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 三年级下册 《天气观测》单元 1.观测气温 教学设计单元 《天气观测》 课题 1.观测气温 课时 1核心 概念 10.1 天气和气候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 天气和气候 3~4年级①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虽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测量、分析的方法,思考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探究实践 通过测量气温,学会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通过测量一天中的气温,发现气温的变化规律。 态度责任 能积极参与测量气温活动。 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人观点。 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和改进探究活动。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发现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气温计,气温计模型,天气日历;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谈话:空气的温度又叫气温。当气温增高时,我们会感觉到比较温暖;气温降低时,我们会感觉冷。 提问:早上起床与中午相比,你感觉气温有什么变化吗?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测气温 [材料准备:气温计,气温计模型;PPT] 提问1:如何知道气温的高低呢?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感觉 温度计……) 小结:要得到准确的气温数据,需要用到气温计来测量。 提问2:如何使用气温计呢? 气温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如何观察和读取数据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使用气温计时要注意,不要接触液泡,平视液柱读取数据,一般常用的是摄氏温度。 提问3:你认为校园里每个地方的气温都一样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树阴下 操场上 教室里……) 提问4: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我们可以选定一个地点测量这个地方的气温。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5:校园中不同地点气温一样吗?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6:不同地点,不同高度,不同环境的气温都有所不同。那么,你知道气象站是怎样测量气温的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气象站使用百叶箱测气温。百叶箱里空气能流通,外壁漆成白色,箱内的空气不会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一般百叶箱都架设在草坪上,距离地面1.5米。 2.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 提问1:通过测量,我们发现不同地点气温不同。那么,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一样吗?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我们可以测量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气温,通过对气温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指导:气温测量记录表 地点: 气温测量记录表 记录人: 时间8点9点10点11点12点13点14点15点气温 (℃)提问3:这是老师昨天记录的教室里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气温数据。 你能根据这个数据,作出气温变化图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4:根据数据变化图,你发现什么?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小结:根据记录的气温数据,可以画出气温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就能直观地看出一天中一段时间内气温变化的情况。 3.发现两周中气温变化趋势 提问5:我们持续2周观测并记录气温变化情况又能发现什么呢? 这是某地区2周天气变化数据表,你从中发现什么?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6:你发现引起气温变化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阳光 天气 季节 ……) 小结: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每天都要观察和记录气温的高低、阴晴云雨、风力风向等天气情况。他一生记了40多本记录,有近千万 字。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物候学》一书。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气象站为什么要设立百叶箱呢? 2.提问: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3.提问:根据气温数据表,我们能发现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用来测量空气温度的是( )。 A.气温计 B.温度计 C.体温计 D. 测温计 2.中午时分,校园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教室里 B.阴凉处 C.操场上 D.走廊上 3.一般百叶箱都架设在( )。 A.房顶上 B.房间内 C.草坪上 D. 广场上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由高到低再到高 D.由低到高再到低 5.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一生记了( )多本记录,近千万字。 A.20 B.30 C.40 D.50 二、判断题 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 2.城市里各个地点的气温不一样。( ) 3.根据感觉冷热,就能测量出气温。( ) 4.百叶箱外壁漆成白色是为了引起注意。( ) 5.曲线图能直观地看出一天中一段时间内气温变化的情况。(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C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共14张PPT)测量气温湘科版春季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当气温增高时,你会感觉到什么?当气温降低时,你会感觉到什么?如何知道气温的高低呢?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计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观察和读取数据呢?摄氏度华氏度刻度盘液柱液泡单位符号“℃”是常用温度单位。读作:摄氏度怎样认读气温计呢?如何观察和读取数据呢?读作:零上10摄氏度写作:10℃读作:零上40摄氏度写作:40℃读作:零下20摄氏度写作:-20℃读作:零摄氏度写作:0℃你认为校园里每个地方的气温都一样吗?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呢?地点 教室 走廊 操场 阴凉 草坪 花园 ……气温 (℃) 你知道气象站是怎样测量气温的呢?使用百叶箱测气温。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时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一样吗?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呢?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时根据数据变化图,你发现什么?哪个时段气温最高?持续2周观测并记录气温变化情况又能发现什么呢?天气变化趋势?根据气温数据表,我们能发现什么呢?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气象站为什么要设立百叶箱呢?2.中午时分,校园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A.教室里 B.阴凉处 C.操场上 D.走廊上练一练一、选择题1.用来测量空气温度的是( )。A.气温计 B.温度计 C.体温计 D. 测温计ABD5.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一生记了( )多本记录,近千万字。A.20 B.30 C.40 D.50C3.一般百叶箱都架设在( )。A.房顶上 B.房间内 C.草坪上 D. 广场上 C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由高到低再到高 D.由低到高再到低练一练二、判断题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城市里各个地点的气温不一样。( )3.根据感觉冷热,就能测量出气温。( )4.百叶箱外壁漆成白色是为了引起注意。( )5.曲线图能直观地看出一天中一段时间内气温变化的情况。(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观测气温.docx 3.1观测气温.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