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经典红歌《十送红军》1.画中描绘了什么场景?《送别》靳尚谊 作2.聆听歌曲回答问题?背景简介《十送红军》是根据江西赣南民歌《长歌》改编。在中国工农红军两万里长征之前,江西革命根据地流传着许多革命民歌。《十送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围剿”失败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流传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民歌。欣赏歌曲第一部分01 聆听歌曲1.歌曲情绪,速度?2.歌词中的“里个”“介支个”是什么意思?亲切地 稍慢赣南方言的衬词衬词的应用,不但可以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02 民族歌曲衬词的作用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 叶 落 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 (介支个)再回山?03 用方言朗诵歌词学唱歌曲第二部分01 学唱旋律小节线:小节线是 乐谱中用于划分节拍单位的垂直线 ,位于强拍之前,将乐谱分割成若干小节。01 学唱旋律第1小节第3小节第24小节歌谱02 学唱歌曲红歌里的故事第三部分01 红歌里的故事感人的军民鱼水情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书记处决定将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各路红军向于都河北岸集结,准备长征。对于很多红军战士来说,战略转移不仅意味着要离开保卫了多年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还意味着他们要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亲人。百姓们听说红军要走,也不知道何时再能回来,心中都非常不舍,但是他们还是积极地帮助红军撤离。02 红歌里的故事为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他们捐出自家的渔船、舢板,甚至还有老人把自己准备的棺材板捐出来给红军做渡船。红军出发时,百姓们一路送、一路唱,直到再也看不见红军的影子,也迟迟不愿离开,只是一直望向红军远去的方向。《十送红军》这首歌为我们再现了当年赣南苏区的百姓与红军依依惜别的历史画面,曲中词间流露出红军战士与苏区百姓深厚的军民鱼水情。红歌里的知识——百姓为什么会“十送红军”第四部分01 红歌里的知识——百姓为什么会“十送红军”百姓是革命最忠诚的拥护者,红军则是革命最坚定的捍卫者。在中央苏区,红军为百姓修“红井”,与广大群众一同兴办工厂,开设学校,建立医院,帮助百姓改善生活。“苏区干部好做风,自带干粮去办公”,他们与百姓同吃同住,纪律严明。课堂小结第五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十送红军》.pptx 十送红军 (KTV版) 480P(标清)(1092927).mp4 大型纪录片《长征》片头 480P(标清)(9227999).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