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节:探究加速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设计过程,能够依据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学会选 择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2.经历用图象处理数据的过程,从图象中发现物理规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证据 的能力。 3.经历实验操作和测量的过程,知道如何平衡摩擦力、减小系统误差等操作方法,体会 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与人合作、学会分享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 能够依据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学会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教学过程时 间 教 学 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2 分 钟 环 节 一 : 引 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从牛顿第一 定律,我们知道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生活中,加速中的高铁,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月球,这些物体的运动状 态都在不断改变,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加速度。 可见:a 与 F 有关。 提出问题:除了合外力以外,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还有哪些?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 1 万 多座行星发动机。 物体的加速度,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那么加速度 a 与 m 、F 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1 分 钟 环 节 二 : 定 性 分 析 [师]:根据生活的经验,我们应该不难发现: 当质量 M 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 a 随合外力 F 增大而增大. 当合外力 F 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 a 随质量 M 增大而减小. 物理学不满足于这样的定性描述,我们还想知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 关系,这需要设计实验来探究。8 分 钟 环 节 三 : 设 计 探 究 方 案 一.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师]: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水平木板上放置的小车作为研究对 象,我们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它受到的力和运动的加速度。如何研究加速度 与力、质量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呢?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那就应该从 2 个方面进行研究 :(1)m 一定时,a 与 F 的关系 (2)F 一定时,a 与 m 的关系 二.实验方案的设计 既然有了猜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我们就要通过设计实 验来探究! 那么如何来设计这个实验呢,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 、实验中如何产生恒定加速度? 2 、如何改变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a? 3 、如何改变和测量物体质量 M ? 4 、如何改变和测量合外力 F? 2.1 产生恒定加速度 [生]:直接用手拉 [师]:这样做虽然方便,但并不可行,因为人手无法保证拉力是恒定的 那还有什么方法呢?回忆第一章测量物体加速度的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 产生加速度的? 在该实验中,我们可以继续利用这个方法,用 砝码通过滑轮拉动小车。 2.2 如何改变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a [师]:改变砝码的质量就能改变小车的加速度,而测量加速度,可以用打点 计时器来完成,下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纸带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2.3 如何改变和测量物体质量 M [生]:可以利用托盘天平来测量小车质量[师]:很好,那么我们就只剩最后一个问题 2.4 如何改变和测量合外力 F? 【思考】此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是多少? [师]:先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小车收到重力和支持力,细绳的拉力,还有 运动过程中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所以小车的合外力应该是拉力减去摩擦力; 但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会让小车合外力的测量变得十分麻烦 【思考】如何抵消摩擦力的效果,让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就等于细绳的拉力? [师]:可以利用斜面中物体重力的分力来抵消摩擦力的效果,实验中,只需 要用木块把长木板垫高合适的角度,就能使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刚好等于滑 动摩擦力,这一步操作,叫做:平衡摩擦力。 【思考】 已知前端所挂重物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重力,那请你思考:重 力大小等于绳的拉力吗? [师]:释放前端重物后,m 和 M 会从静止开始加速,有加速度。分析 m 可 知:绳的拉力 F 一定小于其重力 mg。 不过,在 M m 时,F 与mg 近似相等,以后我们会给出证明! 我们就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装置开始探究之旅啦!8 分 钟 环 节 四 : 实 验 探 究 及 数 据 的 三.开始实验 [师]:我们的实验分成 2 个方面来研究。 (1)M 一定时,改变钩码的数量进而改变拉力,测出不同拉力下小车的 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拉力的变化情况,确定二者的定量关系。 (2)F 一定时,增加小车的配重以改变车的质量,测出不同质量的小车 在这个拉力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车质量的变化情况,确定二者的定量关 系。 [师]: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展示实验的操作过程。 [师]:将两种情况下的各条纸带加速度按上面方法一一求出,研究 a 与 m、 a 与 F 的关系。 (1)a 与 F 的关系实验研究分析和处理 [师]:通过实验发现:在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即 a∝F。 (2)a 与M 的关系实验研究 [师]:通过 a-m 关系图线,同学们能确定二者间的量化关系吗?物理实验 除了严谨的设计,也需要大胆的猜想, 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分析吧,检验: a 是否与 m 成反比。既然不能判断图线是双曲线,我们转换思路:如果“a 与 m 成反比”成立,则“a 与成正比”也是成立的!我们可以做 a-关系图线进行检验。 [师]:通过实验发现:在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即 a ∝1 。 m1 分 钟 环 节 五 : 实 验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 自身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即 a∝F、a ∝ , 验证了我们实验前的猜想! [师]:到这里,我们这节课已接近尾声啦,我们共同回顾下本节课,我们取 得了哪些收获?从知识上,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小车的加速度与它的 受力和质量有关,4结论 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大小与受力成正比;当受力一定时,加速度大小与 物体质量成反比,证实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变量间的的关系进行讨论;在 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我们将木板垫高构成斜面,这是补 偿阻力的方法;在数据处理中,我们使用了图象法处理数据得出规律,尤其在 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我们将图线“化曲为直 ”,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