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了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2.史料实证:搜集史料,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3.历史解释:运用比较法,从反对对象、核心思想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了解近代思想家和科学家的事迹,认识他们为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而献身的精神。课前预习一、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 。“复兴”的原意为“再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2.原因(1)经济上:西欧中世纪晚期 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2)文化上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 罗马文化积淀。③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3)人才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 ,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3.实质:创立符合新兴 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人文主义以 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 社会的幸福生活。(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5.成就地区 成就 特点意大利(起源) 14世纪,产生了 、 、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文学三杰” 讽刺 的封建腐朽,宣扬15世纪,出现了 、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美术三杰” 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欧洲各地 (扩展)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的 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杰出代表,作品有《 》《李尔王》等 充分体现了 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6.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 。二、宗教改革1.背景文艺复兴使 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 。3.内容(1)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 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主张建立独立的 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4.结果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 。5.扩展: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 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6.影响(1)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2)经济:有利于欧洲 的成长。(3)推动了欧洲 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原因: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 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2.时间: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 ”。3.主要成就(1)天文学: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2)物理学:英国科学家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其他方面: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4.影响(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 思维方式。(2)确立了通过观察、 、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3)科学革命促进了 和社会进步。四、启蒙运动1.背景(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和教会的思想束缚。2.含义:启蒙运动就是以 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3.历程(1)17世纪, 出现早期启蒙思想。(2)18世纪, 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4.精神内核:“ ”,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5.主张(1)共性主张①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 。②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③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 、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2)个性差异国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地位法国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 ,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希望“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 立 -卢梭 主张 和直接民主制 -英国 亚当·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 被尊为“ ”德国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 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6.影响(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 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直接推动了美国 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 的精神武器。课后习题1.基督教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分支,该分支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初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的注疏。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这一做法( )A.实质上与路德宗教改革精神一致 B.旨在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C.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圣经》的崇拜2.《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两位骑士相遇,双方想起对方深爱着艾米莉而怒火中烧。阿西德对派拉蒙以死相威胁,不过答应第二天给派拉蒙带来甲胄和武器。虽然阿西德有能力取派拉蒙的性命,但他没有乘人之危,而是显现了君子风度。故事反映了这一时期( )A.传统思维决定问题解决 B.人文主义思想色彩浓厚C.财富观念的近代化变迁 D.理性主义思想观念传播3.新教主义认为,上帝是在自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显现自己的,白昼更替、四季循环、月亮盈亏和星辰运行都有一定规律,认识这些规律,就认识了上帝的智慧,显示了上帝的全知全能。这说明,宗教改革( )A.否定了天主教因行称义观念 B.推动和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C.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的成长 D.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科学发展4.1517年,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拉开宗教改革序幕。他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这一主张( )A.否定教会存在的作用 B.提倡宗教信仰的自由C.彰显人文主义宗教观 D.体现世俗权力的价值5.古代思想家以及大多数人认为,宇宙是由神秘的力量所驱使,人类对这种力量几乎无法理解且无法控制,但是,在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自然界被认为像最精致的机械钟一样运转,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这一现象说明( )A.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B.工业文明显现曙光C.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D.科学革命解放思想6.“哥白尼”这一姓氏的波兰语原意是“谦卑”。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所用的27个实例中有25个是他自己的实测记录,如他测得地月平均距离为地球半径的60.30倍(现代值为60.27倍)。据此,对“谦卑”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科学精神 B.经世致用 C.重视实践 D.怀疑一切7.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8.“人文精神”即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C.“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如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德国的歌德、席勒和康德等。这些思想家从理性原则出发,向封建专制和反动教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内容涉及宗教、哲学、伦理、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和教育等领域。他们在反对封建制度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理论,这些先进的理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摘编自郑晓宇、李顺金《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及思想》材料二:在意大利,一些自由派贵族深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开始从事实际的改革活动。卡贝利亚(1738—1794年)出身贵族,十分富有,本可以过着悠闲的富人生活。但他却在新思想的激励下,不断致力于哲学方面的写作和从事实际的改革事业。启蒙运动的影响在奥地利表现得比较特殊。1780年,奥国皇帝约瑟夫二世(1780—1790年)在其母亲死后,决定奉行开明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包括:任命一批法学家,修改民事诉讼法典,减轻刑罚,并废止死刑。约瑟夫二世的改革使奥国避免了革命,并使它从一个中古国家一跃而成为一个近代国家。——摘编自徐鹤森《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课前预习】一、新文化运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古希腊、学者文人、资产阶级、人、理性、现世、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教会、人性的自由、人文主义、封建秩序、人本身与现世世界二、天主教会、《九十五条论纲》、自己、民族教会、路德派、加尔文派、思想、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三、自然界、科学革命、日心说、牛顿、理性化、实验、思想解放、四、专制王权、理性和科学、英国、法国、理性、理性、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主权在民、自由竞争、理性、现代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制度、独立战争、民族独立【课后练习】1.答案:A解析: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等人的注疏,实质上是否定教会的权威,这一做法与路德宗教改革一致,故选A项;B项是表象,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B项;这一做法是否定天主教会,并非否定上帝或《圣经》的权威,故排除C、D两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材料“两位骑士相遇,双方想起对方深爱着艾米莉而怒火中烧”“虽然阿西德有能力取派拉蒙的性命,但他没有乘人之危,而是显现了君子风度”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反映了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色彩浓厚,故选B项。材料中阿西德没有趁人之危与派拉蒙进行决斗,体现出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与过去中世纪时期骑士决斗的传统思维有所不同,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爱情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而非财富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启蒙运动时期宣扬理性主义,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宗教改革促使人们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项正确;因行称义是指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本质上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材料重点强调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人们加深了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排除A项;人文主义强调肯定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宗教改革对近代科学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到对资产阶级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他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可知,马丁·路德认为,只要个人信仰虔诚灵魂就可得救,这是人文主义在宗教领域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马丁·路德否定教会存在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信仰的虔诚,而不是信仰自由,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世俗权力,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材料“在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体现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D项正确;材料与启蒙思想、新教理论无关,排除AC项;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排除B项。故选D项。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实测记录”等,表明哥白尼是用科学态度撰写著作的,故选A项;科学精神包含了重视实践和怀疑一切,且题干中要求选“最准确”的一项,故排除C、D两项;经世致用指学术要为现实服务,材料并未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项。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认为潮汐是由于月球的引力产生的,月球对海水的吸引引起海水涨落产生潮汐,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强调的是理性,符合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内涵,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反映的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人文精神;C选项反映的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精神;D项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9.答案:(1)特点:涉及的国家众多;涉及的领域广泛;以反封建专制和教会为目标;以理性为原则。(2)影响:促进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宣扬了资产阶级人权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封建国家的社会改革;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促进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英国的洛克……德国的歌德、席勒和康德等”可知,涉及的国家众多;依据“内容涉及宗教、哲学、伦理、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和教育等领域”可知,涉及的领域广泛;依据“向封建专制和反动教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可知,以反封建专制和教会为目标;依据“这些思想家从理性原则出发”可知,以理性为原则。(2)影响:依据材料一“他们在反对封建制度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理论,这些先进的理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宣扬了资产阶级人权平等思想;依据“1780年,奥国皇帝约瑟夫二世(1780-1790年)在其母亲死后,决定奉行开明的改革”可知,促进了欧洲封建国家的社会改革;结合所学从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促进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等角度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