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2课时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政治认同:热爱祖国和中华文化,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当他人身处困境、危难时,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老人,爱护亲人。
健全人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践行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在学习生活做到敬业乐群,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责任意识:在树立担当意识,在生活中积极主动承担孝亲敬长、帮助他人的责任;树立敬业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
1.新闻导入:
2024年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他们来自千千万万身边好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英雄的可贵精神品质。
2.案例导入:
2004年底,印度洋实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生”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频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徽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徽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难点
重点
活动一:感受美德的力量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于2024年8月15日在江苏省南通市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组)优秀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
发布仪式以“筑梦中国少年行”为主题,通过生动鲜活的事迹短片、真诚动人的故事讲述、形式多样的舞台呈现,推介了50名(组)好少年的事迹。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活动一:感受美德的力量
评选“新时代好少年”,推介其先进事迹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从这些“新时代好少年”的身上学习哪些美德?
红色基因、热爱科学、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风采。
发布仪式上,新时代好少年们面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共同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活动二:案例分析
我们应该如何向陈科学习,践行自强不息的精神?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学校的少年陈科入选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6岁第一次恶性肿瘤手术,8岁左手臂及左肩胛骨一并切除,术后糖尿病,白内障……以上任何一项遭遇,落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是一次“无妄之灾”,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学校的陈科却将这些全部经历了一遍。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选择抱怨,而是用坚韧的意志和向上的精神正向回馈着这条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校三好学生”、校一等奖学金、英语比赛区特等奖、市一等奖……一张张奖状、一个个荣誉让他绘就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励志底色。
活动三:人物分析
2024年4月15日,武霖与同事依法对一身份可疑男子进行核查的过程中,突遭可疑男子持刀袭击。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仍与同事一道与该男子展开殊死搏斗,并当场将其制服。然而,由于伤势过重,武霖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7岁。他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从警5年多来,他先后在刑警大队、派出所工作,参与侦办多起大要案件,办理各类刑事、行政案件200余起,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无论在刑侦一线,还是从事治安管理工作,武霖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他用无悔青春和一腔热血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将武霖所体现的美德践行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
活动四:人物分析
“我们受党的教育成为大学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困难孩子成长成才……”八旬教授夫妻李安昌和曹璎珞节俭一生,却慷慨捐出105万元资助困难学子,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榜”。夫妻二人均为中国矿业大学的退休教授。退休后,他们致力于文化科普,制作涉及数学、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千余个课件及短视频供大家学习,网上阅读量或点击率累计近10万人次。2019年底,李安昌、曹璎珞夫妇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工资共105万元捐赠给中国矿业大学设立奖学金,这份奖学金被命名为“春晖”。两位老人希望,他们的付出能像春日暖阳,温暖和激励青年一代不断成长。
我们应如何向李安昌和曹璎珞二人学习,传播人间大爱?
活动五:人物分析
陈锋,男,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南阳市西峡分公司员工。22年来,陈锋先后7次见义勇为,11次挽救群众生命。为了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陈锋自学了心肺复苏等救生技能,并在车里常备了救援物品。当他人的生命财产遇到危险时,他能够随时应对,及时救援。陈锋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英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勇敢和善良的心。陈锋曾获“河南好人”等荣誉。他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榜”。
“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英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勇敢和善良的心。”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如何努力成为一名英雄?
活动六:人物分析
1982年,何明兰的未婚夫身受重伤,丧失劳动能力,年仅21岁的何明兰没有退缩,毅然决然选择结婚,成为他的依靠,守护患病丈夫40余载不离不弃。2005年,何明兰的婆婆因脑中风卧床,她主动把婆婆接到家中悉心照顾直至婆婆离世。2021年9月,儿子突发脑梗,花甲之年的她精心照料儿子,帮助儿子恢复自主生活能力。“党和政府从未放弃过我们,我更没有理由放弃家人,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这是何明兰经常说的一句话。她用乐观笑对苦难,燃烧自己为亲人取暖,荣获“十堰好人”等荣誉。她以宽厚的爱温柔了岁月,以坚韧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之歌,她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
我们应该如何向何明兰学习,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重点】【难点】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
(1)做自强不息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
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2)做敬业乐群的人。①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②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3)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4)做见义勇为的人。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
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
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
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5)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
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全国道德模范是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2007年以来,全国道德模范每2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5个类别。
全国道德模范是我们社会的精神丰碑,他们用无私的行动和高尚的品德,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的事迹,不仅感动了无数人,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向善、向上。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1)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2)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3)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4)做见义勇为的人。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5)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6)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
做中华传
统美德
的践行者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
践行中华
传统美德
的做法
做自强不息的人
做孝老爱亲的人
做敬业乐群的人
做扶危济困的人
做见义勇为的人
实践性作业:了解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并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