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能量的转换》- 有趣的碰碰球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2025春新版青岛版《科学》材料准备:碰碰球、玻璃球、一次性纸杯、餐巾纸、实验记录单视频准备:荡秋千视频、碰碰球实验、小球击穿蒙杯纸实验活动准备当你荡起秋千,时高时低地荡出美丽的弧线时,你有没有想过:秋千为什么会来回摆动呢?秋千运动的力量来自哪里?活动过程认识碰碰球活动过程玩一玩碰碰球,有什么发现?活动要求1.拉起右侧1个小球,轻轻松开,正对左侧的小球撞击。2.依次用右侧2个、3个、4个小球撞击左侧小球,仔细观察小球的变化。3.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活动过程我的玩法 撞出小球的个数拉起1个小球拉起2个小球拉起3个小球拉起4个小球我的发现: 碰碰球实验记录单1个2个3个4个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玩一玩碰碰球,有什么发现?活动过程思考:被拉起的小球与其他小球相比,能量有什么不同?松开手后,能量有什么变化?小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活动过程小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猜想:被撞出的小球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势能→动能动能→势能活动过程探究能量的来源活动要求:1.在纸杯口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餐巾纸,用橡皮筋将餐巾纸扎紧。2.将玻璃球拿到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约30cm,使其自由下落,观察纸杯上餐巾纸的变化。活动过程实验现象:纸杯上的纸被击穿。实验结论:小球由于被举高具有势能,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少,速度变快,动能增大,说明势能转换成动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探究能量的来源活动过程生活中动能、势能相互转换的现象活动过程生活中动能、势能相互转换的现象秋千为什么会来回摆动呢?秋千运动的力量来自哪里?秋千上的人位置被举高了,就具有了势能,从高处落下的过程中势能会转化成动能,向高处运动的过程中,动能转换成势能。它们来回转换,所以秋千会荡来荡去。活动过程生活中动能、势能相互转换的现象活动过程跳一跳:分析人在跳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拓展活动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 《能量的转换》单元 14.有趣的碰碰球 教学设计单元 《能量的转换》 课题 14.有趣的碰碰球 课时 1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学习内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7~9年级①结合实例了解能的多种形式。②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的含义。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势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能列举生活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例子。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碰碰球实验提出有关能量转换的问题,能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科学现象,对势能与动能的能量转换现象进行正确的描述。 探究实践: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证明动能、势能的存在以及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分析动能、势能的相互转换现象。 态度责任:能感受自然界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奇妙之处,保持对能量转换的探究兴趣。教学 重点 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了解产生动能的原因。教学 难点 分析某一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进一步认识到动能、势能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碰碰球、玻璃球、一次性纸杯、餐巾纸、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一、引入课题 [PPT 3 出示]教师播放学生在校园里玩秋千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秋千为什么会来回摆动呢?秋千运动的力量来自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玩秋千蕴藏的科学奥秘。二、活动过程 (一)碰碰球实验。 1.认识碰碰球。 [PPT 4出示]教师介绍:这个实验器材叫作“碰碰球”,也叫牛顿摆球。你们知道它怎么玩吗?猜一猜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答。 2.指导学生完成碰碰球的实验 [PPT 5出示]活动要求: (1)拉起右侧1个小球,轻轻松开,正对左侧的小球撞击。 (2)依次用右侧2个、3个、4个小球撞击左侧小球,仔细观察小球的变化。 (3)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小组交流汇报。 [PPT 6出示]引导学生多次实验进行比较,结合课件“碰碰球实验”视频,发现规律: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 认识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换。 1.势能转换成动能。 (1)提出问题。 [PPT 7出示]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以1个小球撞击其他小球实验为例。认真观察被拉起的小球与其他小球相比,能量有什么不同?松开手后,被拉起的小球有什么变化?其他小球有什么变化? (2)分析问题。 [PPT 8出示]出示课件静态图,引导学生观察1号小球下落的的过程能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分析能量的变化。 教师总结:拉起的1号小球由于被举起,比其他小球位置更高,所以具有更大的势能,松手后小球沿弧线向下运动,下落过程中1号小球的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变快,动能增加,当到达最低点时动能最大。当运动的1号小球碰到其他小球时,会把动能依次传递给2、3、4,最终把5号小球撞出去。能量由势能转换成动能。 2.势能转换成动能。 [PPT 8出示]教师提问:5号小球撞出后能量又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自主总结:小球速度减慢,动能减小,高度升高,势能增加,所以能量由动能转换成势能。 教师追问:同学们猜想一下被撞小球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学生推测:是从拉起的1号小球转移而来。整个过程中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而是依次传递给后面的小球。 教师总结:小球被举高或运动时具有能量。 3.设计实验探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设计实验。 [PPT 9出示]教师提问:你能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吗?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描述实验过程,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完善实验步骤。 (2)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PPT 10出示]实验现象:纸杯上紧绷的纸被击穿。 实验结论:玻璃球具有能量。能量的来源是小球被举高具有的势能,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少,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势能转化成动能,使得小球下落产生的能量能击穿纸片。 教师总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三)生活中动能、势能相互转换的现象。 1.联系生活。 [PPT 11出示]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能、势能,并知道了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现象呢? 学生交流,并分析其中的能量变换,教师补充。 2.解决问题 [PPT 12出示]教师提问:现在你知道我们玩秋千时隐藏的科学道理了吗? 学生汇报:玩秋千时,人从高处落下的过程中势能转化成动能,向高处运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势能。 3.安全教育 [PPT 13出示]播放视频了解能量转换的威力,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不要高空抛物,避免发生危险。三、拓展活动 [PPT 14出示]谈话:下课后,我们去操场上跳一跳,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分析在跳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 )。 A.动能B.势能C.热能 2.小球由于运动而具有( )。 A.动能B.势能C.热能 3.下列现象,不存在动能和势能转换的是( )。 A.荡秋千B.捡起铅笔C.瀑布落下 4.一架飞机匀速向上飞行的过程中,()。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C.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5.下列物体工作或运动时,是势能在起作用的是()。 A.蜡烛B.弹簧小人C.手机 二、判断题 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 2.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 3.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成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成动能。( ) 4.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机械能。( ) 参考答案 1.B2.A3.B4.B5.B 1.√2.√3.√4.×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六、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碰碰球 运动 → 动能 机械能 举高 → 势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有趣的碰碰球》 教学设计.docx 14.《有趣的碰碰球》 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