腾的人民群众,将群众视为整体,没有明确的某个人的轮廓,塑造画面中斑驳的闪耀的“旗帜海洋”展现了庆典的热烈和辉宏。
形象塑造
在色彩运用上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
画面里以暖色调为主,大面积的红色旗帜和周围灰色形成强烈对比,渲染出庆典时刻的欢乐气氛。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李成民
画作巧妙地通过红旗颜色纯度变化、前方人群和天空的颜色对比,展现出空间宽广辽阔。
空间处理
作品的视线越过人群,最终视觉中心落在天安门城楼上,清晰的呈现了毛主席画像,观者似乎也能听到毛主席的庄严宣告。
红旗颜色纯度变化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李成民
画家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庆典时刻的宏大场面。
画面中,天安门广场上红旗猎猎、人海欢腾的热烈场景,在丰富的笔触和富有动感的色彩的相互衬托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分析画作
《新中国诞生》唐勇力
结合刚才所学内容,分析画面的表现形式与色彩、画面构图与空间、形象塑造与细节3个方面有什么特点?
表现形式与色彩
《新中国诞生》唐勇力(局部)
画作为中国工笔画,保留了工笔的细腻,又融合西方绘画的素描写实造型,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那么色彩呢?
表现形式与色彩
《新中国诞生》唐勇力
画面以大面积红色为主调,象征着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与热烈。整体颜色素雅清新,也突出了主题的庄严隆重。
画面构图与空间
《新中国诞生》唐勇力
画面采用平行对称的中心构图,人物一字型排开,高低错落,画面庄严又绝不呆板僵硬。
空间上通过前后景的安排,层次感丰富,层层递进,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深度。
你认识他们吗?
《新中国诞生》唐勇力(局部)
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
宋庆龄
刘少奇
沈钧
刘少奇
朱德
毛泽东
周恩来
宋庆龄
从成品和线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笔墨线条流畅、精准,刻画出人物与物体的细节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增强画面的层次感;造型结构严谨、形神兼备。
形象塑造与细节
画中人物形象真实、饱满,充满了生动的历史气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天安门城楼上的灯笼格外醒目,大红柱子及背景的窗格做旧纹理呈现了历史感;飞翔的白鸽寓意着和平和自由,与下方人物形成动静对比。
形象塑造与细节
作品以中国画长卷的形式,采用广角式的表现手法,艺术性地向观者展示了开国大典的恢弘场面。
赏析并对比本课绘画作品,谈谈不同美术表现形式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不同特点。
作品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人民万岁 新中国诞生
表现形式
画面构图
形象塑造 庄严恢宏
色彩搭配 红 黄 蓝 装饰性 富有动感的色彩 鲜艳 饱满
空间处理 宽广辽阔 人海欢腾 恢宏
油画
油画
中国画
平视视角
俯视
广角式的表现视角
庄严神圣
尽精微、致广大
总结
几幅绘画作品虽然艺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创作者共同的艺术创作主题思想,即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人!
品味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但能从中感受艺术之美,认识历史画创作的多样艺术视角和表现形式,也让我们在历史的情境中汲取磅礴精神力量、继续前行。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