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光合作用》(教案+课件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光合作用》(教案+课件13张PPT)

资源简介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单元 18.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
单元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课题 18.光合作用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及要求 6.1织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5~6年级①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使学生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尝试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简化模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科学现象。 探究实践:通过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实际效果。 态度责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保护植物和生态环境对于维持光合作用和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 重点 强调光合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提供食物、氧气和维持生态平衡等。
教学 难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设计并实施光合作用的实验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实验前进行充分的指导和准备。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一株植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一、引导课题,感受植物生长需要养料。(预设5分钟) [PPT 3 出示] 资料卡导入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1. 教师课件展示夏季枝繁叶茂、秋季叶子飘落的植物图片。学生发现问题。 2.生总结问题,聚焦主要问题: 叶子于植物生长究竟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 引出并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探究光对植物生长有重要意义。(预设25分钟) [PPT 4 出示] 思维导航 带着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1.柳树重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该科学家认为植株重量增加的部分全部来自水,他忽略了哪些因素? [PPT 5 出示] 出示问题:光对绿色植物有什么作用? 设计实验方案。归纳方案细节。 [PPT 6 出示] 出示温馨提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PPT 7 出示] 结合载玻片的样本,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PPT 8 出示] 结合思维导航,提出两个问题。 1.叶片见光的部分为什么会变成蓝色?2.这说明了什么? [PPT 9 出示] 经过讨论、归纳得到光合作用定义。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 [PPT 10-12 出示] 农业生产中,有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小结出示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的图片,课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拓展活动,了解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预设5分钟) [PPT 13 出示] 查找资料,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 )
A. 根部 B. 茎部 C. 叶绿体 D. 花瓣 2.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主要吸收哪种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 D. 无线电波 3.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氢气 4.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A. 阳光 B. 水分 C. 氧气 D. 叶绿素 5.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将哪种物质转化为有机物?(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C. 氮气和氧气 D. 氢气和氧气 二、判断题 1.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 2.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不进行。( ) 3.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 ) 4.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 ) 5.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 ( )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A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六、板书设计 光 水+二氧化碳 养料+氧气 叶绿体(共13张PPT)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光合作用
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青岛版《科学》
2025春新版
思考: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材料准备
锥形瓶(酒精)
烧杯(清水)
叶片
导入新课
阅读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过去,人们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来自土壤。
17世纪,有科学家在一个大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5千克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称重为100千克。以后的5年,科学家除了给柳树浇水,没有向花盆里添加任何物质。5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增加了82千克,泥土烘干后比原来只减少不到0.1千克。
5年后
活动过程
1.柳树重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思维导航:
2.该科学家认为植株重量增加的部分全部来自水,他忽略了哪些因素?
柳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转化成为自身的营养物质。
除了吸收水分,还可能与阳光、空气有关。
活动过程
锥形瓶(酒精)
烧杯(清水)
叶片
光对绿色植物有什么作用?
第一步:暗处理。
将绿色植物在黑暗处放置24小时。
第二步:遮光。
选一片叶子,一半用黑色不透光的纸片遮住,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3个小时。
第三步:酒精脱色。
将绿叶采摘下来,放在装有酒精的锥形瓶中,封口。然后放入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第四步:漂洗。
当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第五步:染色。
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酒精灯加热时,注意按照正确方法进行操作,注意用火安全。
小组实验时,要注意分工合作。
活动过程
我观察到叶片颜色变化
不见光的部分没有变成蓝色
见光的部分变成蓝色
活动过程
叶片见光的部分有淀粉产生。
思维导航
1.叶片见光的部分为什么会变成蓝色?
2.这说明了什么?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
活动过程

氧气
淀粉等有机物
二氧化碳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
活动过程
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合 理 密 植
活动过程
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延长光照时间
活动过程
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
查找资料,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