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初一年级期末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96分)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河姆波遗址出士的猪纹陶钵和骨耜帛阳南山中字1.某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B.原始先民使用的生产工具C.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D.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2.考古学家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现了史前彩陶片,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其显蓍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据此,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绵文化的一种类型的是A.河姆渡B.半坡C.大汶口D.良渚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丁儒、道、佛并立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为A.天于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宗亲、功臣等B.昏庯无能,实行暴政C.至高无上,独揽大权D.天子地位下降,依赖请侯国的支持5.战国时期发生的者名战役有①牧野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学校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6史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戚多怨望”是商鞅变法的A.背景B.支持者C.失败原因D.目的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国家繁荣,社会稳定B.统治暴虐,人民抱怨C.人民安家乐业D.社会急剧变化(社会大变革)8.《管于·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A.水利兴修B.请侯征战C.儒学兴起D.私学发展9.“诏令犬农薄赋徭,羽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官民兴汉朝。”诗句歌颂的是A.武王伐纣B.秦巩固大统一C.文景之治D.开发江南1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中央政权开始对新疆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设置了A.西域都护府B.西域长史府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伊犁将军1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据下图公元纪年年代尺判断,这一时间属于前3世纪前2世纪公元元年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前300年前200年前100年100年200年300年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12.“秦王朝开创的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削诚侯国数量C推行郡县制D.尊崇儒术13.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张骞通西域后,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都逐渐汇集到了这里。这个史实充分说明了A.张骞通西域后,汉政府开始了对西域的有效管辖B.各民族为西域独特地域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C.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印度半岛和今天的斯里兰卡D.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1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我国北方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东晋—鲜卑族B前泰一氐族C北魏一匈奴族D西汉—汉族15.“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耆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是A.长平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16.“三国鼎立”“北方各族的内迁”“江南地区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些关键词信息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起源B.奴隶制王朝更替和向封建社会过渡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711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在正式落幕。A.长春国际航空展览中心B珠海金湾机场C西安国际会展中心D.上海国家会展中心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品,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小华想要收集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政新闻,下列新闻应收集在册的是①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②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③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回归④春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走进中学,我们进入了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我们将于新的伙伴一起经历新的成长、新的发展。这里的“新的成长、新的发展”是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