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剪团花、巧装饰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剪团花、巧装饰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1课《剪团花,巧装饰》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剪团花,巧装饰》 教材版本 粤岭南美术出版社
上课时间 2022年4月 年 级 三年级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六册第11课,这节课是以我国民间传统美术吉祥图案为基础的团花剪纸课程,通过剪纸这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题材,了解团花丰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
学情分析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只需一会儿功夫,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三年2班的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都比较强,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进行动手的实践活动。通过二年级学习《美丽的大花瓶》,现在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纸,也能很好的理解对称图形。有了一定的剪纸课程的学习经验,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 感知团花剪纸纹样的连续性、重复性、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学习团花的纹样设计与折剪方法。2. 在尝试与变化中,大胆创作不同纹样的团花剪纸。3. 体验民间团花剪纸的审美情趣;探讨与传承民间剪纸的兴趣。
教学策略 1.趣味导入,激发兴趣。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激起学习兴趣。2.认识结构,初探设计。欣赏课本和其他团花,让学生观察、了解团花的基本结构与装饰元素。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团花的寓意,并为后面的设计创作做铺垫。3.深入探究,拓展思维。融入现代元素,如团花的多种用途,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意想象。欣赏多种多样的作品,开拓设计思维及思路。4.鼓励评价,敢于表达。通过展示及评价,回顾课程学习内容,激励学生敢于表达;激励学生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表现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能运用折剪的方法,设计对称团花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团花的重复构成规律,创作与众不同的团花剪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1.观看剪纸小故事。2.师生共同复习剪纸对折剪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团花的另外一种布局格式——《剪团花,巧装饰》 了解剪纸艺术剪纸艺术的历史。复习二年级学习的对称剪纸。 初步了解认识团花。
课堂发展 1.认识团花什么是团花?(花纹、折法、寓意)2.欣赏团花,它们美在哪来?《对猴团花》、《喜上眉梢》、《连年有鱼》分析图案寓意。小结:圆形剪纸纹样象征着圆满、吉祥如意。人们把具有美好寓意的“莲花”、“鲤鱼”、等图案融入其中,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小组讨论:分析老师准备的团花,可以从图案,寓意等方法。复习剪纸纹样:几何形、线……题材甄选:几何纹样、剪纸纹样…… 1.简单了解团花悠久的历史,找出团花的特点,体会团花的美感。2.欣赏中了解团花的图案和美好寓意。3. 欣赏不同题材的团花,引导学生大胆表现。 学生了解团花,了解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深入探究 3.探究方法比一比,剪纸花瓶与团花的不同之处?花瓶:左右对称:团花:中心对称数一数,手中的团花有多少对图案?(团花纹样的重复性,折法)试一试,实验对比,连续性探秘。纹样设计:三个剪纸团花做对比。(花纹大小疏密得当最好看)。4.微课示范5.总结方法:折—画—剪 1.比一比,花瓶剪纸与团花的不同处。2.感受团花剪纸纹样的重复性,学习团花的折法。 3.通过观察与对比发现团花剪纸纹样的连续性。4.学习设计团花的纹样构图。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或师生共探寻找团花的秘密总结方法。真切感受剪纸创作过程。
课堂实践 剪团花剪纸达人:运用简单的几何纹样或剪纸纹样进行团花剪纸创作。创意达人:运用吉祥图案、剪纸纹样或者和身边事物相结合创作与众不同的团花作品。巧装饰剪好的团花我们可以怎样装饰呢?团花的作用:透光性和装饰性(将团花贴在窗户上,利用团花的透光性,既美观又不挡住光线) 学生自主创作观看剪纸的作用,展示引导学生利用团花美化生活。 分层次作业。课堂训练,在作业创作中巩固和提高剪纸技能。
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共同欣赏。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颁发奖状 作品欣赏,分享创作心得,评一评。 分享评价作品。
总结拓展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还能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希望同学们不断的探索尝试,将优秀的剪纸文化传承与发扬。 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团花剪纸造型或图案的运用。
板书设计:
剪团花 巧装饰
外形
寓意:生气勃勃
折法:三折、四折……
花纹: 重复、连续、对称
制作步骤: 折2.画 3.剪 4.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