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分析比较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概况,认识其各自的特点。2.唯物史观:分析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3.历史解释:通过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对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的重要影响,体会各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课前预习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表现(1)在东亚①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 。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 、 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②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 斗争。(2)在东南亚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 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②越南掀起了反抗 殖民统治的斗争。(3)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 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4)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 ”运动。3.印尼的民族大起义(1)1920年,印尼 成立。(2)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 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3)1927年, 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 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主张:以爱、 和 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2)方式:动员群众、运用 的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3)概况阶段 措施 结果1920— 1922年 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②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③恢复 和不买英国布;④抗税 与英国殖民当局进行斗争,1922年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1930— 1934年 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 ”,引发印度各地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甘地的部分要求1940—1942年 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埃及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1)领导: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 。(2)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街垒战等。(3)过程①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驻军、控制 、领事裁判权等。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 国家。③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④此后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2.摩洛哥反抗西班牙和法国侵略(1)领导:克里姆。(2)结果:1923年,克里姆建立 ,但1926年被西班牙、法国殖民军扼杀。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背景: 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兼并埃塞俄比亚。(2)领导:塞拉西一世。(3)结果:坚持游击战争击败意大利侵略,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概况国家 事件阿根廷 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智利 左派力量组成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尼加拉瓜 领导抗美斗争卡德纳斯改革2.最具代表性事件(1)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①斗争目标:“把 侵略者赶出国土”。②斗争对象: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③斗争结果a.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 年撤出尼加拉瓜。b.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①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②措施a.对内:推行 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b.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 行业收归国有。③影响: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 。(2)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3)成为影响 的重要因素。课后练习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人民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典型事件是( )A.黄埔军校建立 B.冯玉祥五原誓师C.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2.1948年,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与印尼双方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保留了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的许多特权。这说明( )A.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 B.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C.荷兰仍具有印尼实际控制权 D.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3.以下哪一项经济主张是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适应的( )A.推动生产的机械化 B.鼓励恢复传统手工业C.引进国外优势产业填补国内空白 D.保障外国资本在印度的合法权利4.从地域分布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主要发生在( )A.北非和南非 B.西非 C.北非和东非 D.中非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呈现高涨的情况,运动的领导阶级也呈现多样性。下列运动中,由传统力量领导的是( )A.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C.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D.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6.1926年8月,尼加拉瓜自由党成立了立宪政府。但是美国支持臭名昭彰的保守党首领迪亚斯为总统,引起许多地方的起义,从中可以看出( )A.尼加拉瓜建立了民主制度 B.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C.尼加拉瓜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D.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7.在卡德纳斯执政时期,墨西哥政府规定凡无地少地的农民均可通过申请领取相应的土地,分配土地的方式有的是包括“归还”农民过去被兼并的土地和政府“授予”新土地等,所分土地多取自邻近庄园和公地,并取消了对庄园主的补偿金制度。这些举措( )A.壮大了种植园经济 B.巩固了民主革命的成果C.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 D.沉重打击了宗主国经济8.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不包括( )A.亚非拉的经济发展和欧洲的衰落B.民族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传播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同时进行D.苏俄(联)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反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 随着一战的结束和十月革命的爆发,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由于亚非拉各国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和政治状况各异,因此,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多种发展道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摘编自高海林《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答案以及解析【课前预习】一、十月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汉口、九江、反帝反封建、荷兰、法国、黎巴嫩、非暴力不合作、共产党、荷兰、苏加诺、民族资产阶级、真理、非暴力、非暴力不合作、手工纺织、食盐进军二、华夫脱党、苏伊士运河、君主立宪、里夫共和国、1935三、墨西哥、桑地诺、美国、1933、土地、石油、殖民主义、国际秩序【课后练习】1.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C项正确;黄埔军校建立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并未直接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排除A;冯玉祥五原誓师是表达加入国民革命的决心,并未直接打击西方列强,排除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政权,排除D。故选:C。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虽然协议规定荷兰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仍然保留许多特权,说明印尼的独立革命不彻底,具有妥协性,所以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所以B错误;根据材料“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可知,C项说法错误,所以C错误;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所以D错误。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鼓励恢复传统手工业属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济主张之一,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4.答案:C解析:ABD不符合题意,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兴起,例如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地的民族独立活动,由此可知,这些事件集中在北非和东非,C正确。故选:C。5.答案:D解析: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斗争,最终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D项正确;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了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是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三者的领导力量属于新兴资产阶级,排除ABC项。故选D项。6.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尼加拉瓜的起义既反对美国的干涉,又反对迪亚斯统治,因此体现了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统一,故选B。由材料可知,尼加拉瓜建立了美国支持下的统治,但美国并没有将尼加拉瓜变为其殖民地进行直接统治,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资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排除D。7.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墨西哥政府规定凡无地少地的农民均可通过申请领取相应的土地……”,“所分土地多取自邻近庄园和公地,并取消了对庄园主的补偿金制度”,可以看出卡德纳斯执政期间对墨西哥内部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打击了旧有的庄园经济,巩固了民主革命的成果,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种植园经济的打击,“壮大”表述错误,排除A项;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墨西哥是资本主义国家,是私有制,排除C项;墨西哥在19世纪20年代已经独立,卡德纳斯改革是在巩固成果,排除D项。故选:B。8.答案:C解析:欧洲遭到一战的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殖民地的人民在卷入战争的同时也受到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也鼓舞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故A、B、D都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均排除;C表述的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而不是原因,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1)条件: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亚非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一战增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武装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2)特点:具有多样性;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影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增强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影响;减轻了苏俄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力;促使部分民族国家赢得独立。解析:(1)根据材料一“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可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根据材料一“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可知,亚非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根据材料一“他们反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武装力量增强;根据材料二“随着一战的结束和十月革命的爆发,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以及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材料二“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多种发展道路”可知,20世纪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多样性,且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并结合所学,可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增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影响、对苏俄内外形势的影响、推动民族解放等角度进行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