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它溶解了吗
湘科版春季
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溶解》
分别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会怎样呢?
仔细观察会发现什么?
①仔细观察食盐和沙子的样子。
②把盐放入水中,先观察默数到10,再搅拌,然后再观察,将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
③把沙子放入水中,先观察默数到10,再搅拌,然后再观察,将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
你有什么发现呢?
说说你看到的现象。
食盐到哪里去了呢?
说说你的想法。
日期
天气
食盐
用什么方法能取到杯子中不同位置的水呢?
用吸管来取杯中不同位置的水。
汇总我们的观察记录,有什么发现呢?
均匀分散。
用什么办法能看见食盐的变化呢?
用胭脂红来代替食盐,观察在水中的变化。
食盐
黄糖
胭脂红在水中是怎样变化的?
均匀分散。
推测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吗?
把它画下来。
刚入水时 静置一会儿
搅 拌 后
推 测 图
食盐到哪里去了?
溶解了。
食盐
均匀分散
看不见的颗粒
溶解
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
给自己打几颗星。
我们是怎样推想出食盐在水中是均匀分散的?
3
gang rùshur shi
jiǎobànshi
jing zhi hou
刚入水时
搅拌时
静置后
shi yan
食盐
sha zi
沙子
∠250
PPROX
①
3
5
2
④
00
食用色素
净含量300g
300
200
100
gang rùshur shi
jing zhi yi huir
jiǎo ban hou
刚入水时
静置一会儿
搅拌后
yan zhi hong
胭脂红
脂
PYN
6
-e
9
c89
00
8
2
9
6
6
d
e
6
6
8
2
e97
6
9
6
6
&
6
6湘科版 一年级下册 《溶解》单元 8.它溶解了吗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溶解》 课题 8.它溶解了吗 课时 1
核心 概念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及要求 2.2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①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如沙和食用油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分析、图示的方法,描述和记录溶解过程。 探究实践 通过寻找盐在水中的踪迹,知道食盐均匀分散在水中。 通过观察色素在水中的现象,了解溶解的过程。 态度责任 初步掌握观察、实验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观察溶解现象。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用示意图描述溶解现象。
教学 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吸管;4.班级记录表。
学生:1.沙子、食盐、水、搅拌棒、吸管、棉签、胭脂红、杯子;2.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一、导入和聚焦(预设5分钟) 情境导入:[材料准备:沙子、食盐、水、搅拌棒;PPT] 出示沙子和食盐。 提问1:分别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会怎样呢?要仔细观察才能有发现哦。 讲述观察方法: ①仔细观察食盐和沙子的样子。 ②把盐放入水中,先观察默数到10,再搅拌,然后再观察,将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 ③把沙子放入水中,先观察默数到10,再搅拌,然后再观察,将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沙子在杯底,食盐却不见了,它溶解了吗? (板书课题)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食盐“藏”到哪里了[材料准备:吸管,小杯子,棉签;PPT] 提问1:食盐到哪里去了呢?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杯底、杯面、整个杯子 ……) 提问2:用什么方法能取到杯子中不同位置的水呢? 全班交流、分析。 讲述:我们可以用吸管来取杯中不同位置的水。 ①拇指按住吸管口。 ②插入杯中,再松开拇指。 ③再用拇指按住吸管口,提起吸管。 ④移动吸管至杯口上方,松开拇指。 ⑤用棉签轻沾水尝一尝。 ⑥把有咸味的取水位置用小圆点标记出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3:汇总我们的观察记录,有什么发现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食盐均匀分散在水中。 (板书:均匀分散) 2.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材料准备:胭脂红,水杯,搅拌棒;PPT] 提问1:食盐在水中是怎样分散开来的呢?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先变小,再变的看不见了) 提问2:用什么办法能看见食盐的变化呢?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染色 用有颜色的代替) 小结:我们可以用像食盐这样能在水中变小,又有颜色的东西来代替。 讲述:我们用胭脂红来代替食盐,观察在水中的变化。 ①取少量胭脂红放入水里。 ②观察一会儿。 ③再用搅拌棒搅拌。 ④把看到的过程画下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3:说一说,胭脂红在水中是怎样变化的? 全班交流分析。 (板书:颗粒看不见) 提问4:根据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推测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吗?把你们的推测的画下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5:说说,食盐到哪里去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叫作溶解。 (板书:溶解) 3.自我评价[材料准备:PPT] 谈话: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给自己打几颗星。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疑难解答】 1.一年级学生在观察物体特征的时候,做不到全面、有序怎么办? 教师可以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全面观察的重要性及有序观察的方法。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教师应耐心指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同时教给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观察的技巧。教师也需要边演示边板书,帮助学生建立感官与特征的对应联系,形成有序观察的习惯。通过反复练习和及时反馈,逐步培养学生全面、有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科学探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讨、反思(预设5分钟) 提问:我们是怎样推想出食盐在水中是均匀分散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板书设计 8.它溶解了吗
五、练一练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课堂反思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溶解》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