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我是班级的小主人”一年级主题班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我是班级的小主人”一年级主题班会 教案

资源简介

“我是班级的小主人”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背景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正处于适应新环境、融入集体生活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班级小主人”意识,对于培养其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考虑到教学条件限制,无法借助多媒体设备,本次班会将采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如故事讲述、儿歌朗诵、游戏互动、讨论分享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刻理解“班级小主人”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学生能够清晰理解“班级小主人”的概念,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与班级紧密相连。
2. 准确知晓班级小主人应承担的基本责任,如爱护班级环境、遵守班级规则等。
(二)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激发学生主动为班级做贡献的意愿,使其在为班级付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行为目标
1.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班级小主人的责任,如主动整理教室物品、维护班级秩序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学会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为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努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一年级学生阐释“班级小主人”的含义和责任,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切实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承担责任。
(二)教学难点
1. 鉴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抽象的“班级小主人”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行为,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2. 引导学生将“班级小主人”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稳定的行为习惯,克服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行为自律性差的问题,是教学面临的另一挑战。
四、教学方法
(一)故事引导法
讲述与班级小主人相关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自然地导入主题,并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班级小主人的行为表现。
(二)游戏体验法
设计简单有趣的游戏,如“我为班级来整理”“班级规则我遵守”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班级小主人的责任,增强对责任的理解和记忆。
(三)儿歌朗诵法
编写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我是班级小主人》,让学生通过朗诵儿歌,加深对班级小主人责任的认识,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讨论分享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能为班级做什么”等话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思维。
五、教学准备
1. 精心准备与“班级小主人”主题相关的故事,如《小明的班级》《小花的改变》等,确保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
2. 设计并制作与游戏相关的道具,如“班级物品整理卡”“规则遵守小卡片”等,卡片上可绘制简单的图案,便于学生理解。
3. 编写《我是班级小主人》儿歌,并制作成简单的卡片,分发给学生。
4. 准备一些小贴纸、小徽章等作为奖励,用于激励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色的学生。
5. 准备便签纸和笔,供学生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承诺。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活动:小朋友们好呀!老师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校园里,有一个一年级的班级,叫阳光班。阳光班里有个小朋友叫小明。刚开始的时候,小明觉得班级里的事情都和自己没关系,桌子歪了他不管,地上有纸屑他也不捡。可是有一天,学校要评选最美班级,阳光班因为又脏又乱没有被选上。小明看到别的班级都得到了表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为什么我们班不能被表扬呢?”从那以后,小明开始主动整理自己的书桌,看到地上有纸屑就马上捡起来,还会提醒同学们保持教室整洁。慢慢地,阳光班变得干净又整齐。第二次评选最美班级的时候,阳光班终于被选上啦!小朋友们,你们说小明后来做得好不好呀?(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配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倾听故事,听到精彩处眼睛发亮,纷纷回答:“好!”
3.教师引导:那小明后来为什么做得好呀?对啦,因为他开始关心班级,为班级做事啦,就像班级的小主人一样。那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我是班级的小主人”这个话题。(引出本次班会主题)
(二)理解“班级小主人”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班级就像我们在学校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这个家的小主人。小主人呀,要爱护家里的东西,还要让家里变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比如说,我们要爱护教室里的桌椅,就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要保持教室的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而且呀,我们还要遵守班级的规则,这样我们的班级才能越来越好。就像玩游戏要有游戏规则一样,班级也有规则,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讲,排队要安静整齐。大家能明白吗?(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同时观察学生的反应)
2.学生互动: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班级小主人还应该做些什么呢?”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要帮老师擦黑板。”有的学生说:“要和同学友好相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说得真棒,帮老师擦黑板就是关心班级的表现,你已经有小主人的意识啦!”“和同学友好相处能让我们的班级更温暖,你也是个合格的小主人呢!”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说得都非常好!班级小主人就是要爱护班级环境,遵守班级规则,关心老师和同学,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班级变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三)游戏体验:我为班级来整理
1.游戏准备:教师在教室的一角摆放一些杂乱的书本、文具、玩具等物品,模拟教室物品杂乱的场景。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班级物品整理卡”,卡片上简单绘制了不同物品应该摆放的位置。
2.游戏规则讲解:教师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我为班级来整理’的游戏。就像刚刚故事里的小明一样,我们要把这些杂乱的东西整理好,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大家看,你们手中的卡片上画着这些东西应该放在哪里。一会儿老师说开始,大家就去把物品整理好,比一比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3.游戏进行:教师喊“开始”,学生们纷纷走向物品摆放区,对照卡片开始整理物品。教师在旁边观察,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如:“你看,这个小朋友对照卡片找对了书本摆放的位置,真厉害!”“哎呀,这个文具应该放在这里哦,你再看看卡片。”
