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化学2025.1年级___________班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Mn-55 Fe-56 Cu-64第一部分 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氯酸钾(KClO3)可用于制造烟花、安全火柴等,关于该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盐 B. 氧化物 C. 酸 D. 碱2. 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无色气体是A. SO2 B. NO C. NO2 D. Cl2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 氮循环中,氮气只发生氧化反应C. 二氧化氮分散在大气中会污染环境D. 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由氮气与氧气反应得到4.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铵根离子的是A. 氨气 B. 氨水 C. 硝酸 D. 硝酸钾5. 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A. 硝酸 B. 盐酸 C. 浓硫酸 D. 氯化铁溶液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Na2CO3受热易分解用作膨松剂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作干燥剂C. SO2可用于漂白纸张 D. Na2O2用于呼吸面具供氧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荧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 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可增强使用效果D. 燃煤中加入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8.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B. 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丢弃在废液缸中C.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D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9. 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A. B.C. D. 个HCl分子10. 现有以下四种溶液:①;②;③;④。下列试剂能将它们区别开的是(可以加热)A. HCl B. C. NaOH D.11. 下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解速度快B. 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C. 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的原因:D. 若烧杯中盛放酒精,则不会有喷泉形成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强酸性溶液中:B. 无色溶液中:C. 含有的溶液中:D. 强碱性溶液中:13.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向“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SO2:C. 高温铁水不能注入未经干燥的模具,防止反应:D. 向足量铜和浓硝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14.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若改变反应条件,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改变的是A. 和 B. Fe和C. 和 D. 与15.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项是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A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B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 浓硫酸有脱水性C 通入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具有氧化性D 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A. A B. B C. C D. D16. 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的化工产品。如图所示,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入空气,在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程I的反应为:B. 过程II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C. 该过程验证了氧化性:D. 该过程总反应为:17. 水体中的局部氮循环如下图所示,其中含氮物质转化方向与水深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反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被还原C. 不同水深含氮物质转化方向不同,可能与溶氧量有关D. 步骤①中,每生成,转移4mol电子18. 雌黄(As2S3,S为-2价)和浓硝酸可以反应:As2S3+10HNO3 (浓)=2H3AsO4+3S+10NO2↑+2H2O。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HNO3仅表现出氧化性B. NO2是还原产物C. 该反应生成3 mol S时,转移了6 mol电子D.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0∶119. 下列实验中,利用图中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A B装置目的 证明与水反应放热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选项 C D装置目的 实验室制取氨气 证明氧化性:A. A B. B C. C D. D20.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通过提拉铜丝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 浸NaOH溶液的棉团作用:C. 品红溶液褪色和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均可证明反应发生D. 若将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调换位置,石蕊溶液变红仍可以证明生成21. 以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和]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氯化时控制温度在75℃左右进行,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为、、的混合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转化过程可能是被氧化成B. 滤液中与的个数之比可能大于1:5C. 滤液中、与的个数之比可能为4:1:9D. 氯化过程中需提高的转化率,可加快通入的速率22. 将一定质量的铜溶于50mL11mol/L的浓硝酸中,待铜完全溶解后,生成0.2molNO2和NO的混合气体,并测得溶液中H+的浓度为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mL,则金属铜的质量为A. 6.4g B. 9.6g C. 11.2g D. 12.8g23.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也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速开发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利用铁及其氧化物循环制氢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器Ⅰ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2种B. 反应器Ⅱ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C. 反应器Ⅲ中生成时,转移电子D. 含和各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24.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点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B. 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D. 原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25. 实验小组探究双氧水与KI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表。序号 ① ② ③实验装置及操作实验现象 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立即变为黄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温度升高;最终溶液仍为黄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少量无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温度无明显变化;最终有紫黑色沉淀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分解有催化作用B. 对比②和③,酸性条件下氧化的速率更大C. 对比②和③,②中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分解的速率大于H2O2氧化的速率D. 实验②③中的温度差异说明,氧化的反应放热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道大题,共计50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区域。请注意题目中对答案的字数要求,超过字数的答案一律不得分。26.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结合本学期做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I.钠,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一小药匙淡黄色过氧化钠与5mL水反应,还原剂是___________。