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担任的是九年级(2)、(3)、(5)、(6)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并使几个班的化学成绩有一定的突破,特拟定以下计划,并逐步完成。一、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引导学生形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观念,深入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微观存在形式及相互反应的本质,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等角度分析金属、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关系。科学思维: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总结化学规律,如归纳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借助模型(如微观粒子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学概念,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和模型认知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组织学生开展探究酸、碱、盐性质及反应的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如探究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认识到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学情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初步建立化学基本概念,掌握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化学思维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浓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漏洞,学习主动性不足,需要在本学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班级 九(2) 九(3) 九(5) 九(6)参考人数 46 42 60 58平均分 78.4 87.2 60.5 56.0及格人数 45 42 34 29最高分 91 95 93 90最低分 57 74 5 9优良人数 24 37 7 51.九(2)班平均分还未达到要求,特别是优良人数过少,70-79分数段的占太多,达到15人;70分以下就有7人,甚至还有1人未及格。2.九(3)班平均分还有提升的空间,优良率未达到100%,个别学生成绩不稳定。80分以下的同学有5人。3.九(5)班低分段的人数偏多,50分以下的人数就达16人。甚至还有1人为个位数。4.九(6)班两级分化严重,优良人数太少,低分段的人数过多,才导致平均分低,50分以下的人数就达17人。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主要完成下册教材内容,涵含探索溶解的现象;酸、碱、盐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章节。这些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是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教材注重实验探究和科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四、主要措施(1)优化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酸碱盐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不同酸与碱、盐溶液的反应现象,从而归纳出相关的性质。(2)加强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出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前,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实验过程中,加强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深入探究化学知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信心。搞好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要关注九(2)、九(3)没有达到优良分数的同学和九(5)、九(6)低分段的同学,做到时时跟踪、关心、监督及耐心辅导。(4)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注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五、具体安排日 期 周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时计划2.5—2.9 1 第7章第1-2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溶液组成的表示 42.10—2.16 2 第7章第3-4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 42.17—2.23 3 第8章第1-2节 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和碱 42.24—3.2 4 第8章第3-4节 中和反应,几种重要的盐 43.3—3.9 5 第9章第1-2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能源的综合利用 43.10—3.16 6 第9章第3-4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环境污染的防治 43.17—3.23 7 第一轮复习 章节复习 第1-2章复习 基础知识梳理 43.24—3.30 8 第一轮复习 章节复习 第3-4章复习 基础知识梳理 43.31—4.6 9 第一轮复习 章节复习 第5-6章复习 基础知识梳理 44.7—4.13 10 第一轮复习 章节复习 第7-9章复习 基础知识梳理 44.14—4.20 11 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 进行专项训练和讲解 44.21—4.27 12 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 进行专项训练和讲解 44.28—5.4 13 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 进行专项训练和讲解 45.5—5.11 14 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 进行专项训练和讲解 45.12—5.18 15 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 进行专项训练和讲解 45.19—5.25 16 第三轮复习 模拟冲刺、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45.26—6.1 17 第三轮复习 模拟冲刺、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46.2—6.8 18 第三轮复习 模拟冲刺、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46.9—6.15 19 第三轮复习 模拟冲刺、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46.16—6.22 20 第三轮复习 模拟冲刺、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46.23—6.29 21 中 考 4备注 2025年2月6日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