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讲义 第34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讲义 第34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物质科学
第34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地球自转
考点二 昼夜交替
考点三 阳历和地球公转
考点四 月相
考点五 日食和月食
考点六 太阳和月球
考点七 太阳系
考点八 银河系
考点九 宇宙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题型二 太阳 太阳活动
题型三 日食与月食
题型四 月相
题型五 探索宇宙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考查频次 命题预测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知道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相对运动,能解释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2、知道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因,月相的产生与变化 3、通过对天体系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认识,初步形成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动态演化的思想。 24年考查3分 1.月球的结构特点的命题点有:月球概况;月球表面的特点;月球上与地球上差别等 2.月相有以下几种考法:①月相的含义;②月相与农历;③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④月相的记忆口诀;⑤月相相关的诗歌等 3.月食命题点有:a.月食的含义;b.月食的原理;c.月食的特点d.月食的分类及时间等 4.太阳结构与活动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太阳概况;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等的特点和周期 5.太阳与恒星的成长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红巨星的特点;②白矮星的特点;③超新星的特点④恒星的成长轨迹及特点 6.日食命题点有:a.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b.日食的原理;c.日食的类型d.日食的发生时间 7.太阳系的命题点有:①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②小行星带的特点与意义③火星、木星、金星等热门研究行星的特点
考点一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站在地面上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相对运动,实际上是太阳没动,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图1)。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图2)。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h)。
(2024 西湖区一模)下列各种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中每天正午杆影长短不同
C.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
D.四季更替现象
【解答】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年中每天正午杆影长短不同、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四季更替现象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A。
考点二 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①内因: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
②外因: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同。
(2)昼夜交替的周期
昼夜交替的周期约为24h,叫作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3)昼夜交替的特点
①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位置同一时刻的昼夜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午,有的是子夜,有的是正经历昼夜交替的早晨或傍晚。
②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4)昼夜交替的意义
昼夜交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至于过分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024 永康市校级模拟)假如只有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杭州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现象
C.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D.没有四季变化
【解答】解: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可能在杭州出现的是太阳西升东落;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旋转,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有昼夜现象、地球公转还会产生四季变化,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三 阳历和地球公转
1.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365.2422天。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阳历就是以地球公转为根据。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划分的,属于阳历成分,其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2024 温州二模)100米游泳测试是温州体育中考选择项目之一,以下为2024年女生游泳的成绩评定标准,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游泳 时间 3’00” 3’20” 3’40” 4’00” 4’20” 4’40” 5’00” 5’20” 5’40” 6’00”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成绩评定方式举例:同学游完100米所花时间大于3分钟,小于3分20秒,则成绩为9分。
(1)今年中考游泳测试的时间定于4月中旬: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如图所示的公转轨道上的哪两个位置之间: 。(填字母)
(2)在游泳过程中,手往后划人却向前进,这体现的科学原理是 。
(3)小科同学在某次游泳测试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4m/s,则她该次的成绩为 分。
【解答】解:(1)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以上分析可知,考游泳测试的时间定于4月中旬,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之间;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向后划水的同时,水会给手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身体向前游动;
(3)根据v可知,小科同学在某次游泳测试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4m/s,t250s,即4分16秒,则她该次的成绩为6分;
考点四 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名称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
图像
月出 清晨 正午 傍晚 半夜
月落 傍晚 半夜 清晨 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 彻底不见 上半月上半夜 通宵可见 下半月下半夜
日地月三者位置
(2024 宁波一模)金星是地球的近邻,是除太阳和月球外全天最亮的天体。我国古代称之为“太白”。当它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或“晨星”;当它黄昏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或“昏星”。如图是某时刻地球、月球、太阳、金星的运行位置,此刻地球上我国P点能观察到的金星和最接近的月相分别是(  )
A.晨星、上弦月 B.晨星、下弦月
C.昏星、上弦月 D.昏星、下弦月
【解答】解:站在P点,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判读出P地由黑夜进入白天,故看到的是晨星,根据地球与月球的关系,月相亮面朝东,为下弦月,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考点五 日食和月食
日食 月食
概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原理
