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课件 (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2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课件 (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节 化学键
第2课时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重点)。
2.会识别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能判断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难点)。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思考讨论
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H2与Cl2反应的过程
H—H
Cl—Cl
+

第1阶段:
H—Cl
第2阶段:
旧化学键断裂
新化学键生成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化学键
(1)概念: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分类
离子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化学键
H—Cl
N≡N
O=O
H-H
H-O-O-H
共用电子对不偏移
共用电子对偏移
(3)化学反应的本质
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思考1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反应吗?
有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吗?
不一定。
如NaCl受热熔化断裂离子键,HCl溶于水断裂共价键,但都不是化学变化,NaCl溶液蒸发结晶,有离子键形成,但过程为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分子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最初又称范德华力。
熔化
为什么干冰升华、硫晶体熔化等都要吸收能量?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
比化学键弱得多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
氢键: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
(3)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冰的密度低于液态水的密度。
主要存在于H2O、NH3、HF分子之间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分类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稳定性强于H2S,对吗?为什么?
不对。氢键只影响物理性质,而H2O的稳定性是由H—O稳定性决定,是化学性质。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思考2
应用体验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判断正误
(1)NaHSO4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2)化学键既可存在于分子内的原子间,又可存在于分子之间
(3)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
(4)两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
×

×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应用体验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氯气中含离子键
C.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均属于化学键
D.所有物质一定含有化学键

应用体验
3.关于氢键及范德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C.沸点:HI>HBr>HCl>HF
D.H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H2O之间形成氢键所致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应用体验
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HI和NaI B.NaF和KOH
C.CO2和HCl D.F2和NaBr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归纳总结
化学键与物质类型的关系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2)实质:
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 两过程不可分割
如:H2+Cl2===2HCl,化学键H—H、Cl—Cl均被破坏,形成H—Cl。
1.化学反应过程
(1)化学键的变化:化学反应过程包含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如H2+Cl2 2HCl。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2.物质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1)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的过程
离子化合物 电离 阴、阳离子
如NaCl在水中或熔化时的电离: 。
NaCl===Na++Cl-
注:特殊的离子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如Na2O2溶于水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被破坏。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2)共价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①溶解过程
能与水反应的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为电解质
和水不反应的非电解质
如CO2、SO2等
如H2SO4、NH3·H2O
如乙醇、葡萄糖
共价键被破坏
共价键断裂生成阴、阳离子
共价键不被破坏
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无新键形成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②熔化过程
共价化合物
由分子构成
由原子构成
分子间有氢键,如H2O
主要破坏氢键
分子间无氢键,如干冰
主要破坏范德华力
分子间作用力
如SiO2
破坏共价键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3)单质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单质的特点 化学键变化 举例
由分子构成的固体单质 熔化或升华时破坏范德华力,不破坏化学键 P4的熔化,I2的升华等
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稀有气体除外) 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金刚石、晶体硅等
能与水反应的活泼非金属单质 溶于水,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 Cl2、F2等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下列变化中:①蔗糖溶于水 ②硫酸氢钾熔化 ③氨气液化 
④NaCl溶于水 ⑤Na2O2溶于水 ⑥HBr溶于水
(1)只有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只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2)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②④


思考1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在不断升温时,会发生如下变化:
冰 液态水 水蒸气 H2+O2
则每个过程中破坏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
Ⅰ.氢键和范德华力(或分子间作用力)
Ⅱ.氢键和范德华力(或分子间作用力)
Ⅲ.共价键(H—O)。
思考2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应用体验
1.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硫酸氢钠溶于水 B.氯化钠熔化
C.SO2气体溶于水 D.碘晶体升华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应用体验
2.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
归纳总结
物质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凡涉及化学性质的问题,要从化学键方面找原因;凡涉及物理性质的问题,要从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方面找原因。
自我测试
1.(2024·北京高一开学考试)关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B.分子间作用力就是分子间的引力
C.胆矾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它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自我测试
2.(2023·广州六中高一检测)用NaClO可除去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半径:Cl>Na>O>N>H
B.NH3、H2O、OH-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
C.NaClO和HClO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反应③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自我测试
3.(1)有下列物质:He、N2、CaO、H2SO4、Na2S、KOH、NaHCO3。
①只含共价键的是      ;
②只含离子键的是      ;
③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⑤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N2、H2SO4
CaO、Na2S
KOH、NaHCO3
H2SO4
CaO、Na2S、KOH、NaHCO3
(2)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填字母)。
A.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冰融化 D.氯化钠溶于水
C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