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课件(共41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课件(共41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素养目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你知道他们的故乡在哪里吗?
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地形
仔细阅读课本出示的本区地形图,完成以下任务。
说说本区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有哪些。
归纳总结本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在2 000米以上,号称“非洲屋脊”。
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盆地内热带雨林广布。
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斯瓦西里语,意为“光明之山”)是非洲的最高峰,山顶海拔5 895米,山顶终年有冰雪覆盖。
地势起伏不大,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结合左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被赤道横贯,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为什么猴面包树能够生长在热带草原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上,引人注目的是一棵棵高大的猴面包树。树高二十米左右,树干周长可达三十米。为什么猴面包树能够生长在热带草原地区呢?猴面包树根系发达,利于吸收水分;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存水分。在湿季时,猴面包树在粗壮的树干中储存大量水分;在干季来临时,它会迅速落光叶子,减少水分蒸发,并利用储存的水分熬过漫长的干季。
活 动
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茅草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1.以恩贾梅纳为例,运用左图,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活 动
2.谈谈图中所示茅草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非洲乡村的茅草屋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人建房充分考虑气候的影响,就地取材,搭建房屋。茅草屋墙体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好。房顶由厚厚的茅草覆盖。房屋阴凉通风,遮风避雨,既适应了气候,也满足了当地人们居住的需要。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
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20年)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
人口增长速度
粮食产量增长速度
粮食供应不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
造成粮食问题日益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旱灾
由于降水稀少,热带草原地区经常发生旱灾,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维持生存,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或过度放牧。
热带雨林地区的森林、热带草原地区的树木和草地,如果遭受到人为的破坏,将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绿色长城”
非洲多国合作实施“绿色长城”计划,修建一条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横贯非洲大陆的防护林带。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解决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归纳拓展
我国的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在非洲推广
我国杂交水稻香飘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家都有种植我国的杂交水稻。我国的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在非洲推广呢?原来,与非洲原产的水稻相比,我国的杂交水稻产量更高,有助于解决当地人的吃饭问题。我国的农业专家选育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带去了先进的农业设备,还对当地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活 动
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适应。根据你的理解,按最重要(1项)、次重要(2项)、一般重要(3项),把以下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建议的代号,填入金字塔形的小方块,并说出你的理由。
A.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大力发展制造业等产业,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活 动
人口增长过快是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A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故其属于最重要的措施;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食物,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B、C是解决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措施,故其是次重要的措施;D、E、F则属于解决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问题的措施,是一般重要的措施。(提示:填写次序不要求一致,理由充分即可。)
A
B
C
D
E
F
许多国家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经济发展缓慢
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出口的经济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历史追溯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
发达国家
矿产、木材、畜产品、农产品
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
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
近几十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目前现状
1.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工业。
2.肯尼亚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亚吉铁路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近年来,我国在这里的投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采矿、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领域。
2017年,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的亚吉铁路建成通车。这条采用我国标准、由我国建造的现代化铁路使两国货物运输时间从约1周缩短至12小时左右,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莱索托的麦特隆大坝
2015年,由我国设计、建造的莱索托麦特隆水利工程正式供水运行。该工程解决了莱索托1/3人口的供水问题,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活 动
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该国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读图,以加纳为例,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加纳的地理位置
1.指出加纳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加纳南濒大西洋,海运便利;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活 动
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加纳进出口基本情况
2.比较加纳2008年和2018年主要进出口产品的类型。
2008年和2018年主要进口产品的变化不大,都是工业产品;2008年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2018年出口初级矿产品和工业产品,相比2008年,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活 动
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3.加纳2008年出口额只有进口额的一半,2018年出口额已经超过了进口额。说说这样的变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
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有利于增加外汇储备,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升国际信誉。
撒哈拉以南非洲
经济
特色
趋势
现状
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进口工业制成品
工业、旅游业等
经济增长迅速
面临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位置
自然环境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加剧
加剧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回答1、2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 )
A.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
B.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C.位于西半球
D.北隔里海与欧洲相望
B
2.读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势特征,判断正确的是(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C
[原创题]2023年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来自非洲和中国的好物纷纷亮相,中国采购商和非洲参展商洽谈现场火热。结合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3、4题。
3.下列物品中,最有可能出现在非洲展台上的是( )
A.咖啡、奶酪 B.木雕、天然橡胶
C.椰枣、苹果 D.汽车、机械设备
4.中国某企业通过考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概况,与当地某企业组成了经济伙伴带动关系。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考察结果,正确的是( )
A.进口的产品多为农矿产品
B.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C.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D.石油、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较少
B
C
5.【中非携手共赢】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是中非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双方合作的优先方向。10年来,中国农作物品种和中国农科技术跨越山海,一座座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拔地而起,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生根发芽,把沃土变良田。
材料二 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分布图。
(1)中非合作发展中,非洲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矿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中国杂交水稻能够在非洲生根发芽的原因。
中非合作密切,政策支持;非洲人口众多,本地粮食产量低,市场需求量大;中国粮食种植科技水平高;中国农作物品质优良。
(3)简述中非农业合作对非洲的有利影响。
促进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的建立;促进了非洲农业的发展;缓解了非洲粮食短缺的局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