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简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了解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资本主义扩展的过程。
2.唯物史观:了解英、美、法、德等国依据各自国情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3.历史解释: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进步性。
课前预习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6—17世纪,英国 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过程
①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
②随后,英国经历了 、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 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意义:“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 在英国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也为英国 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结果
①《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②《王位继承法》: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__ __,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③“光荣革命”后,英国 逐步形成。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2)过程
①开始:1775 年4 月,波士顿附近 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②发表《独立宣言》:1776 年7 月4 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__ __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③胜利: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 革命。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8 世纪,法国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 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过程
①爆发:1789 年7 月14 日,法国爆发大革命。
②颁布《人权宣言》: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__ __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③颁布宪法: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革命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斗争异常激烈。
④法兰西第一帝国
A.建立:1799 年,__ __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B.评价: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__ __经济制度,但他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
C.覆灭:1815 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__ __覆灭。
(3)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__ __,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2)外来干涉:一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恨和恐慌。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法国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组织反法联盟干涉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二是英国霸主的积极干涉。
(3)经济基础:国内小农经济基础扩大,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4)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法国资产阶级因为利益不同,分为若干政治派别,政治主张的不同增加了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背景
(1)随着__ __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2)为了维护自身利益,__ __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2.政体形式
(1)英国:英国是__ __的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18世纪中叶,英国形成__ __。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2)美国:美国是实行共和制的代表
①确立标志:1787 年,美国颁布宪法。
② 1787 年宪法的内容: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__ __、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规定美国是 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③1787 年宪法的评价: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 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3)法国:19 世纪,法国经历了 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3.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 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1861年,面临空前危机的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 改革。
(2)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 得到土地。
②随后沙皇又进行其他改革,如实行 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 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3)评价: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 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 残余。
2.美国内战
(1)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__ __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为尖锐。
(2)过程
①爆发:1861 年,美国内战爆发。
②颁布法律: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__ __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
③内战结束:1865 年,内战结束。
(3)影响: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__ __,随后又在法律上承认了__ __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3.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19 世纪中期,意大利和德意志都处于分裂状态。
(2)过程
①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__ __。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 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德意志: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__ __为宰相,他决心通过武力统一德意志。1864—1871 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__ __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4.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19 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 年推翻__ __统治,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①明治政府加强__ __,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②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宪法肯定了__ __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__ __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3)影响
①积极:与封建制度比较,__ __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②消极: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__ __。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课后练习
1.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不流血的手段”是指( )
A.德国统一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光荣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2.美国联邦国会公开征集的宪法修正案被称作《权利法案》,其中确认“宪法中列举的权利并不是人民享有的全部权利”“任何没有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或禁止各州政府行使的权力,仍归各州或人民保有”。据此可知,《权利法案》体现的原则是( )
A.自然权利 B.人民主权 C.分权制衡 D.民主共和
3.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都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其中“相同目标”是( )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废除君主专制
4.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光荣革命
5.恩格斯曾对一个历史人物有这样的评价:“他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该历史人物是( )
A.路易十四 B.俾斯麦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6.有学者称,在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中,18世纪在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中,解决了一个很多国家都容易忽视的问题。即社会从革命向平稳的和平发展过渡的权力再分配问题,以及大众如何被和平地纳入新的体制的问题。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事件是(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光荣革命”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议会改革
7.自部落时代以来,俄国农民就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的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自身独特气质”,因而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背离广大农民的利益 B.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C.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 D.加深了对农民的剥削
8.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易服”“剪发”等措施。这直接推动了( )
A.富国强兵 B.殖产兴业 C.对外扩张 D.文明开化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有何意义?依据材料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3)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
【课前预习】
一、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扩大、天主教徒、君主立宪制、莱克星顿、人民主权、资产阶级、专制制度、封建专制、人民主权、拿破仑、资本主义、拿破仑帝封建制度
二、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立法权、联邦制、奴隶制、共和制、两党制
三、农奴制、赎买、地方自治、义务兵役制、资本主义、农奴制、奴隶制、《宅地法》、土地问题、黑人、君主立宪制、俾斯麦、德意志帝国、幕府、中央集权、天皇、军国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制度
【预习自测】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选择C:据材料“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不流血的手段”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光荣革命”。排除A:德国统一是普鲁士通过战争完成的,与“不流血”不符。排除B:法国大革命比较剧烈,发生了流血事件。排除D:美国独立战争指北美13块殖民地人民通过武力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与“不流血”不符。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法律制度。材料所体现的是人民主权,故选B,排除A、C、D。
3.答案:A
解析:“18世纪后期的40年”是指1760—1799年。结合所学可知,1760—1799年期间,大西洋两岸先后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故A正确。实现民族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目标,废除君主专制是法国大革命的目标,B、D排除;美国、法国均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而非君主立宪制,C项排除。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及所学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受到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鼓舞,而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类似,是都要推翻本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C项正确;据材料“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可知,这里论述的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B项;光荣革命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德意志地区的封建势力,并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这些地区,动摇了当地封建统治的基础,所以恩格斯会对拿破仑有这样的评价,故该人物是拿破仑,故D项正确;A项是法国国王,本身就是封建社会的代表人物,不符合“旧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排除A项;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C项。故选D。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完善的,符合“18世纪、从革命向平稳的和平发展过渡的权力再分配问题,以及大众如何被和平地纳入新的体制的问题”的描述,故选C;君主立宪制和光荣革命都是在17世纪,议会改革是在19世纪,排除ABD。
7.答案:C
解析:选择C:据材料可知,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这符合农民的利益。排除B: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封建制度有所触动。排除D:材料不能体现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变化,并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广大农奴,使得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农民的剥削。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易服”“剪发”等都属于改革社会风俗的内容,所以这些措施直接推动了文明开化,D项正确;“易服”“剪发”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以及对外扩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C项。
9.答案:(1)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或财政权)。
(3)A、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B、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C、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是光荣革命。
(2)材料二应该是出自《权利法案》,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保障了议会的权力,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