三者的位置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生时间 农历初一(白天) 农历十五(晚上)
类 型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可见区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
注意点:①看天空(站在地球上向天看)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过程中伴随是日偏食;发生月全食时,过程中伴随着月偏食。
③没有月环食:地球的阴影面积远大于月球,故不会产生环食。
④日食:证明月球是圆的;月食:证明地球是圆的。
(2024 嘉兴模拟)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科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B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球A和球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球A模拟的是月球
B.日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新月
C.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须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解答】解:A.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球A模拟的是月球,A正确;
B.日食发生时,地球背着太阳,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B正确;
C.模拟日环食,球A距离球B更近,所以球A需向箭头③方向的方向移动,C错误;
D.模拟日偏食,球A需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月球表面小部分受到太阳光照射形成日偏食,D正确。
故选:C。
考点六 太阳和月球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2.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其外部大气由内向外可分成三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看到的是光球层。
3.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黑子、日珥、耀斑和太阳风。
4.太阳黑子产生于光球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周期约为11年。耀斑和日珥发生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会影响气候和人类健康;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等。
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太阳与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关。
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6.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是一个没有水,没有空气,也没有生命的荒凉世界。月球的典型地貌是环形山,主要是由陨石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的。月球上昼夜温差大。
(2024 湖州模拟)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解答】解:A、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约为11年,不符合题意。
B、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不符合题意。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符合题意。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4 江北区模拟)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解答】解:
A、由图可知月球转动方向,由于探测器需要登陆月球背面,所以探测器应在月球的后面a或c点附近,但由于a点时月球背面没有太阳光照射,所以,适合的着陆时机是在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故A正确;
B、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探测器不需要有防水设计,故B错误;
C、探测器着陆前会减速,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会与大气摩擦会生热,故C错误;
D、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所以在月球的背面是看不到地球的,故没法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七 太阳系
1.太阳系的构成
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2.各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八 银河系
1.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2.从侧视图看,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又像一个大漩涡。
3.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其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考点九 宇宙
1.宇宙的构成: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无边的、不断膨胀的。
总星系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研究周围的自然界。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诞生
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逐渐形成固态的地壳、原始大气、原始海洋。在距今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原始海洋中诞生。人们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
(2024 越城区校级一模)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解答】解:一颗行星在一颗恒星附近,因此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太阳系。
故选:B。
(2024 宁波一模)2023年3月24日,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形象,如图甲为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示意图,图乙是宁波某网友当日观察到的景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 B.行星、行星
C.卫星、行星 D.卫星、卫星
(2)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图中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据此推测当日农历日期最有可能是 。
A.初一 B.初三 C.十五 D.二十二
【解答】解:(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类型组合分别为卫星和行星。
(2)根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②、③位置。
(3)所学月相知识可知,图中月球显示的月相是蛾眉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三、四的傍晚后。
题型一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2024 杭州二模)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了多年以后科学家为拯救地球,计划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如果现在地球停止自转,下面现象会消失的是(  )
A.地球有昼半球夜半球 B.太阳光垂直照射地面
C.24小时的昼夜交替 D.太阳大气层的核聚变
【解答】解:AC、若地球停止自转,则面向太阳的一半永远是昼,背向太阳的一侧永远是夜,地球上不可能见到昼夜更替,即1天将不再是24小时,故A错误,C正确;
B、正午太阳高度角90°时太阳光垂直照射地面,与地球的公转有关,与地球自转无关,故B错误;
D、太阳是一个大质量的天体,当它不断地收缩并发热到某个点时,就会使太阳物质产生核聚变,从而产生高温并向其周围辐射能量物质,与地球自转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023 西湖区校级二模)以下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B.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更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C.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
D.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
