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非遗木版年画介绍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非遗木版年画介绍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简介与历史
题材与内容
艺术风格分类
制作过程技艺


木版年画里的美好祈愿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第一部分
简介与历史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源于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门神演变而来。它以木板雕刻为印刷手段,内容多以吉祥喜庆、驱邪避邪、民间传说为主题。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和地域特点,是人们在春节期间祈福招财、庆祝丰收的喜庆之物。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01
木版年画简介
01
千年历史
01
02
03
道光年间,在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年画”一词,从此,所谓“年画”就拥有了固定含义,即是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鼎盛阶段。
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木版年画发展到清代中晚期,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地,其中著名的有:重庆梁平、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山西平阳等地。清末民初年间,年画的使用地区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在内 。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第二部分
题材与内容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02
题材
木版年画
年画取材于世俗社会生活,题材无所不包,根据王树村先生统计,各种题材画样多达两千多种。有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世俗生活类、风景名胜类、实事新闻类、讽喻劝戒类、仕女娃娃类、花鸟虫鱼类、吉祥喜庆类等等。
02
内容

喜画,新婚人家贴用的喜庆画,如“麒麟送子”、“龙凤呈祥”、“子孙万代”等。
祝福庆寿画,是庆祝开业和福寿吉日的年画,如“利市仙官”、“百寿图”等。

行业祖师像,是各个行业祭奠创业祖师或收徒传艺等仪式上贴用的纸祃(神像)类画,如“药王孙思邈”、“吴道子”等。

扇面画,是夏季年画淡季时补充性的木版印画制品,山东潍坊年画作坊有“刻版坐案子,捎带糊扇子”的民谣。

02
内容
西湖景和丈画,西湖景就是俗称的“拉洋片”中的洋片,或西洋镜,以风景为主,兼有时事题材。丈画是贴在茶圆、酒楼和大型横披画,多以文武戏处故事为主要题材。

灯屏画,也叫灯方画,粘贴在灯笼四面,内容多取材历史故事和戏曲,常与迷语结合,称为“灯迷”。

玩具博戏类,用于做棋盘、纸牌、走马灯或风筝的装饰上。

其他杂画,各种岁时节日用的装饰画如冬至用的“九九消寒图”、端午节用的“钟魁打鬼图”、中秋节用的“月光祃”等。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第三部分
艺术风格分类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03
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据传约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中叶。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它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
2006年5月20日,杨柳青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4月1日,入选第一批天津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传统民间版画。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乡土气息浓厚,制作工艺别具特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
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
杨家埠木版年画
03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01
武强年画经过历代艺人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
02
03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
03
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与剑南春酒、赵坡茶并称为“绵竹三绝”。
绵竹年画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4年2月2日,第23届绵竹年画节开幕。
03
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漳州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年画内容主要是喜庆迎新和避邪两大类别。漳州木版年画的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在中国所独有。雕版上所有线条和色块的边缘都是向外倾斜的,这便于印制时调节水分。印制时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线条版。
2006年5月20日,漳州木版年画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漳州市艺术馆为漳州木版年画项目的保护单位。



03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是中国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年画,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历经700年风雨兴衰[1]。它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淮坊的年画齐名,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生产基地之一,影响远及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佛山市政府和禅城区已把木版年画列入首批重点项目。
01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第四部分
制作过程技艺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04
制作过程技艺
设计
画稿
根据主题和民间习俗,绘制出年画的内容。用毛笔或者碳条设计勾勒画稿十分考验手艺人的画工和审美年画要求寓意要好、模样要合心意根据工艺需求分布配色人景位置要妥当。
雕刻
木板
将画稿反刻在木板上,形成印刷用的版面。梨木经过锯、刨、铲等一系列工序再用各式刻刀进行雕刻年画有几个色、就需雕刻几块面版通常耗时一个月左右。
04
制作过程技艺
制作过程技艺
将版面涂上墨水,进行印刷。色版印制是木版年画的重要工艺!需要至少3块版、正反面刻5-6个颜色先印制出墨线稿、再逐一套色印刷。
3印刷
对印刷后的画面进行色彩渲染,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4色彩渲染
完成色彩渲染后进行装裱,便于张贴和收藏。
5装裱
04
选材与备料过程
通常选用质地细腻,纹理均匀的木材,如梨木、梳木等,以确你刻板印刷的清撕度和耐用性。
优质木材选择
选用双凰性好、帮性强的紙继,如意纸、鬲皮紙等,以承教印剧过程中的色彩和出索,
紙张准备
采用天然矿物医或慎物领料。如朱砂、石青、慈萬等,以保证年画的色彩鲜艳且持久,
颜料准备
04
刻板印刷技术介绍
将设计好的图案转印到木板上,由狡笤精湛的雞刻师根掘线彔进行精细雞刻,形成凹凸有致的图案,
刻板制作
将颇料均匀地涂別在刻板上,西将纸张覆盖在刻板上,用刚子或布团经轻按压,使颇科滲透到奼张上,形成谓晰的图案。
印刷过程
根掘年画的设计需求,可能震要进行多次印刚,以豔加不同的色彩和規象,星现出丰富的展次感。
多次印刷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第五部分
木版年画里的美好祈愿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05
木版年画里的美好祈愿
木版年画常用于祈求家庭幸福、健康长寿、财富增长和学业有成。例如,文门神系列如《五子登科》寓意望子成龙,而武门神系列如《秦琼尉迟恭》则象征辟邪驱鬼、镇宅安宁。
祈福纳祥

门神如钟馗和秦琼、尉迟恭等,常被用来驱邪避凶,保护家庭免受邪恶侵扰。
驱邪保平安

年画中的牡丹、莲花等图案象征富贵和吉祥,而“加官进爵”等主题则寓意着权力和地位的提升。
富贵荣华

05
木版年画里的美好祈愿
如“天仙送子”和“麒麟送子”等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美满、子孙繁荣的祝愿。
爱情与婚姻
如“状元及第天姬送子”等,寓意学业有成和子孙后代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学业进步
如“四季平安”、“利市和合”等,表达了对一年四季平安无虞、生意兴隆的期盼
丰收与富裕
c
传递年画文化基因 造就非遗文化经典




制作木版年画需要精湛的技艺,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们用心去完成。木版年画各地风格迥异,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