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8 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聚焦“食物与健康”,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食物与身体成长、健康的紧密联系。教材内容贴近生活,以常见食物为切入点,通过观察、比较、简单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多样性,知晓不同食物能为身体提供不同营养,帮助他们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为后续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学生能认识常见食物,知道食物可为身体生长、活动提供能量,了解食物多样性对健康的重要性。科学思维目标:在观察、比较食物过程中,培养简单分类、归纳概括能力,初步形成思考食物与健康关系的思维方式。探究实践目标:积极参与探究食物奥秘活动,学会用简单方法辨别食物,能大胆表达对食物与健康的看法。态度责任目标:激发对食物科学探究兴趣,养成不挑食、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意识到健康生活从合理饮食开始。三、教学重点认识常见食物及其营养价值,明白食物对健康成长的关键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不挑食、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难点让一年级学生初步理解抽象的营养概念,知晓不同营养成分对身体的具体作用。促使学生将所学健康饮食知识转化为日常自觉行为。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创设超市购物、餐厅点餐等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在情境中感知食物与生活联系。直观演示法:展示丰富食物图片、实物,播放动画视频,直观呈现食物营养转化、身体成长需求,助力学生理解。游戏教学法:设计“食物分类大比拼”“营养连连看”等趣味游戏,寓教于乐,巩固知识,提升参与度。小组合作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饮食喜好,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碰撞思维火花,深化对食物与健康认知。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常见食物实物(如苹果、面包、鸡蛋、蔬菜等)、食物卡片、营养成分表展板、儿童餐盘模型。学生准备:提前观察自家餐桌食物,记录喜欢和不喜欢吃的食物。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前在教室一角布置模拟“迷你超市”场景,摆放各类食物实物,有蔬菜水果区、主食区、零食区等。上课伊始,教师热情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逛一个特别的超市,这里面藏着好多美味,大家快来看看,找一找有没有你认识的食物!”学生们欢呼雀跃进入“超市”,兴奋地观察、指认食物。设计意图:创设贴近生活的超市情境,瞬间抓住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让他们快速融入课堂,自然引出教学主题,同时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后续学习铺垫。几分钟后,教师召集学生回到座位,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超市看到了好多食物,那你们每天都吃这些食物,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呀?”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从学生逛超市直观感受出发,抛出简单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了解他们对食物作用的初始认知,便于教师把握教学起点,针对性引导后续探究方向。(二)认识常见食物教师拿起苹果、香蕉、面包、鸡蛋等食物实物,一一向学生展示,问道:“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的这些,谁能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邀请学生踊跃回答,答对给予小贴纸奖励。随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食物高清图片,包括肉类、奶制品、谷物、坚果等,扩大学生认知范围,边展示边带着学生齐声说出食物名称,强化记忆。设计意图:通过实物与图片结合展示,多感官刺激学生,让他们直观认识丰富多样的常见食物,从熟悉到陌生逐步拓展,同时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表现,增强学习动力。开展“食物找家”小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蔬菜水果屋”“主食屋”“蛋奶鱼肉屋”三个大房子轮廓,给每位学生发放3-4张食物卡片(涵盖不同类别),说道:“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帮这些食物找到它们自己的家,想想手里的食物该住进哪个房子呢,快上来贴一贴。”学生分组轮流上台贴卡片,贴完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检查、纠正,共同讨论分类依据。设计意图:以趣味游戏形式,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对食物分类,加深对食物类别认知,培养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在小组互动、全班交流中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深化对常见食物归类理解。(三)探究食物与健康的关系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画面中展现小朋友身体里有好多忙碌的“小精灵”(代表身体器官),小朋友吃了苹果后,“小精灵”们活力满满地搬运营养;吃了太多糖果,“小精灵”们变得无精打采,还被黏黏的东西困住。播放结束,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吃不同食物小精灵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细节,大胆说出想法。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弱,动画视频生动形象地将抽象营养作用具象化,让学生初步感知食物营养与身体器官运转联系,问题引导促使学生思考,开启探究食物对健康影响的大门,激发探究兴趣。教师拿出营养成分表展板,以牛奶为例,用简单易懂语言讲解:“小朋友们,看这里,牛奶里有好多营养,像能帮我们长高长大的钙,让我们有力气玩耍的蛋白质,这些营养就像神奇魔法药水,被身体吸收后,我们就能健康成长啦。”接着展示面包、蔬菜等食物营养成分,对比说明不同食物营养侧重,期间不断提问互动,如“吃蔬菜对眼睛好,知道是因为蔬菜里有什么营养吗?”让学生参与讨论。设计意图:结合实物展板讲解,将复杂营养知识简单化,学生近距离观察、思考,初步理解常见食物关键营养成分及对身体作用,持续互动提问保持学生注意力,加深知识内化,培养科学思维。(四)饮食健康习惯养成教师拿出儿童餐盘模型,在餐盘不同区域放上适量蔬菜、主食、肉类、水果的食物模型,说道:“小朋友们,这是健康餐盘,每餐像这样搭配食物,身体会超棒哦!现在大家分组,用桌上食物卡片,试着给餐盘搭配食物,看看哪个小组最会搭配。”学生分组合作搭配,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说明搭配理由,其他小组评价补充。设计意图:以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实践健康饮食搭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上台展示锻炼表达,评价交流拓展思维,强化健康饮食意识,助力习惯养成。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记录的饮食喜好,询问:“有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吃蔬菜呀?举手看看。”针对挑食现象,教师温和地说:“蔬菜里藏着好多维生素小精灵,能帮我们打败身体里的病菌坏蛋,要是不吃,病菌可能就会来捣乱,身体就容易生病啦。”用童趣语言讲述挑食危害,展示因挑食身体瘦弱、易生病小朋友图片对比健康小朋友,强化认知,倡导大家不挑食、均衡饮食。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饮食出发,关注挑食问题,童趣化语言讲解危害,配合直观图片对比,触动学生心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健康饮食重要性,自觉树立不挑食观念,逐步养成良好习惯。(五)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食物小世界玩得开心又有收获,我们认识了好多食物,还知道食物里有营养,能让我们健康长大,谁能说一说都学了什么呀?”邀请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补充完善,用思维导图形式在黑板呈现知识脉络,强化记忆。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系统梳理知识,思维导图可视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清晰把握学习要点,巩固所学,提升学习成就感,为课后延伸奠定基础。教师最后鼓励道:“课后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今天学的知识做一顿健康美食,继续探索食物奥秘,下节课来分享,好不好?”激发学生课后持续探究热情,将课堂延伸至生活。设计意图:布置生活实践作业,打通课堂与生活界限,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亲子互动增进情感,保持探究兴趣,实现科学教育生活化。八、板书设计食物与健康常见食物:蔬菜水果主食蛋奶鱼肉食物营养:钙-长高蛋白质-有力气健康饮食:不挑食均衡搭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