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擦亮慧眼,谨防电信诈骗——初三学生反诈进行时”二、班会背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初三学生正处于学业紧张时期,同时也逐渐接触更多的社会信息,容易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目标。他们由于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各类诈骗手段的认知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增强初三学生的防诈骗意识,提高他们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特组织本次主题班会。三、班会目的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全面了解常见电信诈骗的类型、手段和特点,如网络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交友诈骗、游戏充值诈骗等。帮助学生掌握识别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从诈骗信息的细节、逻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引导学生学习遭遇电信诈骗后的应对措施,如保留证据、及时报警等,降低财产损失。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防电信诈骗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电信诈骗的良好氛围。四、班会时间[具体日期],[具体星期 X],第[X]节课,时长约45分钟五、班会地点初三[X]班教室六、参与人员初三[X]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七、班会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各类典型电信诈骗案例,涵盖不同诈骗类型,将案例编写成详细的文字材料,并打印多份。准备一些与电信诈骗相关的问题,用于知识问答环节。制作防电信诈骗知识卡片,上面记录常见诈骗类型、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等关键信息,以便发给学生。准备一些小奖品,如笔记本、中性笔等,用于奖励在班会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2. 学生准备提前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了解一些电信诈骗的案例和相关知识。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电信诈骗场景及应对方法。八、班会流程(一)开场引入1. 班主任提前在教室黑板上写下“擦亮慧眼,谨防电信诈骗——初三学生反诈进行时”的班会主题。2. 上课铃响,班主任微笑着走上讲台,向同学们问好后说道:“同学们,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享受着便捷的通讯和网络服务,但同时也面临着电信诈骗的威胁。尤其是咱们初三的同学,学习任务重,可能对一些诈骗手段的警惕性不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电信诈骗,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二)常见诈骗类型讲解1. 网络刷单诈骗班主任开始讲解:“同学们,第一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是网络刷单诈骗。诈骗分子通常会在网络平台发布诱人的刷单兼职信息,承诺给予高额报酬。一开始,他们会让你完成一些小额刷单任务,并及时支付佣金,让你尝到甜头。等你放松警惕后,就会诱导你进行大额刷单,这时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佣金,甚至让你继续投入更多资金,最终你会发现自己被骗。比如,有位同学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则刷单广告,称每单能赚50 100元,他心想既能赚点零花钱又不耽误学习,就试着做了几单小额的,都顺利拿到了佣金。后来,对方让他刷一单5000元的任务,完成后可以得到1000元佣金。他刷完后,对方却以系统故障为由,让他再刷一单10000元的来激活账户才能提现。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已经损失了5000元。”班主任提问:“大家觉得这种诈骗手段容易让人上当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2. 冒充公检法诈骗班主任接着说:“接下来是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会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你,声称你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调查,并要求你将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很多人一听到自己涉嫌违法犯罪,就慌了神,很容易上当受骗。例如,一位居民接到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说他的银行卡涉及洗钱犯罪,需要立即将卡内资金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接受调查,否则将冻结他所有的银行账户。这位居民因为害怕,没有仔细思考就按照对方要求转账,结果被骗走了20万元。”班主任再次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3. 交友诈骗班主任继续讲解:“还有交友诈骗,这类诈骗分子会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等形象,与你建立恋爱关系。在取得你的信任后,以各种理由向你借钱,比如家人生病、生意周转等,一旦你把钱借出去,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有个年轻人在网上认识了一个自称在国外做生意的‘美女’,两人聊得火热,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后,‘美女’说自己在国外遇到了困难,急需一笔钱周转,这个年轻人毫不犹豫地给她转了5万元,之后就被拉黑了。”班主任提问:“从这个案例中,大家能总结出什么防范要点?”引导学生思考总结。4. 游戏充值诈骗班主任说道:“对于咱们很多同学喜欢玩游戏的情况,游戏充值诈骗也很常见。诈骗分子会在游戏聊天频道、论坛等地方发布低价充值游戏币、装备等信息,吸引你上钩。当你联系他们后,他们会以各种理由让你先付款,比如手续费、激活费等,付完款后要么不兑现承诺,要么让你继续交钱。有个初三学生在玩游戏时看到有人说可以100元充值10万游戏币,他心动了,就加了对方好友。对方让他先付100元,付完后又说要交500元手续费才能到账,学生交了手续费后,对方又说账户冻结需要再交1000元解冻费,这时学生才发现自己被骗了。”班主任提问:“同学们,以后遇到这种低价游戏充值信息,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正确应对。(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小组划分班主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 8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电信诈骗案例的资料。2. 小组讨论班主任提出要求:“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案例资料,在小组内讨论这些案例中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受害者被骗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此类诈骗。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大家讨论的要点。”各小组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展开热烈讨论。有的小组讨论网络刷单诈骗案例时,分析出受害者是因为贪图高额报酬,没有意识到刷单本身的违法性和风险;有的小组讨论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认为受害者缺乏对执法机关办案程序的了解,过于轻信对方的恐吓;还有的小组讨论交友诈骗案例,指出受害者在网络交友时过于轻信对方的身份,没有进行核实。班主任在教室里巡回走动,倾听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如当某个小组对游戏充值诈骗案例中如何防范讨论不深入时,班主任提醒学生要注意正规游戏充值渠道的特征,不要轻易相信非官方的低价充值信息。3.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第一小组代表说:“我们小组讨论的案例是网络刷单诈骗。