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受教学条件限制,无法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资料。本次班会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明内涵,培养文明习惯,共同创建文明校园。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 学生能清晰阐述文明的概念,涵盖言行、礼仪、道德等方面。2. 准确识别校园内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理解其对个人和校园氛围的影响。(二)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明行为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不文明行为产生羞耻感。2.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建文明校园的热情,增强集体荣誉感。(三)行为目标1. 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践行文明行为,如礼貌待人、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2. 鼓励学生勇于制止不文明行为,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营造文明校园。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全面讲解文明在校园生活各方面的具体表现与要求,让学生明确行为准则。2. 通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强化文明意识,掌握践行文明的方法。(二)教学难点1. 在缺乏多媒体辅助下,生动形象地呈现文明相关内容,使抽象文明概念易于学生理解。2. 引导学生将文明认知转化为持久的实际行动,克服小学生行为易反复的特点,养成长期稳定的文明习惯。四、教学方法(一)故事导入法讲述文明或不文明行为带来不同结果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主题。(二)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校园文明话题,如文明行为的益处、不文明行为的改进等,促进思想交流。(三)角色扮演法创设校园常见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的差异,增强情感共鸣。(四)榜样示范法邀请校内文明学生分享经验,树立身边榜样,激励其他学生学习。(五)奖励激励法准备小奖品,奖励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色的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五、教学准备1. 收集文明主题故事、案例,涵盖校园内外,精心整理备用。2. 制作便签纸、卡片,用于记录想法、撰写发言要点及设计讨论、角色扮演题目。3. 联系校内文明学生,邀请其参与班会分享经历。4. 准备小奖品,如文明主题书签、徽章、笔记本等。5. 设计“文明行为记录卡”和“文明校园手抄报”模板,用于教学延伸活动。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活动: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班会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明明,一个叫亮亮,他们一起去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明明一路上都很有礼貌,见到人主动问好,排队时也安安静静,不插队。而亮亮呢,不仅说话大声,还在排队时推挤别人。到了活动现场,明明因为礼貌文明的举止,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夸赞,还交到了新朋友。亮亮却因为不文明行为,遭到了大家的批评,心里很不好受。大家说,为什么明明会受到欢迎,而亮亮却被批评呢?(生动讲述故事,配合表情动作吸引学生)2.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因为明明文明,亮亮不文明。”3.教师引导:对啦,文明能让我们更受欢迎,给人留下好印象。在我们的校园里,文明也同样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这个话题。(二)文明是什么1.教师讲解:同学们,文明包含很多方面。在言行上,文明是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不说脏话。在礼仪方面,见到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遵守课堂、集会等场合的秩序。道德上,要爱护公物,乐于助人。比如,在图书馆安静看书,不打扰他人,这就是文明的表现。大家能说说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文明行为吗?(结合校园生活举例,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发言:学生思考后发言,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问题”。3.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这些都是文明的体现。文明就像我们身上的小徽章,能让我们变得更优秀,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三)校园文明大讨论1.小组讨论: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校园里有哪些文明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二是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需要改进。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来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将学生分组,每组4-6人,发放便签纸记录要点)2.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如“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保持校园整洁是文明行为”“在教室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是不文明行为”。3.教师引导:大家观察得很仔细。文明行为让校园充满温暖和和谐,不文明行为则会破坏校园环境。我们要多做文明事,改正不文明行为。那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家有什么好的改进办法吗?(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四)角色扮演:校园的一天1.情境设定与角色分配:接下来,我们进行角色扮演。老师设定了校园里一天的几个场景,如早晨入校、课间休息、食堂就餐、放学排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分配,然后表演在这个场景中文明与不文明的不同表现,以及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后果和文明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发放场景卡片,引导学生明确角色)2.小组表演:各小组排练后依次上台表演。如在课间休息场景,一组表演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导致有同学摔倒受伤;另一组表演同学们文明休息,轻声交流、下棋、看书,氛围融洽。3.讨论与分析:表演结束后,全班讨论。分析每个场景中文明与不文明行为,思考如何避免不文明行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明行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五)榜样的力量1.榜样分享:在我们学校,就有很多文明小榜样。今天,老师邀请到了[同学名字]同学,他在校园里一直是文明的践行者。下面请他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榜样同学上台分享,如讲述自己如何主动帮助同学、爱护校园环境等经历)2.互动交流:榜样同学分享后,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如“你是怎么做到总是这么有礼貌的”“看到不文明行为你会怎么做”。通过互动,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榜样的行为动机和做法。3.教师点评:教师肯定榜样同学的行为,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文明学生。(六)文明承诺行动1.承诺书写: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便签纸,写下自己的文明承诺。可以是针对某一不文明行为的改正,也可以是对某种文明行为的坚持,比如“我承诺不再在走廊里奔跑”“我承诺每天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等。(教师巡视,鼓励学生认真书写)2.承诺分享:写完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承诺,让大家共同见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彼此的决心。3.承诺张贴:最后,大家将自己的便签纸贴在教室的“文明承诺墙”上,时刻提醒自己遵守承诺。老师希望大家说到做到,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七)总结与倡议1.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文明的含义,讨论了校园里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还通过角色扮演和榜样分享,更加明确了文明的重要性。文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力量,能让我们变得更好,让校园更美丽。2.教师倡议:老师倡议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我们用文明的言行,共同创建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的校园。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七、教学延伸1. 设立“文明行为记录卡”,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周内的文明行为,每周评选“文明之星”,在班级表扬并给予小奖励。2. 开展“文明校园手抄报”活动,让学生将文明知识、自己的文明承诺等内容融入手抄报,在班级展示,加深对文明的理解。八、注意事项1. 在讨论、角色扮演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2. 对于学生提出的改进不文明行为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3. 关注学生在承诺后的行为变化,及时鼓励和提醒,帮助学生将文明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