(2)将干燥、湿润的红纸条分别放在盛有纯净氯气的集气瓶中进行对比,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不超过20字表述)。II.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3)配制的NaCl溶液,需称取___________g NaCl固体,溶解NaCl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烧杯 B.100mL容量瓶(4)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几滴蒸馏水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III.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5)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实现了-2价到0价的转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用不超过10字表述)。(6)为实现+6价到+4价的转化,可选浓硫酸与铜进行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7)为实现+4价到0价的转化,可向点滴板孔穴中依次滴加两种钠盐溶液及稀硫酸,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7. 氮是自然界中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其化合物种类丰富。I.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可通过图1装置制取。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气体,运动速率较快。(1)写出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请将图1方框中收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3)图2中,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用不超过20字表述)。(4)图2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得到溶液A。取溶液A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___,则证明溶液A含有。II.氨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某工厂制硝酸的流程如图所示。(5)写出“氧化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6)写出吸收塔中合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7)“吸收塔”排出的尾气中会含有等氮氧化物,为消除它们对环境的影响,通常用纯碱溶液吸收法。法写出足量纯碱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已知产物之一为):___________。28. 菠菜中含有比较丰富的铁元素,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测定其含量。【铁元素的分离】(1)在坩埚中将m g菠菜高温灼烧,使之完全灰化。用足量的酸充分溶解,过滤(滤渣中不含铁元素),将滤液在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得溶液A。其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Fe2+、___________。【铁元素的测定】研究小组提出如下三种测量方案。i.沉淀法:取10 mL溶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灼烧、称量。(2)请写出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方程式:___________。该方案误差较大。ii.比色法:另取10 mL溶液A,流程如下。(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4)写出加入KSCN后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5)溶液颜色越深,光的透过能力越差,即透光率越小,含铁量越___________(填“高”或“低”)。(6)若不加入H2O2,测出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iii.高锰酸钾滴定法:(7)另取10 mL溶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X,X可能是___________。a.Na b.Mg c.Fe d.Cu向滤液C中滴入b mol/LKMnO4溶液,至反应完全,共消耗KMnO4溶液c mL。(8)请写出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9)计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29. 利用“预氧化—氨法”对钢铁烧结烟气(主要成分为、和NO)进行协同脱硫脱硝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已知:①雾化器可通过高速气流将液体分散为微小液滴。②该流程条件下,氧化能力相近的氧化剂与不同还原剂反应的快慢如下表所示:还原剂 NO反应快慢 极慢 快 极慢 快(1)将溶液雾化后再通入氧化反应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2)氧化反应器是对烧结烟气中的NO进行氧化处理的设备,写出将NO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以溶液为吸收剂,调节其初始pH为7.0,从喷淋吸收塔顶部淋入,对从下方通入的氧化烟气进行吸收。①写出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②吸收剂中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与烟气处理效果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初始物质的量浓度的上升,脱硝率大幅提高,烟气分析仪测定处理后烟气中含量显著提升,写出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③氧化剂用量与烟气处理效果的关系如图所示:i.解释氧化剂/NO物质的量比较低时,脱硝率较低的原因;___________。ii.氧化剂用量过大,烟气的脱硫率和脱硝率都会显著下降,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4)该流程可生成一种可作氮肥的副产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30. 铁黄(FeO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为制备高品质铁黄,需先制备少量铁黄晶种。I.晶种的制备制备过程及现象是: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并很快变成灰绿色。滴加氨水至pH为6.0时,开始通空气并记录pH变化如下。资料:本实验中,不同下价铁元素的存在状态:存在状态 、(1)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结合方程式解释曲线变化:①时段,白色沉淀被氧化,___________,不变,pH几乎不变。②时段,发生如下反应:___________(配平),增大,pH明显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OH___________③后,pH几乎不变,此时溶液中仍降低,但增加,且降低量大于增加量。结合总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II.产品颜色探究铁黄为黄色,但制得的晶种为黄褐色。欢乐小组提出两个猜想:猜想1:铁黄中混有黑色物质,混合后颜色变深。猜想2:铁黄中混有黄褐色物质。(3)针对猜想1,小欢提出方案:将样品用盐酸充分溶解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证明铁黄中含有。小乐认为该方案不严谨,原因是___________。后经实验证实该制备条件下几乎不产生。(4)针对猜想2,进行下列实验,证实黄褐色晶种中含有。①请选出合适的试剂搭配:___________。A., B., C.,②洗涤黄褐色晶种的目的是___________。③进一步实验证实黄褐色晶种含有少量。写出由生成黄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III.产品纯度测定铁黄纯度可以通过产品的耗酸量确定。资料:,不与稀碱液反应。(5)Wg铁黄样品共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列出计算式即可)。(6)假定铁黄样品除外,不含其他杂质。①算得铁黄纯度(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②加入溶液不足会使测定纯度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化学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D【25题答案】【答案】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道大题,共计50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区域。请注意题目中对答案的字数要求,超过字数的答案一律不得分。【26题答案】【答案】(1)过氧化钠(2)证明与反应(或“证明是HClO而非具有漂白性”等合理答案)(3) ①. 5.85g(5.8g/5.9g) ②. A(4)C (5)溶液中产生淡黄色(白色)浑浊(6)(浓)(7)【27题答案】【答案】(1)(2)短进长出(如下图)(3)在靠近浓盐酸棉球的一侧(或靠近B端/右侧)生成白烟(4)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处,试纸变蓝(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于管口处,有白烟生成)(5)(6)(或分步)(7)【28题答案】【答案】(1)Fe3+(2)Fe3++3OH-=Fe(OH)3↓,4Fe(OH)2+O2+2H2O=4Fe(OH)3↓(3)2Fe2++H2O2+2H+=2Fe3++2H2O(4)Fe3++3SCN-=Fe(SCN)3(5)高 (6)偏小(7)d (8)(9)【29题答案】【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3) ①. ②. ③. 氧化剂不足,不能将不溶于水的NO充分转化为易溶于水的 ④. 氧化剂用量过大,发生分解,部分与烟气一起进入吸收塔中,发生反应,减少,减少了对和的吸收(4)(或)【30题答案】【答案】(1)(2) ①. ②. ③.(3)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干扰的检测(4) ①. AB ②. 除去黄褐色沉淀表面吸附的,防止对中的检验造成干扰 ③.(5)(6) ①. ②. 加入溶液不足,剩余的会消耗更多,使测得耗酸量偏小;经计算,同等质量的的耗酸量小于FeOOH,因此耗酸量偏小会算得FeOOH占比偏小,测定纯度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