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极地地区(课件41张)-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0 极地地区(课件41张)-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极地名片
天然实验室
座头鲸
11.0《极地地区》
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核心素养要求
1.要求学生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我是“南极绅士”
我是“北极霸主”
“我们”有哪些相同点?
议一议
学生活动一
读图11.1-11.2,认识极地的位置和范围。
1.据图11.1,描述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据图11.2,描述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范围和纬度位置:
南极地区是指66.5°S(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纬度位置位于南寒带,高纬地区。
1.据图11.1,描述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c
a
b
海陆位置:
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中心,与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三大洋相邻。
1.据图11.1,描述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范围和纬度位置:
北极地区是指66.5°N(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纬度位置位于北寒带,高纬地区。
2.据图11.2,描述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圈
北极圈



北 冰 洋
海陆位置: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与亚洲、北美洲、欧洲相邻。
2.据图11.2,描述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美洲
亚 洲
欧 洲
学生活动二
阅读课本110页-112页,探究极地的自然环境。
1.对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完成下面表格。
2.阅读“思与学”,说说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的多。
1.阅读课本110-112页,对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气温
降水
风速
地形
代表动物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
年降水量55毫米(白色荒漠)
年降水量100-250毫米
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风库)
平均风速10米/秒
冰雪平均厚度2000多米(冰雪高原)
以北冰洋为主
企鹅、磷虾、座头鲸
北极熊、北极狐、驯鹿
南极地区的大风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对南极地区气候有这么一段记述:“今天早上,我们施放探空气球。但气球还没有灌满气,就被7级大风吹爆了。第二个也是如此,直到第三个才算成功。当时的气温是–21℃,又有强风。等我们放完气球后,帽子、眉毛、胡子都结了厚厚的一层白霜,一个个活像白胡子老头。探险家称南极地区为‘风库’,这话不假。我们在南极地区下锚63天,47天是6级以上的大风天。据澳大利亚一个科学考察站20年的记录,南极地区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有300天。南极地区风凶极了,刮起来尖叫着,顺着地面横扫,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掀倒。
读一读
秦岭站可抗17级大风
2.阅读“思与学”,说说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的多。
海陆因素的影响: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且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洋释放热量慢。
地形因素的影响:南极大陆号称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00米以上,受海拔的影响,气温;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仅以海平面相当。
从海水温度看:南极地区被冰冷的海水环绕,北极地区有从较低纬流入的温度较高的海水。
天然实验室
学生活动三
读图11.1、图11.2、图11.5-图11.7和课本113-115页,认识极地的科考价值。
1.阅读图11.1,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说说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都选择在1-2月的原因。
2.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
3.在图11.2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收集有关资料,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价值。
1.阅读图11.1,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说说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都选择在1-2月的原因。
泰山站: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昆仑站
长城站
秦岭站
长城站: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中山站:南极圈内第一个科考站,位于印度洋沿岸。
昆仑站: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纬度最高的科考站。
秦岭站: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气温回升,白昼时间长,适合建站。
长城站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在南极大陆上建立 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昆仑站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泰山站
2014年2月8日,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为什么泰山科学考察站设计成架空的蝶形造型
为什么泰山科考上的造型设计呈架空的蝶形?设计的解释,碟形造型视野开阔,能减少风阻,有利于大风通过;主体建筑架空离地,一方面有利于大风吹走下方的积雪,另一方面把主体建筑与冰面隔开,维持站内温度。
思与学
泰山科考站具有蝶形造型和架空设计,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红色的大飞碟。
秦岭站
2024年1月13日,南极秦岭站主楼主体结构实现封顶。
2.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
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3.在图11.2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收集有关资料,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价值。
科学研究 :北极是地球的冷源之一,其气候变化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系统有重要影响。
北极圈
黄河站
资源开发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渔业、水力资源、金属矿藏和能源储量。
环境保护 :通过北极科考,可以系统掌握北极生态系统特征并预测潜在变化,为极地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北极黄河站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
座头鲸
捕杀鲸鱼
学生活动四
读图11.8和课本116页-117页,探究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极地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原因。
2.如何保护极地的环境。
(1)乱捕滥杀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1.极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原因。
阅读材料
(2)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1.极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原因。
(3)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石油泄漏,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
1.极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原因。
(4)开展极地旅游,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1.极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原因。
2.如何保护极地的环境。
(1)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条例,保护人类共有的极地。
2.如何保护极地的环境。
(2)极地科考产生的垃圾带回处理。
尤其是在南极地区,队员要把所有产生的垃圾带回考察站处理,有些还要带回本国处理,不能随便扔掉或烧掉。
2.如何保护极地的环境。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延缓全球变暖趋势。
全球变暖加剧,极地冰川将会融化,极地生态将造成重大影响,同时大量融化的冰川将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很多沿海城市和国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灾害。
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四十周年,为表达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致敬和颂扬,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银质纪念币背面有北极地图轮廓及中国2座北极考察站点位(左图)。右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冰北极科考站位于黄河站的(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2.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
C
B
练一练
南极洲(Antarctica),位于地球南端,全洲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南极大陆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图为南极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南极洲无永久性居民,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气候( )
A.全年温和少雨
B.全年寒冷多雨
C.终年严寒干燥
D.终年炎热干燥
4.南极洲形成该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近 D.距海远
C
A
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2022年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建成。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南极建科考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 ②烈风
③沙尘暴 ④暴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我国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7.请你判断: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A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