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6.身体的“时间胶囊”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6.身体的“时间胶囊”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6.身体的“时间胶囊”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身体的“时间胶囊”》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对自身的探索兴趣。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制作“时间胶囊”这一独特方式,畅想未来身体的变化,回顾成长经历,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身体认知串联起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体生长发育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命成长过程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为后续更高年级深入学习人体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与想象空间。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目标
了解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如身高、体重、外貌特征等。
知道身体的生长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二)科学思维目标
能对比自己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身体数据等,归纳出身体变化的规律。
对未来身体变化进行合理推测,培养逻辑思维与想象能力。
(三)探究实践目标
学会收集关于自己身体成长的资料,如照片、衣物、测量数据等。
能够动手制作“时间胶囊”,有条理地整理与记录成长信息。
(四)态度责任目标
对探究自身身体成长变化保持浓厚兴趣,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懂得珍惜成长时光,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变化特点。
指导学生制作精美的“时间胶囊”,完整记录成长信息。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基于已有认知对未来身体变化进行科学、合理且富有创意的推测。
帮助学生在制作“时间胶囊”过程中,深入思考成长的意义,将科学探究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五、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策略:以神秘“时间胶囊”开启课堂,营造神秘、有趣氛围,吸引学生迅速投入学习。
自主探究策略: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自主收集成长资料、对比分析、畅想未来,培养独立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策略:在制作“时间胶囊”环节,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协作,提升团队意识。
多媒体辅助策略:运用图片、视频展示成长历程、身体发育知识,化抽象为直观,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不同年龄段人体生长变化图片、视频资料,制作精美的“时间胶囊”范例。
成长尺、体重秤、软尺等测量工具若干套。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大信封(模拟“时间胶囊”外壳)、彩笔、卡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学生准备:
提前收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衣物、出生记录、体检报告等能反映成长的物品。
自带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提前将教室一角布置成神秘空间,放置一个装饰精美的大盒子(模拟时间胶囊)。上课伊始,教师身着带有科技感的披风,手持“魔法棒”,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穿越时空,探索身体的奥秘。瞧,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时间胶囊’,它来自遥远的未来,据说里面藏着我们身体成长的秘密。大家想不想打开看看?”引导学生积极回应,激发好奇心。
设计意图:通过新奇的装扮和神秘的场景布置,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充满奇幻色彩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对即将探究的内容充满期待,为后续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轻轻打开“时间胶囊”,从中取出一些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照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照片,猜猜他们都是谁?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观察发现。
设计意图:利用照片直观展示,引发学生观察与思考,初步感知人在成长过程中外貌的变化,自然导入新课主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能力。
(二)探索发现(回顾成长,感知变化)
成长资料大分享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老师知道大家课前都收集了很多能反映自己成长的宝贝,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和小伙伴们说一说从这些物品中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哪些变化。”
学生分组活动,将自己带来的照片、衣物、出生记录等资料铺在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如“我小时候的鞋子这么小,现在都穿这么大的了,脚长大了好多”“看这张照片,我刚生下来头发很少,现在头发又黑又密”。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交流,适时给予指导与鼓励。
设计意图:小组分享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让他们在互动中主动回顾自己的成长点滴,从亲身经历出发,更真切地感受身体多方面的成长变化,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身体数据测一测
教师:“除了这些直观的物品,我们还可以用数据来记录身体的成长。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工具(展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再和之前体检的数据比一比,看看又有了哪些新变化。”
教师示范正确测量方法,如测量身高要站直、平视等,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对比后纷纷惊叹:“我这一年长高了5厘米!”“我重了3斤呢”。教师再次巡视,纠正测量错误,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变化反映的身体成长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测量与数据对比,让学生从量化角度认识身体成长,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数据分析意识,进一步加深对身体变化的理解。
