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Unit 1 Hom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整体介绍】本单元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的主题群是“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子主题为“和谐家庭与社区生活”。本单元内容围绕“不同类型的家”展开,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家和描述理想家园为功能;本单元包含了紧扣话题的对话、博客文章、以及介绍中国各地不同类型房屋的阅读材料,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如何谈论家的类型、特点以及个人喜好。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掌握与家庭和家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不同类型的房屋(cottage, flat, farmhouse等)、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collect the eggs, have fun等)以及描述家的特点和个人喜好的句型。此外,本单元还包括学习序数词的使用、基数词的正确表达、如何使用这些数字来描述家庭和家的相关情况,以及单词中音节的划分。 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语言学习。通过单元话题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中描述家和家庭生活的方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的概念和特点,启发学生对家庭价值和社区环境的思考,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分类整合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本单元还通过诗歌与对话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和重要性,以及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通过写作和口语练习,学生将能够表达自己对家的看法和理想中的家,进一步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文本分析】教材板块 课型 语篇内容 (What) 语篇意义 (Why) 语篇特征 (How)Welcome to the unit 导入课 本部分包含AB两个活动。活动A涉及六种不同类型房屋的图片:乡村小屋(cottage),公寓(flat),农舍(farmhouse),现代住宅(modern house),移动房屋(mobile home),联排别墅(town house)。活动B是Simon和他的外国朋友Will的在线对话,主要谈论各自的家以及家中最喜欢的地方。 本课时多样的房屋类型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不同房屋类型的兴趣。 对话部分则为学生提供了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房屋类型相关词汇的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交流中自然地引入和描述不同的房屋类型,表达喜爱的原因。 A部分借助六种不同类型房屋的图片展开话题。这些图片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对话部分,运用简洁实用的句型围绕家展开交流。Simon 以“What type of house do you live in ”询问居住房屋类型,直接适用于日常交流,便于学生掌握。Will的回答“I live in a town house in the west of London.”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明确回应,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居住房屋类型及位置。随后,对话以“What's your favourite place at home ”这一问题来引导对方表达对家庭空间的偏好。Will的回答“I like the study best.”简洁地表明了自己的喜好,并解释原因,Simon 也分享自身情况,为学生提供描述居住环境与喜爱空间的范例,助其模仿运用。Reading 阅读课 本部分包含了三篇博客帖子,文本的主题是“世界各地的家”,通过三个学生的博客文章展示了不同国家的家庭生活和居住环境。文本内容包括三个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规模、家庭活动以及他们在家中喜欢做的事情。 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生活,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世界各地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文本字里行间还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这篇文本采用了博客帖子的形式,以第一人称叙述,创造了一种亲切感,使学生能够从每个学生的个人视角了解他们的生活,增加了文本的亲密感和真实性。每篇博客都遵循相似的内容和结构,包括家庭住址、家庭生活描述和个人爱好。文本中涉及许多细节描述,如“help my parents in the kitchen” “relax in our living room and chat over a cup of tea” “collect the eggs”等。Pronunciation 语音课 本部分的语篇为一首关于家的简短诗歌,内容描述了虽然家的空间不大,但是一个充满爱和快乐的地方。诗歌中提到了与家人和宠物共度时光的温馨场景,如与猫玩耍、给猫戴上可爱的帽子、与父母聊天等。 诗歌的意义在于传达家的温暖和重要性,即使空间不大,但家是充满爱和舒适的地方。通过这首诗歌,学生可以学习到与家相关的词汇和情感表达,同时体会到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情感的港湾。 诗歌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语言点,如否定句("does not have")、转折连词("But")、以及描述性词汇("beautiful", "lovely", "comfortable", "glad")。这些语言点有助于学生在语音课上练习发音和语调,同时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词汇来描述自己的家。此外,诗歌中的押韵(如"space"和"place","cat"和"hat")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练习英语的韵律和节奏。Integration(1) 综合课 A部分是关于中国不同地区房屋类型的介绍,包括东部海边石海草房、西南部山区竹屋、北方草原蒙古包的特点。B部分为听力,Simon 倾听三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如Li Yan 的石海草房生活、Yu Tao 的竹屋生活、Hu Lan 的蒙古包生活。C部分呈现对话,Amy 和Sandy 讨论理想居住地点,Sandy 想住草原,Amy 想住海滨小镇并阐述理由。 本部分设置不同板块,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特色房屋,拓宽文化视野。利用对各地区房屋类型的介绍及听力练习,强化学生对不同房屋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生活场景的认知。同时借助关于理想居住环境偏好的对话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理想的居住环境,进而用英语表达个人想法。 A部分用说明文形式介绍房屋特点,如用“Can hold up in strong wind”描述抗风性,用“Two or more floors, No walls on the ground floor”介绍竹屋结构。 B部分通过听力材料,让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如“Sometimes goes fishing”和“Lives on the...to keep dry”,锻炼听力理解和信息整合能力。 C部分以日常对话形式,如“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引导学生表达理想居住地,模仿“I'd like to live...”提升口语和逻辑思维。Integration(2) 写作课 本课时的文本是一篇描述性文章,主题是作者理想中的家。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详细描绘了作者梦想中的家园,包括其位置、结构、环境以及家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家的温馨和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文章通过描述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充满自然美景和家庭温暖的家,表达了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重要性。同时蕴含了对家庭价值观的强调,展示了个人对于家庭和自然环境的重视。 文章结构分为开头、主体、结尾,分别介绍家的地理位置和类型、家中特色和家庭活动、以及作者对家的感受。使用第一人称,如“a house with two floors, away from the city centre”,“a nice garden with lots of flowers and trees”,“play Chinese chess with Grandpa”,增加真实感。细节描写,如“sit there at night and look at the stars”,增强生动性,传达对家的热爱和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二、主题、子主题提炼三、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划分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内容 课时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识别并使用与家庭和家相关的词汇,如不同类型的房屋(cottage, flat, farmhouse, modern house, mobile home, town house)和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collect the eggs, have fun等)。 运用描述家的特点和个人喜好的句型,在具体语境中谈论和比较不同文化中家的类型、特征以及个人喜好。 深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的概念和独特特点,以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去看待多元的家庭观念,在跨文化交流中充分体现对不同家庭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Welcome to the unit 1课时Reading 2课时听辨并准确认读序数词和基数词,能在描述家庭和家的情况(如描述家庭规模、房屋布局或社区环境时等)时正确使用这些数字。 Grammar 1 课时掌握音节的概念和划分方法,识别并正确命名单词中的音节数量,准确区分单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中的音节变化;模仿诗歌中的韵律和语调,并运用所学语音知识创作诗歌。 Pronunciation 1课时通过观察图片与阅读文本,总结与描述中国不同地区房屋类型的关键特点。 通过多样化的写作和口语练习,积极且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家的独到看法和对理想家园的憧憬。在写作中,能够模仿范文结构,从多个维度来阐述理想家园,有效运用描述性语言和情感表达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在口语表达时,能够条理清晰、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的家庭、对家的感受以及理想家园的蓝图,进而显著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Integration (1) 1课时Integration (2) 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