【解答】解: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我们平常肉眼可见的是太阳的光球层,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导致了地球上季节更替;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的自转有关,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由于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一致,因此月球始终只有一侧朝向地球,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时,可能出现月球遮挡太阳光而形成的日食现象,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4 富阳区一模)下列有关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B.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解答】解:地球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故A正确;
地球公转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故B正确;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故C错误;
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故D正确。
故选:C。
题型二 太阳 太阳活动
(2024 舟山模拟)据科技日报消息,2024年1月至10月之间的第25个太阳周期活动高峰为“太阳活动极大期”。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光球层
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风
D.太阳结构从里到外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解答】解: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色球层,A错误。
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正确。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C错误。
太阳结构从里到外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错误。
故选:B。
(2024 温州三模)“预计未来三天,太阳活动水平中等到高,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耀斑。可能出现大地磁暴,甚至特大地磁暴。”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 日发布的这一空间天气预报信息广受关注。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耀斑的多少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太阳活动可能引发地震火山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解答】解: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A错误。
太阳活动不会诱发地震、火山等发生,B错误。
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C正确。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导致地球昼夜长短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2024 北仑区模拟)3月25日,内蒙古根河市观测到了极光。地球上的极光产生要经过三个环节,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科学事实不符的是(  )
A.太阳风主要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
B.地磁南北极是地球磁场最强的地方
C.高层大气中的微观粒子不包含粉尘微粒
D.月球上也能产生极光现象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风主要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地球的磁场类似于一个巨大的条形磁铁,其磁力线主要集中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附近,这里的磁力线最为密集,因此磁场强度最大,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课本内容可知,高层大气中的微观粒子不包含粉尘微粒,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被地球磁场捕获,与稀薄的大气层摩擦产生的,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不可能出现极光现象,D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题型三 日食与月食
(2024 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物理之美,光影呈辉”主题科普摄影大赛的作品《树荫下的日食》,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B.照片拍摄的当晚,当地天空中可能出现满月的月相
C.树荫下的“日食”其实是太阳倒立、放大的实像
D.树荫下的“日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解答】解:A、发生日食现象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太阳被月球挡住后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可以证明月球是一个球体,故A错误;
B、照片拍摄的当晚,当地天空中不可能出现满月的月相;因为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故B错误;
C、树荫下的“日食”其实是太阳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树荫下的“日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2024 温州一模)如图是太阳、地球和月球在相对运动处于特殊位置时形成的一种天文现象,据此判断该现象是(  )
A.日偏食 B.日全食 C.月偏食 D.月全食
【解答】解:图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是日全食现象。
故选:B。
(2024 吴兴区校级模拟)为了验证“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小明制作了地球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用小球模拟地球,灯泡模拟太阳,如果小球上被照亮部分表示当地为昼,反之为夜。小球放在一个电动底座上,闭合开关S1小球会绕“地轴”缓慢转动;闭合开关S2,小球和底座会一起绕轨道缓慢运动。
(1)模型中的地球摆放存在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 。
(2)摆放错误更正后,为了验证“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则对开关的操作是 。
(3)若图中AB两点模拟月球,则可以模拟发生日食的点是 。
【解答】解:(1)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其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应与水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所以模型中的地球摆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错误;
(2)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由材料可知,闭合S1,小球会绕“地轴”缓慢转动,能够演示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3)日食是由于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当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若图中AB两点模拟月球,则可以模拟发生日食的点是A点。
故答案为:(1)地轴的倾斜方向错误;(2)闭合S1;(3)A。
题型四 月相
(2024 杭州一模)金星是地球的近邻,我国古代称之为“太白”。当它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晨星”;当它黄昏出现时,人们称它为“昏星”。如图是某时刻地球、月球、太阳、金星的运行位置,此刻地球上P点能观察到的是(  )
A.晨星、接近上弦月 B.晨星、接近下弦月
C.昏星、接近上弦月 D.昏星、接近下弦月
【解答】解:站在P点,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判读出P地由黑夜进入白天,故看到的是晨星,根据地球与月球的关系,月相亮面朝西,为上弦月。
故选:A。
