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专题10:原子的构成一、选择题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空气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C.原子结构D.化学反应类型关系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4.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5.三星推遗址考古中,专家们利用“C- 14”含量变化进行年代测定。“C- 14”是一种含 6 个质子和 8个中子的碳原子,文物中 C-14 会自身转变为 N-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 - 14 原子的电子数为 6B.N - 14 原子含 7个中子C.C - 14 转化为 N - 14属于化学变化D.C - 14 和 N-14 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6.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繁多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B.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C.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不变7.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粒子:O;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8.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乙是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C.若硫原子与Y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n等于6D.图甲、乙中的所有元素位于同一周期9.锆被称为金属材料中的王者,具备超强的抗腐蚀、耐高温、耐核辐射能力,可用于核反应堆和航空航天。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为10B.锆属于金属元素C.锆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10.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钠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锂的原子序数为3,图中x=1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C.锂和钠两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D.锂和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二、填空题11.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是为了提高国民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促进国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宣传日。下图为碘(I)元素和某些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1)生活中所说的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选填“元素”“单质”或“原子”)。(2)是一种常见的含碘化合物,中I的化合价为 。(3)图甲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碘离子,则x= 。(4)由碘元素与图乙中粒子A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2.如图A、B是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C是一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C中X数值是 ;D、E、F中与C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2)写出图B中元素形成离子的符号 ;D、E、F中表示离子的是 (填序号)。(3)A与B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1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请用化学用语和相应数字填空:①符号“2NH3”中数字“2”表示 ;三个亚铁离子 。②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 。(2)锂电池开启了现代移动智能生活:①锂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③在化学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结构决定性质,请在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找出与金属锂性质最接近的是 (填字母)。A.H2 B.N2 C.Na D.Mg(3)如图是甲在乙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 。三、综合题14.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铷原子和其他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m的数值为 ,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2)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原因是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比较,铷 钠(填“>”或“<”),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 。(3)写出铷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由图1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镁元素位于第 周期。(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 。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叫价类二维图。图3为镁的价类二维图,B处的物质类别是 。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氢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C微粒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的化合价是 价。(3)2021年2月,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4)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甲中E为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与图乙中 (填“氧”或“氟”)的化学性质相似,已知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请写出其离子符号 。17.年北京冬奥会,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办奥的创新点。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碲的核外电子数为 。(2)镉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3)镉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氯化镉的化学式为 。(4)碲化镉由溶液和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解析部分1.DA. 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同种元素组成)和化合物(不同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微粒观: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比如氢原子没有中子,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A、根据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B、根据纯净物的分类分析。C、氧气和碳在点燃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氧气。D、根据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比如氢原子没有中子分析。2.BA、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离子或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它成分约占1%,符合题意;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微观构成分析;B、根据空气组成及各成分体积分数分析;C、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D、根据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分析。3.D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很大的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来解答。4.A5.CA、C 14原子的质子数为6,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电子数为6,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则N 14原子含7个质子,则中子数是14-7=7,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14转化为N 14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因此不属于化学变化,该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因此C 14和N 14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未14,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不同原子的转换不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解答。6.BA、元素的种类有限,但因组合方式不同可组成不同种物质,所以物质种类是繁多,不符合题意;B、同种元素有不同种原子,如碳12、碳13、碳14质子数相同,都是碳元素,但中子数不同,所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符合题意;C、电子质量很小忽略不计,所以原子核体积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不符合题意;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质子数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根据元素组合方式不同可组成不同种物质分析;B、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不同分析;C、根据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D、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7.A① 化学式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多个分子;两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故正确;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表示为O3,故错误;③粒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氧原子,表示的粒子:O,故正确;④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两个铁离子:2Fe3+,故正确;⑤+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 ,故错误。故答案为:A。根据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式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多个分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分析。8.C9.D10.DA、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锂原子序数为3。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对应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所以锂和钠两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元素的周期数,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2,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二者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所以锂和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不同周期,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电子层数决定元素的周期数来解答。11.(1)元素(2)+5(3)53(4)12.(1)20;E(2);D(3)质子数不同(1)C是一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有;一般来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D、E、F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8、2、7,因此D、E、F中与C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E。(2)图B是钙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图像,钙的原子序数为20。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且没有排满,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则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则钙离子的符号是;离子的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D、E、F的质子数分别是11、12、17,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0、12、17,因此表示离子的是D。(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与B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分析。一般来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2)根据图B是钙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分析判断。根据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3)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1)C是一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有;一般来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D、E、F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8、2、7,因此D、E、F中与C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E。(2)图B是钙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图像,钙的原子序数为20。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且没有排满,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则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则钙离子的符号是;离子的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D、E、F的质子数分别是11、12、17,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0、12、17,因此表示离子的是D。(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与B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13.(1)2个氨分子;3Fe2+;2H2(2)6.941;Li+;C(3)置换反应;17:2414.(1)37;五(2)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则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弱(3)2Rb+2HCl=2RbCl+H2↑(1)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m的数值为37。元素所在周期数与对应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所以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n=37-2-8-18-8=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①。活动性铷>钠。从原子结构上看,铷和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不同的是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则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弱。(3)铷活动性比钠强,则比氢强。则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铷。化学方程式为2Rb+2HCl=2RbCl+H2↑。(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电子数,元素周期数与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分析;(2)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铷和钠的电子层数与化学性质分析;(3)根据铷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铷和氢气分析。15.(1)24.31;三/3(2)12;Mg2+(3)盐;3:2(4)(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由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元素的周期数相等,故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2)离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中的数字表示质子数,镁原子在形成离子时质子数不变,所以x=12;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符号表示为Mg2+。(3)根据图示可知,B处对应的物质为碳酸镁,是由镁离子与碳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4:16=3:2。(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A为镁离子与氢氧根构成的碱,故A为氢氧化镁,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汉字的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2)根据离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中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3)根据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分析。(4)根据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分析。16.(1)原子(2)Mg;+2(3)2(4)氧;Se2-(1)图甲中C微粒是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图甲中C微粒属于原子;故答案为:原子;(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镁,故镁的符号是;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变成阳离子,故该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的化合价是+2价;故答案为:;+2;(3)氦元素的质子数为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故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故答案为:2;(4)由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它与图乙中氧的化学性质相似,硒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硒离子,故该离子符号为:;故答案为:氧;。(1)根据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镁元素及镁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在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解答。17.(1)52(2)失(3)(4)(1)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碲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52;(2) 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3) 镉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镉与氯元素形成的氯化镉的化学式为CdCl2;(4)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碲化镉由溶液和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1)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分析;(3)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分析;(4)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