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以铁生锈为例,用实验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并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2.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回收再利用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 3.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并分析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初步建立控制变量做对比实验的探究模型,初步建立调控反应的一般思路,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相关综合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于化学原理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来思考与分析,能辩证、全面地看待事物。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 教学难点 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展示】金属材料的用途、金属腐蚀尤其是钢铁腐蚀的危害,提出了解铁生锈条件的必要性。 【观看】通过金属锈蚀的危害图片和资料,感受金属锈蚀的危害和探究铁生锈条件的意义。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环节一: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提问】铁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而锈蚀? 【课件展示】查阅资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小结】学生的各种猜想。 【布置任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进行实验】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 【引导分析】带领学生建立多物质体系中控制变量做对比实验的研究模型并进行分析。 【回答】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提出猜想,并交流。 【交流】结合元素守恒,铁与H2O或H2O和O2发生反应而锈蚀。 【交流】讨论、展示,并不断完善对实验方案的设计。 【观看】收集证据。 【分析】借助模型,利用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模型分析得出结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是Fe与H2O和O2共同作用的结果。 培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与判断某些实际问题,并利用元素守恒思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建立模型,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不断完善。
环节二:从铁生锈的条件分析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如何应用铁制品生锈 【引导分析】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提问】铁锈为什么不能起保护作用? 【提问】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提问】自行车的支架、链条、钢圈分别采用了哪些防锈措施? 【提问】铁质易拉罐又该如何防锈呢? 【提问】海边的桥梁为什么更重视防锈? 【展示】铁生锈的应用实例。 【小结】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和生成物来控制反应,从而实现趋利、避害。 【聆听、感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 【思考】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 【交流】依据模型,学会从控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视角分析得出防锈的原理。 【交流】应用模型,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回答】高湿、高盐。NaCl可加速铁的锈蚀。 【观看】了解金属腐蚀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聆听、感悟】感受调控反应的方法及价值。 模型认知。 进一步完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模型认知。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能辩证、全面地看待事物。 树立调控反应的意识。
环节三:保护金属资源 【展示】金属回收手抄报。 【布置任务】说说金属回收的价值。 【介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观看】 【交流、感悟】金属回收的意义。 【聆听、感悟】具体的途径。 逐步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