(2024 温州模拟)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解答】解: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是火星,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1年5月15日的是农历四月初四,该日形成的月相是蛾眉月,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火星被陨石撞击后会在表面形成陨石坑,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以电磁波(无线电)的形式传回地球,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4 下城区校级三模)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这两天可能出现 (选填“日食”或“月食”)。图中时间段是阴历中的一个月,以下符合这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的是 。
A.朔→上弦→望→下弦→朔
B.上弦→望→下弦→朔→上弦
C.望→下弦→朔→上弦→望
D.下弦→朔→上弦→望→下弦
【解答】解: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这两天可能出现 月食。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朔)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望)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朔)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读图可知,图示时间段为阴历中的一个月,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故答案为:月食;C。
题型五 探索宇宙
(2023 江干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
B.杭州地区的天气特点是四季分明
C.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由于地壳变动而形成的
【解答】解: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故A正确。
杭州地区的天气特点是四季不分明,故B错误。
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阴历,故C错误。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2023 平湖市一模)近日,詹姆斯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布了一张距离地球2.2亿光年的飞马座螺旋星系的照片,其直径约为9万光年,如图,下列选项中在结构层次上与飞马座星系相当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解答】解:太阳系的直径约1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飞马座星系的直径约为9万光年,所以在结构层次上与飞马座星系相当的是银河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4 上城区校级三模)某科幻电影讲述下列故事: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人类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的家园。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
(2)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解答】解:( 1 )“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自东向西,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 2)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太阳系是一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近500个卫星、至少120万个小行星、一些矮行星和彗星;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拥有数以百亿计的恒星;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银河系。
故答案为:
(1)自东向西;
( 2)银河系。
基础巩固
(2024 杭州二模)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等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C.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变化
D.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
【解答】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等阶段。说明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ABD正确;地球的自身形状没有变化,是科学的发展,人的认识在发生改变,C错误。
故选:C。
(2024 浙江模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B.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D.地球上石油等能源物质生生不息,取之不竭
【解答】解: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ABC不符合题意;石油等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D符合题意。
故选:D。
(2024 浙江模拟)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是(  )
A.能辨方位的经纬网 B.倾斜的地轴
C.绕月球公转 D.巨大的球体
【解答】解: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的地轴、经纬线都是人为定义的,实际并不存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024 杭州一模)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解答】解: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看到的长度逐渐变短,可以模拟地球表面运动物体方向偏转,但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A错误。
原始海洋地势低,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可以作为地壳变动的证据,故B正确。
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其中某一板块被迫抬升形成山脉,故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是模拟实验,不是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故C错误。
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其厚度比例与地球内部结构不同,也与地球内部结构无关,不能证明地球内部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2024 杭州二模)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成功举办,如图所示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运会期间地球正从它向D位置运动
B.亚运会闭幕这天,北半球是昼短夜长
C.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
D.亚运会期间浙江每日正午影子长度在变长
【解答】解:读图可知,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地球运行在秋分(9月23日前后)和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亚运会期间地球正从C向D位置运动,故A正确;
10月8日亚运会闭幕这天,北半球是昼短夜长,故B正确;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故C错误;
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一直往南运动,所以浙江每日正午影子长度在变长,故D正确。
故选:C。
(2024 鄞州区校级模拟)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  )
①宇宙3K的微波背景辐射——大爆炸宇宙论
②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大陆漂移假说
③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④长江下游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壳在不断变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答】解:①发生大爆炸时,宇宙的温度极高,之后会慢慢降温,到现在还残留着3K左右的热辐射,与大爆炸宇宙论假说对应;
②大西洋的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是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依据,板块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与大陆漂移假说对应;
③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是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依据,与达尔文进化论对应;