诈骗分子先以小额返利获取信任,然后诱导大额刷单实施诈骗。受害者被骗主要是因为想赚快钱,没有考虑到风险。防范方法是要牢记刷单是违法的,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刷单活动,看到高额报酬的兼职信息要保持警惕。”第二小组代表汇报:“我们分析的是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执法人员,利用受害者的恐惧心理行骗。受害者被骗是因为不了解执法程序,接到电话就慌了。我们觉得防范要点是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遇到这种情况要直接挂断电话,向当地公安机关核实。”其他小组代表也依次汇报了对不同案例的分析和防范建议。班主任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们的分析和思考,同时补充一些学生遗漏的要点。(四)情景模拟1. 情景设定班主任介绍情景模拟的规则和情景设定:“接下来我们进行情景模拟环节。老师设定了三个电信诈骗的情景,分别是网络刷单诈骗、交友诈骗和游戏充值诈骗。每个情景由一组同学进行模拟表演,其他同学认真观看,找出其中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破绽。表演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识破骗局。”情景一:网络刷单诈骗。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诈骗分子和受害者。诈骗分子在教室门口拦住受害者,热情地介绍刷单兼职,说每单能赚30元,先给受害者展示了一些其他人成功收到佣金的截图。受害者心动了,开始做小额刷单,顺利拿到佣金。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者做一单500元的大单,称佣金有100元。受害者做完后,诈骗分子说系统出问题,需要再做一单1000元的才能提现。情景二:交友诈骗。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诈骗分子和受害者。诈骗分子在教室里假装和受害者偶遇,然后主动和受害者聊天,说自己是转校生,家庭条件很好。两人逐渐熟悉后,诈骗分子向受害者倾诉自己的“困难”,说妈妈生病住院,急需500元交住院费,希望受害者帮忙。情景三:游戏充值诈骗。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诈骗分子和受害者。诈骗分子在教室过道上和受害者说自己有渠道可以低价充值游戏点券,100元能充1000点券,比官方渠道便宜很多。受害者表示感兴趣,诈骗分子让受害者先转账100元,转完后又说要交50元手续费才能到账。2. 表演与讨论各小组学生按照设定情景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生动地展现了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和受害者逐渐上钩的过程。表演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纷纷指出各个情景中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如网络刷单诈骗中先给甜头后诱导大额投入、交友诈骗中利用同情心骗取信任、游戏充值诈骗中以低价为诱饵并不断索要费用等。同时,学生们也分享了自己识破骗局的方法,如网络刷单诈骗要拒绝任何形式的刷单邀请,交友诈骗要核实对方身份信息不轻易借钱,游戏充值诈骗要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充值等。班主任对学生们的表现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情景模拟中所体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加深学生的印象。(五)知识问答与总结1. 知识问答班主任说道:“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讨论和情景模拟,相信大家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我们来进行知识问答,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份小奖品。”班主任开始提问:“网络刷单诈骗中,诈骗分子一开始给受害者支付佣金的目的是什么?”“冒充公检法诈骗中,公检法机关真正的办案程序是怎样的,不会通过什么方式要求转账?”“交友诈骗中,如何核实对方身份信息?”“游戏充值诈骗中,常见的借口有哪些?”等问题。学生们积极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班主任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小奖品奖励,并对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2. 总结知识问答结束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全面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了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常见的诈骗类型,如网络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交友诈骗、游戏充值诈骗等,分析了案例,进行了情景模拟和知识问答。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牢记防范要点,保持警惕,不贪图小便宜,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就能够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自己要提高防范意识,还要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宣传防电信诈骗知识,让更多的人免受诈骗之害。”(六)发放防诈知识卡片班主任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防电信诈骗知识卡片,卡片上清晰地列出了常见电信诈骗类型、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同学们,这张卡片上总结了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知识,大家可以把它放在书包里,随时拿出来看看,加深记忆。希望大家都能擦亮慧眼,远离电信诈骗。”九、班会延伸1. 制作防诈手抄报:安排学生以“谨防电信诈骗”为主题制作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包括常见诈骗类型、防范方法、自己的感悟等。将优秀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黑板报或学校的宣传栏上,向更多同学宣传防电信诈骗知识。2. 开展班级防诈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每个学生制作一张防诈小贴士,写上自己最想提醒同学们的防诈要点,然后在班级内互相交换阅读,进一步强化防诈意识。3. 家校联合防诈:给家长发放防电信诈骗宣传资料,让家长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与孩子共同学习防诈知识,形成家校联合防范电信诈骗的良好氛围。十、注意事项1. 案例选取恰当:在收集和选取电信诈骗案例时,要确保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从中吸取教训。同时,避免选取过于复杂或涉及敏感信息的案例,以免增加学生理解难度。2. 引导学生思考:在讲解、讨论、情景模拟等各个环节,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电信诈骗相关知识。3. 情景模拟指导:在情景模拟环节,提前对参与表演的学生进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展现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受害者的反应。同时,要控制好表演时间和节奏,避免表演过于冗长或混乱,影响教学效果。4. 知识讲解清晰:在讲解电信诈骗类型、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等知识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5. 持续强化教育: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变化,对学生的防诈骗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一次班会。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要适时提醒学生关注电信诈骗新动态,不断强化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 化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