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嗅觉和味觉》(教案+课件14张PPT)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嗅觉和味觉》(教案+课件14张PPT)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人体感知环境》- 嗅觉和味觉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025春新版
青岛版《科学》
活动准备
活动一:认识耳朵的结构
活动过程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
活动过程
方法指导:
(1)把橡皮膜蒙在纸筒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的绷紧些,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
(2)用细线捆住棉球,使棉球球心对准橡皮膜中心,细线另一端固定在纸筒外侧。
(3)将此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4)一位学生朝纸筒另一侧喊话,另一位同学反射棉球的运动情况。
活动二:听觉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过程
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会怎样呢?
活动过程
听觉的形成视频
活动过程
声音的产生过程:
声波由耳郭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振动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我们就听见声音了。
活动过程
活动三:了解常见的耳病和预防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每年的三月三日是全国爱耳日。
活动过程
耳朵保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耳朵保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经常按摩耳朵。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耳朵保健常识
活动过程
搜集资料,了解耳朵的其他功能。
拓展活动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 《人体感知环境》单元 4.嗅觉和味觉 教学设计
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 课题 4.嗅觉和味觉 课时 1
核心 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及要求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5~6年级④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相关器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了解嗅觉和味觉的产生原理,知道嗅觉和味觉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列举出影响嗅觉和味觉的常见因素。 科学思维:通过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探究活动,研究嗅觉和味觉相关问题。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对嗅觉和味觉的产生进行深入探究,并能设计方案探究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 态度责任:对研究嗅觉和味觉感兴趣,乐于将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进行分享,能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理解嗅觉和味觉产生的生理机制,掌握嗅觉和味觉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 难点 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探究实验,研究嗅觉和味觉相关现象。深入理解影响嗅觉和味觉的因素及其作用原理。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苹果、柠檬、香水、糖、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一、引入课题 [PPT 3 出示]教师展示一盘水果(如苹果、桔子等),请几位同学蒙上眼睛,通过闻气味来猜猜是什么水果。 提问引导:“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能够通过闻气味猜出水果呢?这和我们身体的什么功能有关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嗅觉和味觉。
二、活动过程 (一)嗅觉和味觉是怎样产生的? 1.嗅觉的产生原理 [PPT 4 出示]展示鼻结构示意图。 [PPT 5 出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嗅觉产生的原理。 [PPT 6 出示]播放视频(嗅觉的产生)。 师生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我们闻到花香,是因为花朵散发的香气进入鼻腔,刺激嗅细胞,然后我们就感受到了花的香气。) 2.味觉的产生原理 [PPT 7 出示]展示舌头结构示意图。 [PPT 8 出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味觉产生的原理。 [PPT 9 出示]播放视频(味觉的产生)。 师生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当我们吃糖时,糖在口中溶解,刺激了感受甜味的味蕾,我们就感觉到了糖的甜味。) (二)探究鼻子和舌头受到刺激时的反应 [PPT 10 出示]教师指导学生思考:鼻子和舌头是产生嗅觉和味觉的重要器官,当鼻子和舌头受到刺激时,人体会有什么反应? [PPT 11 出示]学生结合生活场景交流讨论,汇报。 1.探究刺激对嗅觉的影响 [PPT 12 出示]师提问:有这样一句古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怎么理解呢?我们做一个实验进行体验。 [PPT 13 出示]实验一:嗅觉的疲劳性实验 对比短时闻香水和长时间闻香水,记录该开始感觉不到香水气味的时间。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时间,交流汇报。 [PPT 14 出示]师生总结:嗅觉感受器的适应性。当鼻子持续受到同一种气味刺激时,它们会逐渐变得不敏感,导致嗅觉疲劳。 [PPT 15 出示]师提问: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启示? 师生交流:这种现象提醒人们在检测气味时,比如在化学实验或评估某种产品的气味时,需要注意定期休息,避免嗅觉疲劳对判断产生干扰。 2.探究刺激对味觉的影响 [PPT 16 出示]实验二:味觉的复合性实验 师提问:生活中,炒菜时盐放多了,加点糖,感觉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设计实验进行体验,汇报。 [PPT 17 出示]师生总结:当盐放多了,菜肴会过咸,此时加入糖,甜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咸味。因为人的味觉系统对不同味道的感知是相互关联的,甜味能够掩盖或减轻过咸的味道,让咸味不会那么突出,使味觉感受更加平衡。糖的加入使菜品具有甜咸交织的复合味道,比如红烧肉、糖醋里脊,甜咸、酸甜交融的味道可以使菜肴更加醇厚、浓郁。 [PPT 18 出示]实验三:探究温度对味觉的影响 师提问:温度对味觉有什么影响吗?让我们通过实验体验一下吧。 学生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师生总结:温度会影响味觉,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甜味和苦味会更明显。 (三)探究疾病对嗅觉和味觉的影响 [PPT 19 出示]教师提问:哪些疾病会影响嗅觉和味觉?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教师进行补充。 [PPT 20 出示]实验四:探究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 教师出示方法指导: 1.一名同学蒙上眼睛,先品尝苹果的味道,记录下感受。 2.然后让这名同学在嗅柠檬的同时再次品尝苹果,记录味道的变化。 3.思考:两次吃苹果时,味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体验,交流讨论,汇报。 师生总结:当蒙上眼睛品尝苹果时,能品尝到苹果的甜味和淡淡的酸味。当在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会感觉苹果的甜味相对减弱,酸味相对增强。 [PPT 21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感冒时吃东西没味道?”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刚才的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看法。 师生总结: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受到影响,嗅觉不灵,由于大多数的食味来自嗅觉,所以会感觉吃东西没味道。 [PPT 22 出示]教师介绍嗅觉和味觉在食品行业(如调味师、品酒师等)和香水行业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感官科学的重要性。 [PPT 23 出示]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嗅觉和味觉器官呢?”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 师生总结:避免接触刺激性强的物质、不随意挖鼻孔、保持口腔卫生等。
三、拓展活动 [PPT 24 出示]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年龄、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在嗅觉、味觉方面的差异。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聪在上学路上边走边抓紧时间看书 B.王佳做作业一小时后就站到窗口看看翠绿的草地 C.每次游泳后,小强都把耳朵里的水擦干净 2.50年前在法国有一个人的鼻子在保险公司保了100万美元,这个人可能是 ()。A.警察B.法官C.调香师 3.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问韶音和不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味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4.下列感觉不属于味觉的是() A.甜B.辣C.咸 5.闭上眼睛后,同时嗅柠檬和和吃橘子,产生的味道是()。 A.橘子味 B.柠檬味 C.橘子和柠檬混合的味道 二、判断题 1.嗅觉和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 2.皮肤上的汗毛立起来,可能是对寒冷刺激的反应。( ) 3.捏着鼻子喝中药会感觉没那么苦。( ) 4.味蕾中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 ) 5.嗅着柠檬吃苹果,那么苹果的口味会受到影响。( ) 参考答案: 1.B2.C3.C4.B5.C 1.√2.√3.√4.√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六、板书设计 嗅觉和味觉 嗅觉:气味—鼻腔—嗅觉神经—脑 味觉:食物—味蕾—味觉神经—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