④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三角状,所以称为三角洲,错误。
故选:A。
(2024 慈溪市校级模拟)2024年5月12日是母亲节,这一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解答】解:5月12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即甲和乙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故选:A。
(2024 拱墅区一模)小乐依据体积大小,将氢原子、肌细胞、太阳、月球标注在数轴的甲乙丙丁四处,如图所示。其中乙处标注的是(  )
A.氢原子 B.肌细胞 C.太阳 D.月球
【解答】解: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地球上的生物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两部分。所以物质世界中,从宏观到微观的大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氢原子→肌细胞→月球→太阳。
故选:B。
(2024 宁波模拟)如图,2023年8月31日,近几年最大的“超级月亮”如约而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B.这一天宁波昼夜等长
C.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③④之间
D.此时宁波的月相为新月
【解答】解:8月31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夏至日与秋分日位置之间即③④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宁波昼长夜短,此时宁波的月相为满月。
故选:C。
能力提升
(2024 台州三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点。
(2)4月25日这一天酒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解答】解:(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B点;
(2)4月25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酒泉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因此4月25日这一天酒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3)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克服摩擦做功,返回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返回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它的内能。
(2024 镇海区一模)如图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的模型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刻随着壶内液面的升高而升高,壶口处箭刻上刻度指示的便是当时的时刻。
(1)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刻。“漏刻改箭”本质是因地球的 (填“公转”或“自转”)所致。
(2)为准确计量时间,古人采用多级漏水壶逐级滴水的方式。为保证漏刻计时准确,应保持 号漏水壶中的液面高度恒定。
【解答】解:(1)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刻,说明是因地球公转所致;
(2)漏水壶中的液面高度恒定能使漏刻计时准确,与③直接相连的是②号漏水壶,需保持②液面高度恒定以保证流入③水流速度相同,故应保持②号漏水壶中的液面高度恒定。
故答案为:(1)公转;(2)②。
(2024 金华一模)风云气象卫星在轨监测地球大气的温度、湿度和云雨演变等气象要素,为我们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立下了汗马功劳。回答下列问题:
(1)气象卫星监测地球大气的气象要素时,主要监测大气的 层。
(2)风云4号系列卫星都属于静止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则该系列卫星绕地球公转一周需要时长约为 小时。
【解答】解:(1)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根据材料,风云气象卫星主要是“监测地球大气的温度、湿度和云雨演变等气象要素”,气象卫星通过监测对流层的气象要素,可以获取关于天气变化的重要信息。
(2)风云4号系列卫星属于静止卫星,其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风云4号系列卫星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长也约为24小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物质科学
第34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地球自转
考点二 昼夜交替
考点三 阳历和地球公转
考点四 月相
考点五 日食和月食
考点六 太阳和月球
考点七 太阳系
考点八 银河系
考点九 宇宙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题型二 太阳 太阳活动
题型三 日食与月食
题型四 月相
题型五 探索宇宙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考查频次 命题预测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知道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相对运动,能解释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2、知道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因,月相的产生与变化 3、通过对天体系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认识,初步形成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动态演化的思想。 24年考查3分 1.月球的结构特点的命题点有:月球概况;月球表面的特点;月球上与地球上差别等 2.月相有以下几种考法:①月相的含义;②月相与农历;③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④月相的记忆口诀;⑤月相相关的诗歌等 3.月食命题点有:a.月食的含义;b.月食的原理;c.月食的特点d.月食的分类及时间等 4.太阳结构与活动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太阳概况;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等的特点和周期 5.太阳与恒星的成长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红巨星的特点;②白矮星的特点;③超新星的特点④恒星的成长轨迹及特点 6.日食命题点有:a.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b.日食的原理;c.日食的类型d.日食的发生时间 7.太阳系的命题点有:①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②小行星带的特点与意义③火星、木星、金星等热门研究行星的特点
考点一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地轴始终指向 附近。
2.地球自转的方向: 。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站在地面上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相对运动,实际上是太阳没动,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图1)。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图2)。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h)。
(2024 西湖区一模)下列各种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中每天正午杆影长短不同
C.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
D.四季更替现象
考点二 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①内因:地球本身 。
②外因: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同。
(2)昼夜交替的周期
昼夜交替的周期约为24h,叫作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3)昼夜交替的特点
①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位置同一时刻的昼夜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午,有的是子夜,有的是正经历昼夜交替的早晨或傍晚。
②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4)昼夜交替的意义
昼夜交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至于过分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024 永康市校级模拟)假如只有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杭州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现象
