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2 运水比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运水比赛》是大象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水”中的重要一课。教材以充满趣味的运水比赛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身体验和观察水的特性。通过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运水,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等特点。这一内容不仅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水的其他性质,如溶解性、浮力等奠定基础,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建立对科学探究的认知和兴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基本特点,初步建立对水的科学认识。科学思维目标:通过观察运水过程中不同工具与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思维能力,学会从现象中总结规律。探究实践目标:积极参与运水比赛活动,熟练掌握常见运水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态度责任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通过运水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深刻认识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运水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在运水过程中的效果差异。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细致入微地观察水的流动状态和在不同工具中的形状变化,并能用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合理分工、有效沟通,共同完成运水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运水比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教学氛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运水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探索水的特性和不同运水工具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水的特性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形象地呈现水的流动、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变化等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六、教学准备材料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运水工具,如杯子、勺子、漏斗、海绵、塑料袋、吸管、滴管等;足量的水、两个大型水桶、水槽;记录表格(记录运水工具、运水效果、水的状态等)、彩笔。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水的特性相关的图片、视频,如江河湖海的水流画面、水倒入不同形状容器的动态视频等;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成果。场地准备:选择宽敞、平坦且靠近水源的教室或实验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运水比赛活动,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七、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场超级有趣的运水比赛!大家看,这里有满满一桶水(指着装满水的水桶),还有各种各样神奇的工具(展示运水工具)。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一段消防员叔叔用水灭火的视频(播放视频),在视频里,水是怎么被运到火灾现场的呀?那你们想一想,我们面前这些工具可以怎么用来运水呢?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观察运水工具,纷纷举手发言,猜测工具的运水方式,有的说用杯子可以舀水,有的说用勺子能盛水,还有的说用吸管可以吸水再挤出来等,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期待。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消防员运水灭火的视频,结合比赛的形式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运水工具的使用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为后续教学做铺垫。(二)认识工具教师活动:依次拿起每种运水工具,向学生详细介绍其名称和大致用途,例如:“这是漏斗,它的形状很特别,下面有一个小口,可以把水引导到小口的容器里;这是海绵,它看起来软软的,能像小吸水器一样把水吸进去,然后再把水挤出来。大家猜猜,这些工具运水的效果会一样吗?为什么呢?”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工具,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猜测,有的学生说杯子运水多,因为杯子大;有的说勺子运水少,因为勺子小;还有的说漏斗可能漏水快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运水工具有初步认识,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为后续比赛中观察不同工具的运水效果埋下伏笔,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三)制定比赛规则教师活动:讲解比赛规则,在规定的10分钟时间内,每组用不同工具从一个水桶运水到另一个水桶,比一比哪个小组运的水多;工具不能直接用手捧着水,只能用给定工具运水;在运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在工具中的状态,比如水是怎么流动的,在工具里是什么形状。如果不小心把水洒了,要及时清理。只能依次使用工具运水,不能同时使用多个工具。询问学生是否理解规则,有没有疑问。学生活动:认真听规则,提出疑问,如“如果工具坏了怎么办”“可以换工具吗”等,确保理解比赛规则。设计意图:明确详细的规则是比赛顺利进行的保障,让学生参与规则确认,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运水过程中的观察要点,培养学生的秩序感和安全意识。(四)小组比赛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每组4-5人的小组,每组领取一套不同的运水工具,宣布比赛开始。在学生比赛过程中,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水在工具中的状态,比如:“小朋友们,看看水在勺子里是什么样的?它会不会乱跑呀?在漏斗里流动快不快呀?”“当水装在塑料袋里,你挤压塑料袋,水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呢?”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团队协作,合理分工。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舀水,有的同学负责倒水,有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积极进行运水比赛,在运水过程中,仔细观察水在工具中的流动情况,如发现水在勺子里是晃晃悠悠的,在漏斗里流得很快,在塑料袋里形状会随着挤压而改变,在吸管里是细细的水流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水的特点,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水的认识。教师的适时引导有助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五)交流与汇报教师活动:比赛结束,组织学生回到座位,引导各小组汇报运水情况。提问:“你们小组用了什么工具,运水过程中发现水有什么特点?哪种工具运水效果最好,为什么?在团队合作中,你们是怎么分工的,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各小组的记录表格。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发言,描述运水工具和观察到的水的特点,如“我们用了杯子和勺子,发现水会流动,杯子运水比勺子多,因为杯子大,口子也大”“水在漏斗里流得很快,而且没有固定形状,装在什么工具里就是什么形状”“我们小组分工是一个人舀水,两个人倒水,一个人观察记录,遇到水洒出来的问题,我们就赶紧用抹布擦干净”等。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进一步认识水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引导学生反思团队合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六)深入探究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汇报,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为什么水在吸管里流得慢,在漏斗里流得快呢?”“如果把海绵里的水挤到不同形状的容器里,水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再次分组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学生活动: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再次分组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仔细观察水在不同情况下的流动速度和形状变化,如发现吸管细所以水流慢,漏斗大口且倾斜角度容易让水快速流下;把海绵里的水挤到圆形杯子里是圆形,挤到方形盒子里是方形等。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认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深入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再次实验,亲身体验和验证自己的想法,加深对水的特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七)总结归纳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再次实验的结果和讨论,总结水的特点,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强调这些特点是水的重要性质。展示一些生活中利用水这些特性的图片,如喷泉、水管输水、瀑布等,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水会流动和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呢?”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回顾比赛过程和水的特点,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喷泉喷水是因为水会流动,从高处流下来形成漂亮的水花”“水管输水是利用水会流动,可以把水送到我们家里”“瀑布也是水流动形成的壮观景象”等。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强化学生对水的特点的认识,将实践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八)拓展延伸教师活动:提出拓展问题“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运水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然后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自制运水工具,并进行运水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同时,让学生思考“水除了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还有哪些有趣的特点呢?”可以查阅资料或者请教家长。学生活动:积极思考拓展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如用树叶、竹筒、贝壳等材料运水。对回家后的实验和探究任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完成任务,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对科学持续的探究兴趣。八、板书设计运水比赛(一)水的特点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二)运水工具杯子、勺子、漏斗、海绵、塑料袋、吸管等(三)工具特点与运水效果杯子:运水多,口大易装水倒水勺子:运水少,容量小漏斗:水流快,引导水进入小口容器海绵:吸水挤水,适合少量多次运水塑料袋:可变形,装水形状随容器改变吸管:水流细,运水速度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