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校课程教学进程计划学 期: 2025学年春期课 程: 《XXX》课 时: X节/周 共X节任课教师: XXX教 研 组: XXX教研组授课班级: 2X级XX班教学处 制教研组审核 教学科审核班级 学情 分析 *班学生共**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班上学生来源分布广泛,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受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基本素质普遍不高。 (一)班级基本状况: 1、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好在他们都是比较听话的学生,只要他们的学习习惯得到进一步培养,相信他们的成绩会有所进步。 2、整个班群众比较活跃,班干部队伍有明显的号召力。对外他们比较团结,有素养,有群众荣誉感,在几次重要活动中都体现了较好的自我管理潜力。 3、课堂上,具有表现欲望的学生不是很多,好多孩子的性格较为内向。 总之,我班学生人数较少,表现出来的优缺点很鲜明,学习、工作潜力参差不齐,学生的个性比较突出,但学生比较单纯,善良;课堂气氛也算活跃,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班级学生成绩划分状况: 1、优秀学生名单:(前100名) 这些孩子总体上说都是用心上进,勤奋学习的好孩子。课堂上能专心听讲,善于思考,上进心强,能用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上一丝不苟,各科成绩名列班级前茅。能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懂得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期望能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但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还存在着偏科的状况,我想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全体任课教学的辛苦劳作,各方面必须会更上一层楼。 2、中等学生名单:(100——200)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也能认真听讲,但作业很马虎,书写不清楚,有时分辨不出写了些什么字。自觉性不强,成绩不够稳定。有时怕困难,不能够勤奋学习。如果他们能把精力多花在学习上,并有恰当的学习方法,相信他们的成绩也能稳步提高。 3、后进生名单(200名以下) 这些贪玩、对自己不严格要求的孩子。听课不太认真,课上做小动作,课上有时随便说话,成绩较差。打架、骂人等不礼貌行为在你的身上还存在,加上这些学生的大脑的确很有问题。说实在有的连小学的知识都不会,你说一句让其去学都不成。 当然期望全体任课教师想出恰当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虚心听从老师教导,进一步加强自控潜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采取的措施: 1、关注班级中的优等生 关注班级中的学困生的同时,教师往往忽视了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突出的优秀生,对待这些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严爱。 漂亮的孩子谁都喜欢。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和掩盖,被原谅,被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优等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当然,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最近我开始和他们谈心,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2、正确对待班级中的中等生 对待中等生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博爱”。中等生是一个班级中十分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 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期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用心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信。 3、做好后进后的转化工作 要想转化后进生,“偏爱”是关键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就像医生要治疗病人一样,首先要认真诊断,了解后进生的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其实,后进生同样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护,但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大多数后进生在心理上都存在较强的自卑感,久而久之,产生了逆反心理。 但我觉得后进生最缺乏的是关爱、最想得到信任。所以我们就应给他们体贴和温暖,用热情去感化他们。促使他们和老师坦诚相待,放心地交流沟通,构成良好的个性心理,逐渐转转成为大家期盼的好学生。但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耐性、要抓紧、抓反复。 当然,对待后进生也能够寻求家长的配合;注意营造团结、友爱、平等、用心的班级氛围,为后进生创造用心积极的环境;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教师要用自身树立榜样等方法都是很好的方法。课程 性质 与 任务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对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 教学 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4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语言理解与运用语言理解与运用 2、掌握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 3、掌握审美发现与鉴赏审美发现与鉴赏 (二)能力目标 1、具备语言认知与积累。加强语言的感知。 2、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在真实的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 3、能运用联想和想象,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丰富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4、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作品,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审美鉴赏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欣赏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初步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语言文化,并能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美感程度。 2、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增强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抵制文化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培育文化自信,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3、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感受现代产业文化,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拓展文化视野,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懂得尊重和包容,学习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抵御外来不良文化,提高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能力。教学资源选用 1、胜券在握。考前60天适应卷 2、相约高校,最后冲刺卷 3、考试冲刺模拟卷学期授课计划表周 次 /时段 教学内容/教材章节 计划 课时 教学 方式 备 注第一周 2.15-2.21 考前六十天适应卷卷1——卷5 冲刺卷1 模拟卷1--4 4 复习 2.16调休第二周 2.23-2.27 考前六十天适应卷卷6——卷10 冲刺卷2 模拟卷5--10 4 复习第三周 3.3-3.7 考前六十天适应卷卷11——卷15 冲刺卷2—4 模拟卷11--15 4 复习第四周 3.9-3.13 考前六十天适应卷卷11——卷15 冲刺卷5—7 4 复习第五周 3.17-3.21 考前六十天适应卷卷16——卷20 冲刺卷8—10 模拟卷21--15 4 复习第六周 3.23-3.28第七周 3.30-4.2第八周 4.7-4.11第九周 4.13-4.17第十周 4.21-4.25第十一周 4.27-4.29第十二周 5.6-5.9 期中考试第十三周 5.11-5.15第十四周 5.19-5.23第十五周 5.25-5.29第十六周 6.3-6.6第十七周 6.8-6.12第十八周 6.16-6.20第十九周 6.22-6.26第二十周 6.30-7.4第二十一周 7.6-7.11第二十二周 7.13---注:周次节点是按照2025年春季校历划分,已跳过放假时间。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