C.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D.没有四季变化
考点三 阳历和地球公转
1.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方向是 ,周期是365.2422天。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 ,北极总是指向 附近。
2.阳历就是以地球 为根据。二十四节气是以 划分的,属于 成分,其在公历中的位置是 的。
(2024 温州二模)100米游泳测试是温州体育中考选择项目之一,以下为2024年女生游泳的成绩评定标准,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游泳 时间 3’00” 3’20” 3’40” 4’00” 4’20” 4’40” 5’00” 5’20” 5’40” 6’00”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成绩评定方式举例:同学游完100米所花时间大于3分钟,小于3分20秒,则成绩为9分。
(1)今年中考游泳测试的时间定于4月中旬: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如图所示的公转轨道上的哪两个位置之间: 。(填字母)
(2)在游泳过程中,手往后划人却向前进,这体现的科学原理是 。
(3)小科同学在某次游泳测试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4m/s,则她该次的成绩为 分。
考点四 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 。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 ,只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 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名称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
图像
月出 清晨 正午 傍晚 半夜
月落 傍晚 半夜 清晨 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 彻底不见 上半月上半夜 通宵可见 下半月下半夜
日地月三者位置
(2024 宁波一模)金星是地球的近邻,是除太阳和月球外全天最亮的天体。我国古代称之为“太白”。当它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或“晨星”;当它黄昏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或“昏星”。如图是某时刻地球、月球、太阳、金星的运行位置,此刻地球上我国P点能观察到的金星和最接近的月相分别是(  )
A.晨星、上弦月 B.晨星、下弦月
C.昏星、上弦月 D.昏星、下弦月
考点五 日食和月食
日食 月食
概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原理
三者的位置 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生时间 农历 (白天) 农历 (晚上)
类 型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可见区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
注意点:①看天空(站在地球上向天看)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过程中伴随是日偏食;发生月全食时,过程中伴随着月偏食。
③没有月环食:地球的阴影面积远大于月球,故不会产生环食。
④日食:证明月球是圆的;月食:证明地球是圆的。
(2024 嘉兴模拟)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科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B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球A和球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球A模拟的是月球
B.日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新月
C.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须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考点六 太阳和月球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2.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 ,其外部大气由内向外可分成三层:光球层、 层和日冕层。平时看到的是光球层。
3.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 、日珥、 和太阳风。
4.太阳黑子产生于 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 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周期约为11年。耀斑和日珥发生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会影响 和 ;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 ;影响地球 ,产生“磁暴”现象;产生 等。
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太阳与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关。
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6.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是一个没有 ,没有 ,也没有生命的荒凉世界。月球的典型地貌是 ,主要是由 或火山喷发形成的。月球上昼夜温差 。
(2024 湖州模拟)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2024 江北区模拟)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考点七 太阳系
1.太阳系的构成
、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2.各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
考点八 银河系
1.银河系是由众多 及 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2.从侧视图看,银河系像个 的铁饼;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又像一个大 。
3.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其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考点九 宇宙
1.宇宙的构成: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无边的、不断 的。
总星系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研究周围的自然界。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诞生
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逐渐形成固态的地壳、原始大气、原始海洋。在距今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原始海洋中诞生。人们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
(2024 越城区校级一模)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024 宁波一模)2023年3月24日,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形象,如图甲为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示意图,图乙是宁波某网友当日观察到的景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 B.行星、行星
C.卫星、行星 D.卫星、卫星
(2)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图中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据此推测当日农历日期最有可能是 。
A.初一 B.初三 C.十五 D.二十二
题型一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2024 杭州二模)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了多年以后科学家为拯救地球,计划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如果现在地球停止自转,下面现象会消失的是(  )
A.地球有昼半球夜半球 B.太阳光垂直照射地面
C.24小时的昼夜交替 D.太阳大气层的核聚变
(2023 西湖区校级二模)以下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B.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更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C.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
D.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
