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的特征 课件(12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水的特征 课件(12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shuǐ de tè zhēng
册 次:一年级下册(大象版)
课 节: 第1单元第3课
水的特征
观 察
观察比较酸奶与水,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guān chá bǐ jiào suān nǎi yǔ shuǐ , shuō yi shuō tā men yǒu shén me bù tóng?

酸奶
怎么观察呢?
zěn me ɡuān chá ne

酸奶
观 察
观 察
扇闻法
提示:
1.先观察上面内容;
2.再找其他发现。
tí shì
xiān ɡuān chá shànɡ miɑn nèi rónɡ;
zài zhǎo qí tā fā xiàn。
记 录
水有哪些特征?
shuǐ yǒu nǎ xiē tè zhēnɡ?
交 流
水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
shuǐ shì yì zhǒng méi yǒu yán sè 、 tòu míng 、 méi yǒu qì wèi、
méi yǒu wèi dào de wù zhì。
探 究
1
2
3
4
5
哪一瓶是水?
nǎ yì pínɡ shì shuǐ?
探 究
怎么找到水?
zěn me zhǎo dào shuǐ
1
2
3
4
5
颜色

反思评价
玩“水的特征”纸牌,说一说我们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
wán shuǐ de tè zhēnɡ zhǐ pái , shuō yì shuō wǒ mén yònɡ shén me fānɡ
fǎ ɡuān chá dào zhè xiē tè zhēnɡ
感官观察
阅 读
我们身边哪些地方有水?它们和我们平常喝的水一样吗
wǒ mén shēn biān nǎ xiē dì fānɡ yǒu shuǐ ? tā men hé wǒ mén
pínɡ chánɡ hē de shuǐ yí yànɡ ma?
阅 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nán shuǐ běi diào zhōng xiàn gōng chéng
作 业
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调查身边的水,完成“自然界中的水”调查表。
zài bà bà mā mā de xié zhù xià diào chá shēn biān de shuǐ,
wán chénɡ zì rán jiè zhōnɡ de shuǐ diào chá biǎo。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
调查发现 颜色 是否透明 气味 味道 其他发现 谢 谢《水的特征》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1.2低(4)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科学观念目标:认识常见物质水的颜色、气味、味道、透明情况等特征。
科学思维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并比较水、酸奶、盐水、白醋、酱油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进行口述。
探究实践目标:能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和比较水、酸奶、盐水、白醋、酱油的外部形态特征;具有简单交流、反思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态度责任目标: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水、酸奶、盐水、白醋、酱油的外部形态特征信息;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
必做探究实践活动:3.观察水的特点。
【教材分析】
《水的特征》一课主要是通过对“水”的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练习并巩固基本的观察和描述技能,进而掌握水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状态、气味等,为以后观察认识“物质世界”做准备。
本课教材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部分是提出和聚焦问题。通过任务“哪一瓶是水?”引出“水还有哪些特征?”这一研究主题,产生对水的特征进行观察的兴趣。第二部分是观察活动。回顾梳理以往观察经验,通过与酸奶的对比观察,知道如何科学规范地利用不同感官观察水的特征,体会有计划观察的优势;同时学习利用多种感官对水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全面、细致准确的观察,最后思考总结形成对“水的特征”的共识。第三部分是通过研讨得出结论,再次练习利用多种感官对不同液体的特征进行观察,学习如何利用符号记录观察到的真实结果,学习梳理描述观察结果,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利用排除法顺利完成找水的任务,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强化对“水的特征”的理解。
【学情分析】
经过半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在运用感官观察上已经有过一定的经历和体验,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受大海、浪花的影响,易将水的颜色描述成蓝色或白色的,还容易描述成是透明色的,或者将透明与无色等同;同时“气味”和“味道”容易混淆,还不能与相应感官正确联系;描述方面,多数孩子还没有建立用“有”或者“没有”进行描述的习惯,尚不具备从多个角度完整描述多个器官观察到的水的特征能力,往往出现“水是无色的”“水是透明的”等描述单一特征的现象。部分学生将水的颜色描述成蓝色或白色的,但如果将其与牛奶或墨水相比较,即刻就能否定自己的判断。
【学习目标】
1.在不同感官的帮助下练习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的特征,从而认识到纯净的水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没有固定形状的。
2.在观察、描述水的特征过程中产生探索水的兴趣或其他物质的兴趣,巩固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
【评价任务】
在多种不同液体中辨认出哪杯是纯净水,并解释判断的依据(水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材料准备:5个透明瓶子,分别装上干净可品尝的水、酸奶、盐水、白醋、酱油等。
小组材料准备:酸奶,水,玻璃棒等。
【学习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与说明
激趣引入 (出示5瓶液体) 这里有5个标有序号的瓶子,里面分别装了水、酸奶、盐水、白醋、酱油,可是标签弄掉了,你们能找出来哪一瓶是水吗? 依据经验猜测。 激发学习兴趣,聚焦主题。
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它? 观察瓶中液体的特征。 解释猜测的依据。 调动已有的水的特征认知经验。
引导思考:如何知道哪一瓶是水? 引出并板书课题。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意识到观察、比较的意义。
初步观察 思考:如何观察比较酸奶与水? 引导制定观察计划,并布置观察任务:比较二者的不同。 组织对观察次序的讨论:如何安排观察顺序? 交流应首先使用哪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知道观察任务。 思考并交流科学合理的观察次序。 明确观察任务,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 制定观察计划,加深有次序观察的意识。
出示实验要求,组织观察活动。 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酸奶与水,比较二者的相似之处,并进行记录。 建立方法与特征的联系,知道物质还具有除颜色、透明以外的其他特征。
组织汇报交流: 水有什么特征? 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完善学生对“颜色”“透明”“流动”等特征的理解。 倾听比较各小组的观察结果,交流自己对水的特征认知。 形成共识:水是无色、透明的。
质疑辨认 质疑追问:无色透明的物质一定是水吗? (出示白醋、盐水)介绍:白醋和盐水也是无色透明的。 知道具有无色透明特征的不一定是水。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使其意识到“看”只能获得部分信息,激发其深入观察的兴趣。
情境创设:哪瓶是水? 组织交流辨认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观察及观察的顺序,并依据实际情况,对观察方法进行规范。 交流辨认方法。 安排闻和尝的观察次序,并解释这样安排的理由。 了解不同观察方法的利弊,能依据实际情况对观察方法进行优化选择。
出示实验要求,并组织观察辨认活动。 观察比较“白醋”“盐水”“水”,找到三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进行记录。 利用闻、尝的方法发现水的一些特征。
组织汇报交流: 1.哪一瓶是水? 2.水有哪些特征? 交流辨认结果及依据,调整或确认自己对水的特征认知。 形成共识: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完善概念 水还有其他特征吗? 组织学生回顾之前关于水的特征的学习。 例如:水有没有形状? 班级内交流、完善水的特征。 从生活化的经验认知逐步指向科学描述。
组织学生根据抽到的纸牌,说一说水都有哪些特征,用了哪些方法来观察水的这些特征? 交流描述水的特征。 交流自己的收获或问题。 对观察方法和描述技能进行巩固总结回顾,提升、完善概念,促进思维发展。
应用迁移 组织学生交流:自然界中还有哪些水?调查身边的水,并对比思考它们和我们平常喝的水一样吗? 强调调查时要有家长陪同,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并完成调查表。 课下积极完成调查任务并填写调查表。 了解自然界中更多的水,认识到水污染,具有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态度责任意识。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自主阅读。 结合自身经验交流该工程对水质的改善。 体会水的流动性以及对重大水利工程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