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简介

(1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了解早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的史实,认识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2.史料实证:结合《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3.历史解释:梳理第一国际、巴黎公社革命等史实,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课前预习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 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 也极其有限。
(2)目的:为了改善 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阶级进行了从捣毁机器到争取 的多种形式的斗争。
(3)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 织工起义。
(4)意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登上历史舞台。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代表人物:法国人 、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2)思想主张
①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的种种弊端。
②他们反对 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3)评价: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他们的设想被称为“ ”。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过程: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革命家 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 后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 。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年2月。
(2)内容
①《共产党宣言》肯定了 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共产党宣言》肯定阶级斗争在 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3)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 的诞生。
3.实践及理论探索
(1)实践: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 。
(2)理论探索
①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 》第一卷出版。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 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 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4.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 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 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 的重要思想武器。
(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
(1)成立: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
(2)意义: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 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
(1)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2)措施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 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 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 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由 管理工厂。
⑤实行 工作日。
(3)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4)意义:巴黎公社作为 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 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课后练习
1.19世纪,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文创立“新和谐公社”
②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③《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④《共产党宣言》发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2.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3.“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4.《共产党宣言》里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指出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在于( )
A.夺取国家政权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夺取生产资料 D.发展社会生产力
5.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述此学说的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6.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质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在此,恩格斯( )
A.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
C.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D.指出了无产阶级走向联合的时代要求
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据此可知,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国家 B.工农联盟政权 C.政治经济组织 D.新型工人政权
8.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巴黎公社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建立了国民自卫军
C.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D.没收资本家的工厂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篇》
材料二 “巴黎公社……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共产党宣言》。
(2)材料二体现了巴黎公社的哪些措施?其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课前预习】
一、资本主义制度、政治权利、劳动条件、政治权利、西里西亚、政治力量
、圣西门、资本主义制度、自由放任、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阶级社会、马克思主义
、武装起义、资本论、剩余价值、唯物史观、人民群众、人类社会发展、工人运动、民族民主运动
三、1864、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政权机关、国民自卫军、监督、工人合作社、八小时、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课后练习】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逻辑,欧文创立“新和谐公社”和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依据以上逻辑,④③排在后面,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及材料中提及的“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这些“发明家”应为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批判并对未来社会进行过设想的空想社会主义。故答案为B项。
3.答案:B
解析:A.《四月提纲》是1917年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的报告,提出俄国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B.根据材料信息“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并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被发表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传播到欧亚等国家,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B项正确;C.《大抗议书》是英国国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文件,形成于1641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D.《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由材料“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知,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即发展社会生产力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D项正确;《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A项;《法兰西内战》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排除B项;《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排除C项。故选:D。
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可以看出恩格斯在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的联合,排除D项。故选:A。
7.答案:D
解析:“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体现了巴黎公社的人民主权原则,说明巴黎公社是新型工人政权,故D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故A错误;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8.答案:A
解析:根据“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符合人民民主原则,故A项符合题意;建立国民自卫军是军事措施,与政治民主无关,故排除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没收资本家的工厂属于经济措施,与政治民主无关,故排除CD。故选:A。
9.答案:(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产物。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巴黎公社官吏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成立工人合作社。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解析:(1)由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可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产物;另外结合所学可再从《共产党宣言》的地位及内容说明其意义;从地位上看,《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从内容上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措施:由材料“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可归纳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政权;由材料“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可归纳为巴黎公社官吏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由材料“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可归纳为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成立工人合作社。政权性质:由材料“摧毁旧的国家政权……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