(2024 富阳区一模)下列有关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B.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题型二 太阳 太阳活动
(2024 舟山模拟)据科技日报消息,2024年1月至10月之间的第25个太阳周期活动高峰为“太阳活动极大期”。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光球层
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风
D.太阳结构从里到外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2024 温州三模)“预计未来三天,太阳活动水平中等到高,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耀斑。可能出现大地磁暴,甚至特大地磁暴。”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 日发布的这一空间天气预报信息广受关注。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耀斑的多少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太阳活动可能引发地震火山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2024 北仑区模拟)3月25日,内蒙古根河市观测到了极光。地球上的极光产生要经过三个环节,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科学事实不符的是(  )
A.太阳风主要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
B.地磁南北极是地球磁场最强的地方
C.高层大气中的微观粒子不包含粉尘微粒
D.月球上也能产生极光现象
题型三 日食与月食
(2024 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物理之美,光影呈辉”主题科普摄影大赛的作品《树荫下的日食》,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B.照片拍摄的当晚,当地天空中可能出现满月的月相
C.树荫下的“日食”其实是太阳倒立、放大的实像
D.树荫下的“日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2024 温州一模)如图是太阳、地球和月球在相对运动处于特殊位置时形成的一种天文现象,据此判断该现象是(  )
A.日偏食 B.日全食 C.月偏食 D.月全食
(2024 吴兴区校级模拟)为了验证“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小明制作了地球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用小球模拟地球,灯泡模拟太阳,如果小球上被照亮部分表示当地为昼,反之为夜。小球放在一个电动底座上,闭合开关S1小球会绕“地轴”缓慢转动;闭合开关S2,小球和底座会一起绕轨道缓慢运动。
(1)模型中的地球摆放存在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 。
(2)摆放错误更正后,为了验证“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则对开关的操作是 。
(3)若图中AB两点模拟月球,则可以模拟发生日食的点是 。
题型四 月相
(2024 杭州一模)金星是地球的近邻,我国古代称之为“太白”。当它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晨星”;当它黄昏出现时,人们称它为“昏星”。如图是某时刻地球、月球、太阳、金星的运行位置,此刻地球上P点能观察到的是(  )
A.晨星、接近上弦月 B.晨星、接近下弦月
C.昏星、接近上弦月 D.昏星、接近下弦月
(2024 温州模拟)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2024 下城区校级三模)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这两天可能出现 (选填“日食”或“月食”)。图中时间段是阴历中的一个月,以下符合这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的是 。
A.朔→上弦→望→下弦→朔
B.上弦→望→下弦→朔→上弦
C.望→下弦→朔→上弦→望
D.下弦→朔→上弦→望→下弦
题型五 探索宇宙
(2023 江干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
B.杭州地区的天气特点是四季分明
C.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由于地壳变动而形成的
(2023 平湖市一模)近日,詹姆斯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布了一张距离地球2.2亿光年的飞马座螺旋星系的照片,其直径约为9万光年,如图,下列选项中在结构层次上与飞马座星系相当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024 上城区校级三模)某科幻电影讲述下列故事: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人类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的家园。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
(2)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基础巩固
(2024 杭州二模)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等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C.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变化
D.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
(2024 浙江模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B.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D.地球上石油等能源物质生生不息,取之不竭
(2024 浙江模拟)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是(  )
A.能辨方位的经纬网 B.倾斜的地轴
C.绕月球公转 D.巨大的球体
(2024 杭州一模)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2024 杭州二模)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成功举办,如图所示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运会期间地球正从它向D位置运动
B.亚运会闭幕这天,北半球是昼短夜长
C.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
D.亚运会期间浙江每日正午影子长度在变长
(2024 鄞州区校级模拟)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  )
①宇宙3K的微波背景辐射——大爆炸宇宙论
②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大陆漂移假说
③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④长江下游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壳在不断变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 慈溪市校级模拟)2024年5月12日是母亲节,这一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2024 拱墅区一模)小乐依据体积大小,将氢原子、肌细胞、太阳、月球标注在数轴的甲乙丙丁四处,如图所示。其中乙处标注的是(  )
A.氢原子 B.肌细胞 C.太阳 D.月球
(2024 宁波模拟)如图,2023年8月31日,近几年最大的“超级月亮”如约而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B.这一天宁波昼夜等长
C.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③④之间
D.此时宁波的月相为新月
能力提升
(2024 台州三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点。
(2)4月25日这一天酒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2024 镇海区一模)如图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的模型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刻随着壶内液面的升高而升高,壶口处箭刻上刻度指示的便是当时的时刻。
(1)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刻。“漏刻改箭”本质是因地球的 (填“公转”或“自转”)所致。
(2)为准确计量时间,古人采用多级漏水壶逐级滴水的方式。为保证漏刻计时准确,应保持 号漏水壶中的液面高度恒定。
(2024 金华一模)风云气象卫星在轨监测地球大气的温度、湿度和云雨演变等气象要素,为我们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立下了汗马功劳。回答下列问题:
(1)气象卫星监测地球大气的气象要素时,主要监测大气的 层。
(2)风云4号系列卫星都属于静止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则该系列卫星绕地球公转一周需要时长约为 小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