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2025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二里头文化一期出土有铜刀2件,石器15件,骨角器22件,蚌器16件;二里头文化三期出土有铜器30件,包括戈、锛、凿、刀、锥、锯、镞、鱼钩、纺轮等,另有玉器8件,石器213件。这说明在此期间A.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B,集体劳作逐渐瓦解C.青铜器礼仪功能增强D,社会分工日益细密2.公元前513年,晋国执政赵鞅将法律条文铸于鼎上,并公之于众。对此,孔子说道:“晋其亡乎?失其度(指礼制)矣!”“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表明当时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B。宗法分封制遭破坏C.社会平等观念出现D.存在治国理念之争3。匈奴人“乐关市,嗜汉财物”,于是汉文帝接受贾谊建议,以汉族饮食、服饰、礼乐等“牵其耳,牵其目,牵其口,牵其腹,引其心”。这被称为“五饵”之策。这一政策A,加强了中央集权B,有利于稳定边疆C.扩大了儒学影响D.推动了丝路开辟4.宋仁宗天圣初年,诏“诸州长吏、令佐能劝民修陂池、沟洫之久废者,及垦辟荒田、增税二十万以上,议赏”。宋徽宗崇宁年间,广南东路(广东)转运判官王觉“以开辟荒田几及万顷”,诏“迁一官”。这一举措A.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B,引发了土地兼并之风C.有利于缓解财政危机D,推动了选官制度变革2025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第1页(共7页)5.明代始创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其中孔氏二人、颜氏一人、曾氏一人、仲氏一人、孟氏一人、周氏一人、程氏二人、邵氏一人、张氏一人、朱氏二人以及刘氏一人。这可用于说明,明代A,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B.保留了土族门阀制残余C.儒学失去了独尊地位D.科举取士制度日益僵化6.1866年左宗棠奉调陕甘后,创办了西安机器局并随后搬迁至兰州,多次举借外债达1000万两白银,还通过上海的外国洋行购买了上万只步枪与数十门大炮。这一系列举措旨在A.全面推行洋务新政B,为收复新弧创造条件C.全力镇压太平天国D.争夺对地方的控制权7.图1为1899年1月10日《申报》的一条日用类书广告。跋《官商快览》是书为京都文富斋所印。首华洋通书,附以诹吉便览,次通商约章,次洋关税则,次振捐新例,次中西年月日表。各省府州厅县指掌官阶品级俸禄表,电报新编,电报价目表,而以沪游便览,异名录,姓氏郡名录,经验良方诸书附其后。诚可谓集群籍之大成,为枕中之秘籍。我人所宜各置一册,以便参稽者也。图1图1广告反映了当时A.近代工业发展较快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C.中国社会深刻变革D.中体西用成为共识8.1934年5月,曲木藏尧等西南少数民族同胞在南京联合发表宣言:“现我大中华民族遭逢严重之国难”“冀努力于夷(彝)族生活之改善,文化之开发,而为大中华民族复生之心血输”“共谋大中华民族之复兴,大中华民族光荣之再造”。这表明A,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B.西南地区成为抗战大后方C.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D.抗战增进了中华民族认同9.读表1:表11953一1958年《人民日报》标题中国内“榜样”数量统计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1958数量35792053绝大部分对象是普通的工人、农民,如退伍军人农业生产的榜样余光华构成全面开发山区的榜样侯廷仁、石油钻井工人王进喜等。表1反映了,当时A.抗美援朝运动广泛开展B.掀起国民经济建设的热潮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2025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