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 随手关灯 B. 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 “低碳”出行 D. 露天焚烧垃圾2.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C. 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3. 4月份以来,我市出现多次强对流天气,对我市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以下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强风吹倒大树 B. 冰雹砸烂汽车 C. 雷电引起火灾 D. 降雨形成洪涝4. 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是A. 取样 B. 溶解C. 过滤 D. 测pH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于生产烟花B. 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可用作保护气C.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D. 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清洁燃料6. 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下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B. 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 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7. 辣椒素()是决定辣椒辣味的主要物质,其水溶液显弱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辣椒素含有臭氧分子(O3) B. 辣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辣椒素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D. 食用辣椒后,用柠檬水漱口可缓解辣味8. 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B. 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C. 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D.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9. 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和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 鉴别和固体 加水溶解C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入过量的大理石、过滤D 除去中的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A. A B. B C. C D. D10.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①中加入溶液B. 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 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 ④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11. 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2)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3)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4)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_____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12. 北京冬奥会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水快速制成冰。(1)液态二氧化碳汽化的过程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2)干冰和氟利昂都可作制冷剂。化学式为氟利昂中含有_____种元素。(3)在海底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甲烷水合物呈固态,被称为可燃冰(见图)。冰、干冰与可燃冰三种“冰”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13.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为___________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丙物质的溶解度;(2)图中A点表示乙物质在t1℃时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A. 蒸发溶剂 B. 降低温度 C. 增加溶质 D. 升高温度(5)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100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14. 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1)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交融。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铝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_____,普通玻璃中所含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2)国画与油画——国画气韵生动,油画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3)茶与咖啡——中国茶清香四溢,西方咖啡醇香浓厚。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4)石拱桥与钢铁大桥,石拱桥虽然笨重但对全世界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石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钢铁属于_____材料。15. 煤的清洁利用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关键是如何处理煤燃烧后产生的。某研究小组设想:①利用煤的化学循环燃烧技术,捕获过程中产生的的;②将转变成液态燃料甲醇()。该设想的反应原理流程如图:(1)将煤磨成煤粉,是为了增大煤与粉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_____。(2)“分离器”分离出的物质进行“热空气循环氧化”,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3)“合成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填化学式),该流程中生成的甲醇与另一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4)该流程主要产生的废弃物是_____。16.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1)图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并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图2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3)图3是电解水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b两个玻璃管中均产生气体,且a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_____(选填“多”或“少”),将燃着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并打开活塞,可观察_____。17. 人被蚊虫叮咬时,蚊虫向人的皮肤“注射”了“蚁酸”,使叮咬处红肿痛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①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呈_____(填“酸”或“碱”)性。(2)小亮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元素,推测出蚁酸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之一是。小亮同学对蚁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提出猜想:I.该氧化物是;Ⅱ.该氧化物是。他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3)实验过程中,装置甲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讨论交流】(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拓展延伸】(5)为缓解蚊虫叮咬的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A. 苏打水 B. 肥皂水 C. 醋酸18. 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下面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1)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11题答案】【答案】(1)氧气##(2)钙##(3)减小 (4)纯棉【12题答案】【答案】(1)吸收 (2)三##3(3)三者的分子的构成不同【13题答案】【答案】(1)t1 (2)不饱和(3)降温结晶 (4)B(5)100【14题答案】【答案】(1) ①. Si(或O) ②.(2)稳定(或不活泼)(3)分子在不断运动 (4) ①. ②. 金属【15题答案】【答案】(1)使反应更充分,提高反应速率(2)化合 (3) ①. ②.(4)煤灰【16题答案】【答案】(1)水柱不下降(2) ①. 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②. 与反应放热,集气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气压变大(3) ①. 多 ②. 木条燃烧更旺【17题答案】【答案】(1)酸 (2)氢、氧(3) ①. 不成立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5)AB【18题答案】【答案】(1)20g(2)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x=24.5%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