(三)深入探究(对比分析,总结规律)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刚才大家在小组里分享得热火朝天,现在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发现的身体变化最明显的地方,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各小组代表上台,有的拿着照片,有的拿着记录表,详细汇报,如“我们发现大家小时候脸都圆圆的,现在下巴变尖了,五官更立体了”“身体长高的同时,胳膊和腿也变长了,力气也变大了”。台下学生认真倾听,不时补充提问。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拓展学生思维广度,让不同小组的发现相互碰撞,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总结身体变化规律,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大屏幕上展示人体生长发育阶段图,从婴儿期到儿童期再到青春期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每个阶段身体的典型变化,如婴儿期头大身子小、儿童期换牙等,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与阶段图对应,提问:“同学们,看看图,想想自己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设计意图:借助专业图示讲解,给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将个体成长置于人类生长发育大框架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认知体系,为后续推测未来身体变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自身成长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四)畅想未来(发挥想象,推测变化)
教师引导:“了解了这么多过去和现在的身体变化,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知道未来我们的身体会变成什么样?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年、20年后自己的模样,身体会有哪些神奇变化,也许你会长得更高,也许你的头发会变色……想得越有趣越好,然后把想象中的自己画下来。”
学生兴致勃勃地闭上眼睛畅想,随后拿起画笔,在纸上尽情描绘未来的自己,有的画了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形象,有的画了长发飘飘、穿着时尚的成年人模样,教室里充满创意氛围。
设计意图:闭眼畅想与绘画创作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将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大胆推测未来身体变化,培养创新思维,同时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好奇与憧憬。
绘画展示与分享
教师:“大家的画都充满了奇思妙想,现在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大家讲讲画中的未来自己身体有哪些特别之处。”
学生上台展示,自豪地介绍:“我画的20年后的我,手臂变得很强壮,因为我要当消防员,能举起很重的东西”“我觉得未来我的眼睛会像科幻片里一样,可以发射激光,帮助我看到很远的地方”,台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鼓掌。
设计意图:展示分享环节让学生的创意得到充分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与自信心,同时在倾听他人想法过程中拓宽思维,感受不同视角下的未来身体变化可能性,强化学生对身体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五)制作“时间胶囊”(实践操作,记录成长)
教师讲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过去的成长,畅想了未来,这些珍贵的记忆和想象值得永远珍藏。现在,就让我们亲手制作一个身体的‘时间胶囊’,把现在的自己、成长的点滴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都放进去,等若干年后打开,一定会无比惊喜。”教师展示制作精美的“时间胶囊”范例,介绍制作材料与步骤,如用卡纸制作卡片写下自己现在的身体特征、爱好、梦想,将照片、绘画等贴在卡纸上,放入信封,装饰信封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清晰讲解与范例展示,让学生明确制作任务与方法,将之前的探究成果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审美情趣,让“时间胶囊”成为承载成长记忆与科学认知的实体。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小组分工合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彩笔、贴纸等装饰“时间胶囊”,让它独具个性。小组内成员有的裁剪卡纸,有的书写文字,有的负责装饰,忙得不亦乐乎,期间还不时交流讨论,互相提建议,如“把这张全家福照片也贴上吧,代表全家对我的爱”“我要写个提醒自己坚持锻炼的话放进去”。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制作过程促进学生互动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学生在装饰与添加内容时融入情感与思考,深化对成长意义的理解,让“时间胶囊”饱含温度与深度,不仅仅是物品,更是成长的见证与激励。
(六)总结拓展(回顾总结,延续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将制作好的“时间胶囊”放在教室指定展示区,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如“通过做这个,我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长大了好多,以后我要更健康成长”“我期待未来打开胶囊,看看梦想有没有实现”,教师认真倾听,给予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分享感受环节让学生回顾整堂课探究历程,梳理知识与情感收获,强化学习体验,教师的肯定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为后续学习注入动力,同时展示区的设置让学生成果得到展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乘坐时光列车,探秘了身体的成长之旅,制作了独一无二的‘时间胶囊’。希望大家今后继续保持对自己身体的好奇,关注成长变化,健康快乐地长大。说不定未来某一天,科学家真的能发明出神奇的技术,让我们身体变得超乎想象!课后,大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的学习收获,也可以继续收集更多关于身体的奥秘知识。”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升华主题,将课堂探究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持续探究,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加强家校联系,让科学学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八、板书设计
(一)过去
小时候照片、衣物、数据等(贴图、写数据)
(二)现在
测量数据、身体特征描述(列表、简笔画)
(三)未来
想象绘画、文字描述(贴画、写期待)
(四)总结
身体成长:持续变化,珍惜时光,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