4.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小朋友们都整理得太棒了!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了作为班级小主人,要学会整理班级的物品,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整洁有序。大家以后在教室里看到东西乱了,也要像今天这样主动整理哦。”给表现出色的学生发放小贴纸作为奖励。
(四)儿歌朗诵:我是班级小主人
1.儿歌讲解: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叫《我是班级小主人》。(教师将儿歌卡片分发给学生)大家看,儿歌是这样写的:“我是班级小主人,爱护公物很认真。桌椅摆放要整齐,地面干净无灰尘。上课听讲要专心,遵守纪律别走神。同学之间互帮助,团结友爱一家亲。”老师先给大家读一遍,大家仔细听。(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逐句解释:读完后,教师逐句解释儿歌的含义。“我是班级小主人”,就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班级的主人;“爱护公物很认真”,就是要爱护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黑板这些东西;“桌椅摆放要整齐,地面干净无灰尘”,就是要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还要保持地面干净;“上课听讲要专心,遵守纪律别走神”,就是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能东张西望;“同学之间互帮助,团结友爱一家亲”,就是要和同学们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一样友好。
3.朗诵练习: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朗诵儿歌,重复几遍后,让学生自己朗诵。可以先请个别学生站起来朗诵,给予指导和表扬,然后全班一起大声朗诵。在朗诵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拍手等方式打节奏,增加趣味性。
4.强化理解:朗诵结束后,教师提问:“儿歌里说班级小主人要爱护什么呀?”“上课要怎么做呢?”通过提问,强化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明确班级小主人的责任。
(五)讨论分享:我能为班级做什么
1.小组讨论:教师说:“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班级小主人要做这么多事情。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能为班级做些什么呢?可以想一想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课间的时候,你能做哪些让班级变得更好的事情。”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便签纸和一支笔,让学生记录讨论的内容。
2.小组讨论引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引导和启发。比如,当看到某个小组讨论有些冷场时,教师可以说:“想一想,课间的时候如果有同学摔倒了,你可以怎么做呀?”当某个小组讨论得很热烈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想出一些点子。
3.分享环节: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代表发言时,教师在黑板上简单记录关键词,如“捡垃圾”“摆桌椅”“帮同学”等。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如:“这个想法真好,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能让我们班级的学习氛围更浓厚,你真是个有责任感的小主人!”
4.总结归纳:所有小组分享完毕后,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归纳:“小朋友们真的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能为班级做的事情。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帮助同学、遵守纪律,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的班级就会变得越来越棒!”
(六)行为承诺:我要这样做
1.承诺引导:教师说:“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这么多能为班级做的事情,那大家愿意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做班级的小主人吗?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便签纸,在上面写下你最想为班级做的一件事情,这就是你对班级的承诺哦。”
2.承诺书写:学生们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承诺,教师巡视,鼓励学生认真书写,并给予个别指导。对于不太会写字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
3.承诺分享:写完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承诺。如有的学生说:“我承诺每天早上来学校就把黑板擦干净。”有的学生说:“我承诺和同学一起把教室的图书摆放整齐。”教师对学生的承诺给予肯定和鼓励,如:“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小主人!”
4.承诺张贴:分享结束后,教师在教室前面的墙上贴上一张大纸,上面写着“我是班级小主人,我要这样做”。让学生将自己的便签纸贴在这张大纸上,形成一个“承诺墙”。教师说:“这面墙就是我们的承诺墙,大家把自己的承诺贴在这里,要时刻提醒自己说到做到,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
(七)总结与鼓励
1.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们知道了班级就像我们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这个家的小主人。作为小主人,我们要爱护班级的一切,遵守班级规则,关心老师和同学,为班级做很多很多的事情。通过今天的故事、游戏、儿歌和讨论,老师看到大家都很想成为优秀的班级小主人,老师真的很开心。
2.鼓励与期望: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能把今天说的、写的都变成实际行动。当看到教室的地面有垃圾时,主动捡起来;当看到同学遇到困难时,热情地去帮助他。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努力做好班级小主人,我们的班级一定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优秀!老师期待着我们的班级在大家的努力下,越来越棒!
七、教学延伸
1. 在教室设置“班级小主人”光荣榜,每周评选出在爱护班级环境、遵守班级规则、帮助同学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在光荣榜上贴上他们的照片或名字,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更多学生积极践行班级小主人的责任。
2. 开展“班级小主人成长记录”活动,让学生每周记录自己为班级做的事情,如帮助同学解决了什么问题、为班级整理了几次图书等。每周班会课上,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互相学习和鼓励。
3. 组织“班级小主人行动日”活动,每月设定一天为“班级小主人行动日”。在这一天,全体学生集中为班级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一起布置教室、为班级种植绿植等,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八、注意事项
1.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活动的节奏和时间把控,避免单一活动时间过长,确保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参与度。
2. 学生在表达想法和参与活动时,可能会出现表述不清晰、行为不规范等情况,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耐心和鼓励,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和操作,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3. 在游戏和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使用道具和进行一些简单动作时,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和承诺,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监督,确保学生能够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培养学生的班级小主人意识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