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七课,隋唐时期 ,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与传播 , 促进了世界 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天文学和医 药学领域成就辉煌:僧一行制定《大衍历》, 并组织实测 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编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等等。思想方面,出现了大批思想家,如韩愈、柳宗元等。文学艺术方面,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书法名家辈出,如颜真卿、柳公权;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代表人物有阎立本、吴道子。唐朝开凿的敦煌莫高窟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素养目标 1.梳理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发展脉络,明确不同阶段(初唐、盛唐、晚唐)的重要代表成果及其传承与演变关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阐述隋唐文化昌盛的表现及其内涵,理解其反映的社会风貌、思想情感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体会隋唐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激发学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 理解其反映的社会风貌、思想情感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唐朝的绘画、影视片段等资料 2.问题探究法: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资料: 在这个已经封闭了将近九百年的古代图书馆所藏写本中,发现了世界最古的雕版书。 ——美国学者卡特 教师讲授:1900年,这部《金刚经》在我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震惊世界。你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具有什么意义吗 隋唐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课。 目标导学一:雕版印刷术 教师活动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7,归纳雕版印刷术的相关史实 答案提示: 教师活动2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与教材内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目前已知的标有最早年代的雕版印刷品。这一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得到大量出版,且每一部书籍都可以拥有大量读者,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本书籍很少,只在达官贵人、上层领域中流传的状况,使读书人越来越多。 ——摘编自许正文《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 答案提示: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书籍如唱词、日历、韵书、佛经等能够大量印制,促进了社会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2.雕版印刷术的传播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雕版印刷术还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繁荣。 目标导学二:天文学与医药学 教师活动3 阅读教材P38,根据提示归纳天文学与医学的主要成就 答案提示: 教师活动4 结合教材P38学史崇德内容,简述孙思邈优秀的精神品质。 材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答案提示:勤奋好学、医者仁心、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淡泊名利 目标导学三:唐朝的思想家 教师活动5 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佛教的广泛传播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材料一: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旧唐书》 材料二:长安“百姓竟为浮屠,以至失业”。 ——《唐语林》卷三 答案提示:佛教寺院占据大量劳动力和财富,引发社会经济问题,威胁封建统治。 教师活动6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理清韩愈、柳宗元的思想内容以及对佛教的态度。 材料: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 材料:释(佛教)之书有《大报恩》十篇,咸言由孝而极其业。世之荡诞慢她者,虽为其道而好违其书。于元嵩师,吾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也。 ——柳宗元《送元嵩(hào)师序》 答案提示: 学生阅读材料,进入情境,导入新课。带着学习目标来学习 学生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 找出雕版印刷术的相关信息,理清其发展脉络。 学生活动2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其中关键信息,明白雕版印刷术的影响。 学生活动3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其中关键信息,归纳其主要成就。 学生活动4 学生阅读材料和视频,结合所学知识,感受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精神。 学生活动5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抓住关键信息,了解佛教在唐的消极影响。 学生活动6 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讨论韩愈、柳宗元的思想主张。
目标导学四 唐诗、书法与绘画 教师活动7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材料与教材内容,思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答案提示: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 教师活动8 下列作品分别是哪三位书法家的 他们的书法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 绘画有哪些类型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谁 他们的作品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 学生活动7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连。 学生活动8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感受唐代书法、绘画的魅力所在
目标导学五 敦煌莫高窟 教师活动9 教师组织:观看视频,了解莫高窟的基本信息。 教师活动10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0,归纳敦煌莫高窟的相关史实 答案提示: 教师活动11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史料与教材内容,归纳敦煌莫高窟有何历史价值 答案提示: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教师活动12 小组讨论:隋唐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民族、中外关系、历史、政策因素等方面思考) 答案提示: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经济繁荣。 民族、中外关系:民族交流、中外交往频繁。 历史: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政策:实行开明、兼收并蓄的政策。 学生活动9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莫高窟的文化底蕴 学生活动10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获取信息,梳理莫高窟相关史实 学生活动11 学生阅读图示史料,结合教材内容,获取信息,感受莫高窟艺术宝库的历史价值。 学生活动12 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教所学知识,获取信息,理解隋唐科技文化发达原因
课堂总结 本课以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为主题,具体讲述了雕版印刷术的运用与传播、天文学和医药学上的成就;其次介绍了唐朝思想家韩愈和柳宗元的思想主张;再次介绍了唐诗、书法、绘画和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内容较多,但线索清晰,使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分层次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见学生学案。
教学反思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