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下学期湘潭市九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化学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相信自己,沉着应考,细心作答!1.所有答案均填入答题卡中,否则不计分。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3.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湘潭市的化学兴趣小组启动了一个创新项目,目的是探索化学在保护文化遗产、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深化对化学与日常生活关联的理解。回答1~5题。1. 小组研究《天工开物》中的工艺。下列记载的工艺过程中主要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 B. 白土烧瓷 C. 蚕丝织锦 D. 火药爆炸2. 湘潭莲子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钾、钙、铁、锌等,这里的“钾、钙、铁、锌”是指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3. 下列与生活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可以乘坐高铁B. 室内起火时,需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降温C.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4. 下列与环境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废水可以直接排入江河 B. 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C. PM10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 可燃冰开发不当,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5.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化石能源只能通过燃烧加以利用B. 水循环中,水转化为水蒸气后水分子变大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生产和科研中并无用途D. 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局面该化学兴趣小组继续开展一系列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探索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这些实验将覆盖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物质鉴别和数据分析等,以展示科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回答6~9题。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过滤泥水 B. 处理废弃试剂C. 倾倒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B.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往等体积的热水与冷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品红,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中少量的 加热固体混合物B 除去中少量的 点燃气体C 鉴别、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D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与水 分别往其中加入二氧化锰A. A B. B C. C D. D9. 化学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的容积为,氧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表示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B. 白磷燃烧熄灭后,瓶中氧气被耗尽C. 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粗铜丝,目的是引燃白磷D. 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以一定等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由长征二号F遥火箭发射,与神州十七号会师太空。长征二号F遥火箭采用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飞船进入太空后,主要依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供电。完成下面小题。10. 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为A. NO B. C. D.11. 镓、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砷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为5C. 镓的中子数为31 D.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青蒿琥酯是我国自主研发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关于青蒿琥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青蒿琥酯属于氧化物B. 青蒿琥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青蒿琥酯由19个碳元素、28个氢元素、8个氧元素组成D. 青蒿琥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9∶28∶813.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点物质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B. C点物质与N点物质均可用于冶炼金属C. M点物质与N点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D. M点物质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变红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观念:冰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B. 科学思维: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科学态度与责任:煤燃烧导致的酸雨对建筑物没有影响D. 科学探究与实践:探究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末是否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气泡的速率15. 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20 5 4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X Y 10 24A. 乙一定是反应物 B. X+Y=3C.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5∶12 D. 甲一定不是催化剂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 常见的生活用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高钙牛奶”是常见的补钙食品,在胃肠道中,钙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钙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2)自热火锅中的加热包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3)医疗上常用硫酸钡(BaSO4)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已知中钡为+2价、氧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17. 2024年5月1日,我国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实施。(1)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A. B. C. D.(2)在自制净水器时,需要用到活性炭去除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作______。18.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1)为了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并在很多地区用天然气代替煤。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名称)。(2)2024年12月28日,湖南省内首个氢能源科技示范产业园在株洲开工,氢能源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其优点是______。(3)我国成功运行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液体阳光”,首次将太阳能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19.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烟花,又名花炮、烟火、焰火等,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烟花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和各类化学物质。火药是烟花爆炸的动力之源,通常由硝酸钾(KNO3)、硫磺(S)和木炭(C)等原料混合而成。所含金属元素 钠 钙 钡 铯火焰颜色 黄 砖红色 黄绿 蓝最初,火药被用来制作爆竹,将火药填充在竹筒中,点燃后产生爆炸声响。燃放烟花爆竹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黑火药中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一种溶胶,在没有人工合成抗生素的古代,这就是天然的空气消毒剂,所以古时候人们常利用燃放烟花来驱除瘟疫。同时,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会加入发光剂和发色剂。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当这些金属燃烧时,会发出白炽的强光。而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他们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表中为几种金属元素化合物在高温时呈现的火焰颜色。烟花虽美,但燃放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等事故。另外,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粉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引起雾霾等环境问题。为此,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始实施烟花禁放、限放政策,希望大家能依法文明燃放。(1)家用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高温灼烧时可能出现的颜色为______色。(2)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烟花爆竹的存放没有特定要求B. 金属镁作为发光剂是利用其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 为了让年味更浓,我们应多燃放烟花20. 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如图为工业上生产的主要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粉碎机内将石灰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2)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若工艺环节中无明显损耗,当反应完全时,理论上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______二水合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填“<”或“>”或“=”)。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是对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1)认识仪器:请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2)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①从A-E中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在装置F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需要将发生装置的导管连接装置F中______(填“m”或“n”)端的导管。②学习小组在学习“燃料的燃烧”一课后,设计用如图所示的“碎碎冰”软塑料管自制简易灭火器,试剂加入完毕后(试剂量如图所示),为了使反应发生,喷出灭火的气体,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22. 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我们需要不断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实验中,老师提醒同学们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来增强水的导电性。(1)说明纯水的导电性______(填“强”或“弱”)。(2)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依据是: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的种类不变。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改为向水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提出问题】当时石墨的两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查阅资料】①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②氯化钠溶液是指氯化钠固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提出假设】猜想一:氧气和氯气;猜想二:氢气和氧气;猜想三:氢气和氯气。【设计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3)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1.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_____正确(填“一”或“二”或“三”)2.用拇指堵住试管b,靠近火焰,移开拇指 听到爆鸣声【实验分析】(4)加了氯化钠溶液的水通电时,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反思与评价】(5)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若要准确推测水的组成,____(填“可以”或者“不可以”)用氯化钠溶液代替硫酸钠溶液来增强水的导电性。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23.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作为与担当。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填“碳元素”或“二氧化碳”)。(2)若需封存的二氧化碳,理论上至少需要多少吨氧化镁?(请写出计算过程)2024年下学期湘潭市九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化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湘潭市的化学兴趣小组启动了一个创新项目,目的是探索化学在保护文化遗产、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深化对化学与日常生活关联的理解。回答1~5题。【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该化学兴趣小组继续开展一系列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探索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这些实验将覆盖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物质鉴别和数据分析等,以展示科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回答6~9题。【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C【10~11题答案】【答案】10. C 11. B【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题答案】【答案】(1)Ca2+(2)CaO (3)+6【17题答案】【答案】(1)C (2)吸附(3)硬水【18题答案】【答案】(1)甲烷 (2)热值高##无毒##无污染(3)1∶3【19题答案】【答案】(1)黄 (2)SO2 (3)B【20题答案】【答案】(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CaCO3+2HCl=CaCl2+H2O+CO2↑(3)=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题答案】【答案】(1)锥形瓶 (2)(3) ①. BE ②. m ③. 用手挤压软塑料管的下端,使液体与固体接触【22题答案】【答案】(1)弱 (2)元素##原子(3)三 (4)(5)不可以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23题答案】【答案】(1)二氧化碳(2)解:设需要氧化镁的质量为x。x=20 t答:理论上至少需要20吨氧化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