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课题2.2酸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下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教学目标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加深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的认识,加深对酸的概念和共性的理解。培养从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归纳共性、区分特性、实验类推、演绎推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酸的化学式、物质分类、离子种类、,从微观的角度探析反应的实质。从性质和用途的角度定义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环保方面。新知导入在学习盐酸、硫酸之后我们发现它们存在一些相似的性质。现在对它们的化学性质你有什么想法呢?新知导入酸与指示剂作用新知导入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颜色变化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颜色变化稀盐酸 变红 不变色稀硫酸 变红 不变色【实验结论】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也可使用点滴板进行实验优点:操作简单、节约药品、便于对照、效果较好。解决问题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解决问题探究新知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探究新知现象 化学方程式镁锌铁 ①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Mg + 2HCl== MgCl2 + H2↑Mg + H2SO4 ==MgSO4 + H2↑反应较快,有大量气泡产生Zn + 2HCl = ZnCl2 + H2↑Zn + H2SO4 =ZnSO4 + H2↑有气泡缓慢产生;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 + 2HCl =FeCl2 + H2↑Fe + H2SO4 =FeSO4 + H2↑探究新知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探究新知现象 化学方程式铁锈+稀盐酸铁锈+稀硫酸①铁锈逐渐消失,铁钉变得光亮;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①铁锈逐渐消失,铁钉变得光亮;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 + 6HCl =2FeCl3 + 3H2OFe2O3 + 3H2SO4=Fe2(SO4) 3 + 3H2O探究新知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和氢气。3、酸可以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和水。课堂总结酸+活泼金属 金属化合物+氢气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酸+金属氧化物 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水分层作业1.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对发生变化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铁钉表面的铁锈将消失B.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C. 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D.溶液的质量将会减少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溶液的质量会增大;铁锈反应完后,铁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依然会增大。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为什么不可将醋放在铁锅中长时间烹调,不可用铝制品调拌要放醋的凉菜?答案: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铁、铝发生化学反应。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常温下,浓硫酸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铁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所以可以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某新上岗的工人违反操作规定,边吸烟边用水冲洗运输过浓硫酸的铁罐车,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请以该厂技术员的身份分析一下发生爆炸的原因。答案:用水冲洗铁罐车时,浓硫酸被稀释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气,氢气在爆炸极限内遇火发生爆炸。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2. 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铁钉表面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 2FeCl3+3H2O有气泡产生Fe+2HCl FeCl2+H2↑解析:生锈的铁钉表面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它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使溶液呈现黄色;当铁锈反应完后,铁继续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反应一段时间后,可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3.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O稀盐酸的质量/g氢气的质量/gO稀盐酸的质量/g容器中溶液的质量/gO稀盐酸的质量/g铝片的质量/gO稀盐酸的质量/g容器中铝元素的质量/gA B C DB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2酸的化学性质 课件--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下.pptx video(6).mp4 video(7).mp4 酸与指示剂作用.mp4 酸与指示剂作用2_20250220_1419253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