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哪里有空气湘科版春季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水》你认为这个袋子里有东西吗?说说你的想法。用什么方法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呢?说说你的想法。借助工具观察用什么办法能找到空气呢?你能用这些工具找到空气吗?说说你用了哪些方法?用气泡图来记录。日期天气你怎样找到了空气呢?说说你的理由。这些物体里也有空气吗?说说你预测的理由。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说说你的想法。水里有空气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给自己打几颗星。比较水的多少时,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都有确定的标准吗?3 0N061gzhao kong qi找空气另oUwww.owwww621y//ydS不6w0≥>口人3小wùti物体鸡yùceyǒukòngqi预测有空气jiéguǒyǒukòngqi结果有空气0e50E980我能说出预测的理由☆我能如实记录☆我能保持桌面整洁☆湘科版 一年级下册 《水和空气》单元 6.哪里有空气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水和空气》 课题 6.哪里有空气 课时 1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 1.2.空气和水是重要的物质 1-2年级 ②认识空气是无色、 无味的气体。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 科学思维 运用间接观察法,发现空气是一种物质。 探究实践 通过借助工具,找到空气。 态度责任 初步掌握观察、实验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借助工具观察。教学 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大纸袋,一袋水,一袋空气,一个洋葱;;4.班级记录表。学生:1.水、扇子、吸管、气球、注射器、杯子;2.活动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一、导入和聚焦(预设5分钟) 情境导入:[材料准备:装有一袋空气、一个洋葱、一袋水的纸袋;PPT] 出示纸袋。 提问:纸袋中装有什么呢?你用什么方法能判断呢?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摸……,闻…… 听……) 揭秘纸袋。 小结:纸袋中有一个洋葱、一袋水、还有一袋里面是空的。这个袋子真是空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袋子里是什么。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袋子里是什么[材料准备:一袋空气;PPT] 提问1:你认为这个袋子里有东西吗?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鼓鼓的 软软的 ……) 提问2:用什么方法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戳个洞靠近脸或放入水中)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3:你感觉到什么?看到什么?说明什么?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这个袋子中装的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板书:空气) 2.找空气[材料准备:水、扇子、吸管、气球、注射器、杯子;PPT] 谈话: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那么,哪里有空气呢? 提问1:用什么办法能找到空气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你能用这些工具找到空气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谈话:我们用多种方法找到了空气,这些方法很重要,可以用气泡图记录整理我们找到的方法。 全班交流、分析,整理气泡图。 提问3:你是在哪里,怎样找到了空气呢?说说你的理由。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我们在教室里、抽屉里、操场上等空的地方都找到了空气。 提问4:这些物体里也有空气吗?说说你预测的理由。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5: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6:根据我们验证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说说哪里有空气?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哪里有) 小结:有孔隙的地方就有空气。 3.水中也有空气[材料准备:PPT] 提问:你认为水中有空气吗?说说你的理由。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水中有空气,所以鱼、水草这些水生动植物才可以在水中生存。 4.自我评价[材料准备:PPT] 谈话: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给自己打几颗星。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疑难解答】 1.一年级学生在观察物体特征的时候,做不到全面、有序怎么办? 教师可以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全面观察的重要性及有序观察的方法。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教师应耐心指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同时教给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观察的技巧。教师也需要边演示边板书,帮助学生建立感官与特征的对应联系,形成有序观察的习惯。通过反复练习和及时反馈,逐步培养学生全面、有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科学探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研讨、反思(预设5分钟) 提问:我们找到空气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板书设计 6.哪里有空气五、练一练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课堂反思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水和空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6哪 里 有 空 气.docx 2.6哪 里 有 空 气.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