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5本教材近30处新变动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5本教材近30处新变动汇总

资源简介

2024年秋中外史纲要上册教材新变化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时导言(第9页)
2023年秋:……图为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Guó)国墓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戈,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铭文。戈是当时的格斗兵器。
2024年秋:……图为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guó)国墓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戈,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铭文。戈是当时的格斗兵器。
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第35页)
2023年秋:【图片标注】唐太宗(598—649)
2024年秋:【图片标注】唐太宗(599—649)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赋税制度(第42页)
2023年秋:……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2024年秋:……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安史之乱后,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赋税制度(第42页)
2023年秋:【史料阅读]……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
2024年秋:【史料阅读]……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科技(第48页)
2023年秋:【图片标注]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2024年秋:【图片标注]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现存于不列颠图书馆。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第53页)
2023年秋: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2024年秋: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录取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第73页)
2023年秋:【学习聚焦】长期以来,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明末,满族崛起,并最终取代明朝建立清朝。
2024年秋:【学习聚焦】长期以来,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明末,满洲崛起,所建立的清朝成为继明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第93页)
2023年秋:【学习聚焦】林则徐、魏源、徐继畲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2024年秋:【学习聚焦]林则徐、魏源、徐继畲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第99—100页)
2023年秋:……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议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
2024年秋:……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正式开始。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后,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议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第117页)
2023年秋: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024年秋: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第142—143页)
2023年秋: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2024年秋: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总结全国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2024年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教材新变化
2024年春季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2023年12月版次)对表述进行了部分修改。2023春季版(2022年12月印刷)和2024年春季版(2023年12月印刷)两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列举如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三子目 文明的交流
第三段第一行更改 P12
2023年春季版: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
2024年春季版: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并立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二子目 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七段第四行更新 P61
2023年春季版: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2024年春季版: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用化学方法合成新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一子目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第一段前两行增加 P84
2023年春季版: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024年春季版: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第二子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纵横 第三、四、五行删减 P85
2023年春季版: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有1万多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2024年春季版: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有1万多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第 17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一子目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三段意义分述 P103
2023年春季版:在亚洲,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他们声称“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
2024年春季版:在亚洲,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他们声称“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一子目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第四张配图替换为前视图 P129
2023年春季版
2024年春季版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第三子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后一段更新数据 P144
2023年春季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已率先身体力行。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 “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该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截至2022年7月,中国已经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另外,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到2021年12月,亚投行已有105个成员。这些具体措施,表明了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2024年春季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已率先身体力行。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 “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该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另外,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到2023年4月,亚投行已有106个成员。这些具体措施,表明了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2024年秋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3册
教材新变化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新变化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三子目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P37)2023版:……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2024版:……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以公职身份参与政治活动。……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一子目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P51)
2023版:……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2024版:……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它与在此前后颁布的法律一起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三子目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P65)
2023版:……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2024版:……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法王”“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一子目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P88)
2023版:……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2024版:……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来发行,称为“钞”。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一子目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P89)
2023版:【历史纵横】……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2024版:【历史纵横】……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人民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一子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P93)
2023版: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和徭役。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
2024版: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和徭役。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二子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P108)
2023版:……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2年末,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8亿人,覆盖96.8%的人口。
2024版:……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末,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79亿人,覆盖97.7%的人口……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材新变化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一子目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P14)
2023版:……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2024版:……20世纪40年代,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二子目 陆海交通的发展(P77 )
2023版:
2024版:更新至2023年12月。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二子目陆海交通的发展(P77)
2023版:……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以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均超过40%。
2024版:……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为4232万载重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以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均超过50%。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新变化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
第三子目美洲印第安文化(P32)
2023版:【历史纵横】……新几内亚岛上的原住民最早种植甘蔗,饲养猪、狗和鸡等动物,掌握了一定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可以制作简单的陶器。
2024版:【历史纵横】……新几内亚岛上的原住民种植甘蔗,饲养猪、狗和鸡等动物,掌握了一定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可以制作简单的陶器。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时导言(P55)
2023版: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
2024版: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四子目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P84)
2023版:……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2024版:……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