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追光而遇有思 沐光而行致远---小学语文期末质量分析会01期末考试成绩分析02期末试卷题型分析03试卷答题分析04反思与今后教学建议contents目录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期末考试成绩分析X年级参考267人,年级平均分数为90.87分,最高分98分。优秀人数208人,优秀率为88%;良好18人,良好率9%;达标7人,达标率3%;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从检测成绩上来看,大部分孩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大多数孩子的成绩与平常持平,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个别孩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语言运用和阅读方面需要努力。期末试卷题型分析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本次语文试卷共4页,包括: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填空题,古诗词积累、名言警句积累、阅读理解和习作七道大题。整套试题基本体现了:注重基础和积累重视运用联系生活原则难易程度适中尤其是古诗文和名言警句积累占的比例很大,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突出能力,重视运用。阅读题体现了核心素养中重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写作的安排正是学生生活中外出的经历,易于选材,适合个性发展。只要认真积累和复习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期末试卷答题分析01看拼音写词语03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02比一比再组词04照样子写词语期末试卷答题分析语言积累答题分析——语言积累1、看拼音写词语本题错误率较高:基本出现在字的结构没记清,字的部件记错。主要集中在“鸳”“鸯”“弱”三个字上。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易错字进行字源分析和区分,建立错字档案,加强练习等。答题分析——语言积累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形近字进行字源、字义分析和区分。2、比一比,再组词本题错误率较低:个别出错的在于所组的词出现错字及纯属不会组词。主要集中在“拂”字上。答题分析——语言应用改进措施:加强易错音的训练和多音字字义字音的辨析。功夫下在平时,每课加强了一词多义的练习,找出一词多义的字进行深入研究,训练学生的能力。语言的应用集中在第二部分选择题,这一部分同学出错率较少。错误出现在第一题选择正确的读音和选择词语的意思。答题分析——文化传承与理解改进措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不仅会背会写,还要大概明白意思,适当应用,只用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传承的目的。要加强预习、背诵和意思的理解,课上进行反复诵读,并拓展题型。文化传承与理解包括纯积累部分古诗默写、诗句连线、名言警句默写和应用部分的选择。其中默写部分错误很少,说明大部分同学积累的不错,但应用部分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说明一些学生对古诗、名言的理解不够到位。341625联系上下文解词段中心句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理解文中波浪线句子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理解文中词语意思阅读理解6种题型答题分析——阅读理解答题分析——联系上下文解释意思出现的问题:只解释“执”字的意思,没解释“固执”字的意思。解释不够准确。出现的问题:只解释“诚”或“虔”的意思。解释不够准确。改进措施: 关注每课的预习,关注重点字词的解释,加强课上的指导。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释词语:组词法、近义词替换法、比喻揭示法等,习惯于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答题分析——理解文中句子改进措施:这两道题考察从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提取答案。问题出在信息提取不全,或找错地方。通过按要求勾画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是否读懂题意,上课继续关注重点段落的指导和训练,勾画中心句、重点词句等,指导学生画全。1.理解中“自豪”地意思2.理解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答题分析——写作分析:此次写作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同学写作内容不具体,或类似流水账,重点不突出。个别同学书写不工整。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选题、选材,继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完整话,写完整的句子,把段落写具体,把主要画面写精彩。加强课上和课外好词、好句,好词包括连续动词、表示顺序的词语、描写天气、描写不同季节等方面。答题分析——写作学习检查:写完读一读,同桌互相检查错别字和句子是否通顺,注意标点,形成能力。提高书写的质量,提高书写速度。反思与今后教学建议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以及此次的期末测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作为教师,特别地要思考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的目的还在于运用。作为中年级学生,作文已成为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他们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一个出口点。知识绝对是无限的,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引路人,为学生开启某个知识点的大门,并提供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就使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要转变的是观念,要强化的是责任,要端正的是态度。结合本次考试情况,对以后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把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来抓;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 落实精致化管理,对每一个环节,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训练、考试、讲评等每一个方面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思想、改进工作方法。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123谢谢聆听!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