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第3课时严于律己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认清犯罪的危害,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树立法不可违意识,远离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 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能够判断犯罪行为,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1.漫画导入:有的同学认为,上面漫画中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看?假如让你参与,你会怎么办?2.情境导入:生活观察如何避免上述违法行为的发生?情境一:安某嫌下楼扔垃投费劲,把垃圾从樓上扔了下去,砸到了人。情境二:黄某拨打火警电话。想看看消防人员是否会来,结果消防车真来了!情境三:袁某借了吴某的钱一直不还,吴某把他关了几天让他还钱。如何做到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如何做到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的做法难点重点活动一:案例分析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子耀被同班同学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杀害并掩埋。三名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情节恶劣,应追究刑事责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三人核准追诉。请你简要分析,这一案件造成的危害?活动二:观点辨析示例:“中学生年龄还小,就算犯了罪也不要紧。”这个观点对吗?活动三:案例分析示例: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活动四:名言警句学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小小的羽毛也能使船沉没,轻微的物品装载多了也能使车轴折断,警示小事不可忽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长堤可能因为小小的蚁穴而崩溃,强调对微小隐患的警惕。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君子应当谨慎对待微小的蚁穴,以防长堤崩溃,体现防微杜渐的思想。勿谓何伤,其祸将长:不要认为小事无伤大雅,其祸害可能会长久持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强调了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以防微杜渐。这些名言警句都体现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警示?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的做法。(1)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①原因: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②做法: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③纠错: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2)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①原因: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轨迹。②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③做法: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王同学是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一般违法行为,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我们要吸取教训,有所反思。请你谈谈中学生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16岁的学生王浩宇,偶然一次机会跟高年级同学混进网吧,玩了一两次后逐渐有了网瘾,经常放学后沉溺其间,后来发展到迟到。旷课,由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有限,王浩宇就把手伸进了同桌及同班同学的口袋。老师、家长对其多次教育,依然不知悔改,甚至去邻居家偷窃被派出所拘留。后来他因欠网吧老板的钱还不上,于是持刀抢劫未成年学生,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王同学是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一般违法行为,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我们要吸取教训,有所反思。请你谈谈中学生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严于律己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原因法律规定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做法原因做法纠错实践性作业: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选取一个简化的违法犯罪案例进行模拟审判。学生分组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等角色,体验法律程序的严谨性。通过模拟审判,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对法律权威的敬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