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1课时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政治认同:
热爱祖国和中华文化,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
培养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做到勤俭节约。
健全人格:
掌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不同意见,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
1.图片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观察上述图片,你知道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吗?
2.故事导入:六尺巷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驰书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在家书中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收到信后主动让了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由此,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
上述故事彰显了哪些人生哲理?这些人生哲理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3.情境导入:生活观察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甲: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乙: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蜗补天、伏義画卦、神农尝草、夸父
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丙: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丁: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难点
重点
活动一:名句赏析
(一)面对大江大河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活动一:名句赏析
请你谈谈这些诗词中蕴含着怎样的人文精神,并分享你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感悟。
(二)说到自然美景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三)说到家国情怀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活动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后,强调自己的治校方针是:“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坚决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提倡学术民主,教学自由,使每一朵花儿都能在此尽情绽放。“兼容并包”一词的本义是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蔡元培利用这一词汇的本义,给新文化、新思想的进入打开了大学的大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北大因而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最活跃、学术最兴盛的最高学府,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活动二:材料分析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谈谈“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材料二:纵观2024年中国元首外交,坚持开放包容、推动文明互鉴
的努力贯穿全年。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图尔马莱山口凭窗远眺,共论和而不同的文明相处之道;提出愿同阿方包容互鉴,把中阿关系建设成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提出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照亮金砖前行之路”……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活动三:材料分析
材料一:2024年8月23日至26日,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现场比赛在浙江杭州举行,大赛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主题,旨在通过诵读古今经典,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
材料二: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惠民实效,扎实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不断提升余杭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由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相约你我他 文化进万家”文艺下基层演出走进全区各镇街,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余杭区文化馆、杭州新青年歌舞团、杭州滑稽艺术剧院为人们献上一场场文艺大餐,全年计划开展150场演出,越剧大戏、滑稽戏、曲艺、
活动三:材料分析
上述活动体现了什么教化思想?举办上述文化艺术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魔术、杂技、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让人们在家门口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尽情享受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收获满满幸福感。
活动四: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国盆景术艺作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盆景注重意境的营造。艺术家在创作盆景时,不仅追求形似,更注重神似。他们通过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将个人的情感、理念和审美追求融入作品中,使盆景成为一种富有诗意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中国盆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活动四:材料分析
上述作品体现了怎样的美学追求?
材料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客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山水画,名为《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题材,紧扣“江山如此多娇”的“娇”字,倾情描绘了云开雪霁下,一轮
红日冲破云雾,神州大地山河锦绣,焕发出欣欣向荣、
生机盎然的万千气象。
作者采取俯视角度,由近及远,层层递进,不断延伸。古老蜿蜒的万里长城、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世界屋脊的皑皑雪山,以及苍劲的青松、雄浑的山岩、莽莽平原、绵绵峻岭……不同的景象和意象,在巨大红日的照耀下,交叠共存于画中,一览无余,而且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其中,起伏逶迤的万里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的精神;滚滚东流的长江黄河如同两大强劲动脉,象征着伟大祖国团结统一、繁荣昌盛的壮阔气象;冉冉旭日则寓意伟大祖国如朝阳,前程似锦,昂首在世界的东方。
活动五:材料分析
材料一:《朱子家训》讲治家道理,一个核心主题就是过俭约自守的生活,其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古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也是告诫人们要勤俭持家。
材料二: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如果任由这些情绪发展,可能会对个人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人们可以平复内心的波动,找到情绪的平衡点。同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沉溺于负面情绪之中,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又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理念?这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和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重点】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①要求: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
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
见,但不盲从苟同。
②作用: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了重要启示。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①理解: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
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②作用: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①理解: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
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
②作用: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①理解: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
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②作用: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
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1)你能列举几个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故事吗?
(2)请你简要概括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中华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特征,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故事俯拾皆是,它们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哲理和人生智慧。
(1)你能列举几个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故事吗?
(1)示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愚公移山、曾子避席等。
(2)请你简要概括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影响深远
的人文
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华人文
精神的主
要表现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实践性作业:选择一种国粹,调查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探究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