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一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入学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日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BDDCBBAACBA13.B【解析】H2在催化剂上还原NO生成N2和NH,N元素化合价由十2价下降到0价生成N2,由十2价下降到一3价生成NH,标准状况下,消耗11.2LN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当都生成NH时转移电子数为5X0.5Na=2.5N,A正确:由图可知,第⑦步中NHN)H生成和HO,有非极性键的形成,B错误:由图可知,生成NH的过程为N)·HN)NH)NHOH→NH→NH,N元素的化合价一直下降,N元素均被还原,C正确;NO和H反应生成NH和HO,化学方程式为2NO+5H餐化剂2NH,+2H,O.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15.(14分)(1)C(2)第四周期第ⅢA族(3)HCIO(4)PC(漏选、选错不给分)(5)Cl +2Br-Br2 +2CI(6)3(7)ABC(漏选、选错不给分)【解析】(6)10个电子的分子多效都是氢化物,①~⑧元素中能形成此类分子的有HO、NH,CH,共3种。16.(12分)(1)NaOH溶液2A1+2OH+6H0—2[A1(OH)]+3H↑(2)11(3)用激光通过分散系时可以观察到分散系里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存在氢氧化铝胶体(4)①6KNO,+10A1+18H20—3N↑+10A1(OH)3+6KOH②1350【解析】(4)②含氮废水中N)浓度为L.86X10”g/L,有上迷废水100m3,若要完全处理所含的NO,则需消耗金属铝的质量为186×1031X10X10L×号×27g/ml=1350g62 g/mol17.(16(1)NaCl+CO +HO+NH -NaHCO+NH,CI NH,CI(2)C02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3)①e→f→b→c②先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纯碱中含有杂质NaCI(4)①0H+H*—HO,CO+H—HCO(少写不给分)②0.4【解析】合成氨厂生成氨气,生成的氨气通入沉淀池溶解于食盐水中,再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该条件下碳酸氢钠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结晶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进入燧烧炉加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进入沉淀池循环利用。沉淀池得到的母液中含有氟化铵,可提取副产品HCL。(3)①A中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1,随后将CO2从b口通入B装置,与雾化后的饱和氨盐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最后多余的二氧化碳通入E中被吸收,因此连接顺序为a→c→f>b>c→g>h。②检验纯碱中是否含有NC1杂质,只需要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即可,具体方法为取少量试祥溶于水,先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纯减中含有杂质八C。化学参考答案(一中版)一1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入学考试化学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一16Na~23Al~27S32Cl3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半透购房锦水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半透膜用于淀粉胶体的提纯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D.可燃冰用作清洁燃料的火箭燃料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碳酸钠晶体(Na2CO·10H2O)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过程,称为风化,属于物理变化C“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中的醋酸是电解质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的结构式:Na一O一HB.NaS的电子式为Na[:S:] C.中子数为176,质子数为117的Ts核素符号:Ts2r1D.用单线桥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MnO.+4HcCl三MnC1,+C1,+2H0化学试卷(一中版)第1页(共8页)4.实验室需配制400mL0.5mol·L1Na2CO3溶液,已知M(Na.CO3·10H2O)=286g·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57.2g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C.可通过加热加快N2CO3·l0H2O晶体的溶解,并趁热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D.取准确配制好的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100mL,所得溶液中c(Na+)=0.1mol·L1★5.设V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 mol Cl2溶于水中,溶液中C1、C1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2NAB.常温、常压下,7.8g过氧化钠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2NAC.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D.22.4LC2(标准状况下)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VA★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ol·L1)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aClO溶液中:K+、Ca+、H+、CIB.无色透明溶液中:K+、Na+、OH、[A1(OH)4]C.Na2CO3溶液中:Ba+、K+、OH-、CID.强碱性溶液中:K+、Fe2+、Ca2+、C1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无味气A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打磨过的铝片和未打磨过的铝片分别放入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的试证明铝和氧化铝均能B管中,打磨过的铝片立即产生气泡,未打磨过与强碱反应的铝片开始无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用玻璃棒蘸取某样品,在外焰上灼烧,观察到该样品中一定含有钠火焰呈黄色元素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无色证明C1的非金属性D气体比C强化学试卷(一中版)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答案(高一入学Y).pdf 化学试卷(高一入学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